词条 | 万载杨氏 |
释义 | 万载杨氏有好多支系和堂派,现介绍其中一支,这一支杨氏居住于马步乡仙姑岭,属于弘农郡-关西堂,这支杨氏万载始祖杨思烈,思烈公乃汉太尉杨震第五子奉公派第三十六世孙(振万之子,佩玉之父),中华杨氏通谱古代卷209页,中华杨氏通谱古代卷209现代卷229页有这一支系记载,本支系字辈为二十字:锡涣荣炳培 铭浩树辉曾 椅楠桐梓漆 麟凤鹄骥龙。万载杨氏大多数属于杨辂后裔(庐陵杨氏)。 现向大家介绍马步乡仙姑岭杨氏,该支杨氏始祖杨伯侨,始祖杨伯侨七十二世孙杨思烈里居三迁来到万载,思烈公即为万载始祖; 始祖:杨伯侨(侨亦作桥):字文实,生于周安王五年甲申(前397年)十二月十四日酉时,寿82岁。周王念杨氏历代功勋,敕命封为杨侯祖,赠名硕公; 杨伯侨十世孙:杨 震 东汉封太尉,其五子杨奉传至今分有多个支派,本支系为杨奉直系; 杨伯侨七十一世孙:杨振万生一子 杨思烈(万载始祖,字绍谟,生嘉定元年九月十八,于宋宝佑六年八月十八日死,思烈公是从河南漯河来到庐陵吉水经宜阳(宜春)到万载,初居丁田横桥,元朝末年徒居县城东安仁坊(今县公安局旁); 万载始祖:杨思烈生一子 杨佩玉(字楚珩,生宋绍定二年七月二十六辰时,于元至元二十九年五月十八日死); 思烈公一世孙:杨佩玉生二子 杨勋臣、彦臣(次子彦臣传三世止); 五世孙,杨均崇生一子 杨景忠(生1347年,任万载县丞、通判,于在位期间迁入万载县城居住,现万载县公安局旁边的杨家祠堂就是当时景忠所在地); 六世孙:杨景忠生三子 杨孟晨、孟升、孟鼎; 七世孙:杨孟晨生一子 杨玖吾; 七世孙:杨孟鼎生二子 杨玖佩、玖璋; 八世孙:杨玖吾生一子 杨寅山; 八世孙:杨玖佩生一子 杨寅冕; 八世孙:杨玖璋生二子 杨寅时、寅疏; 据族谱记载,自宋朝末年思烈公始祖来万,迄今历二十余世,七百余载,宋朝末年由庐陵吉水经宜阳(宜春)到万载,初居丁田横桥,元朝末年徒居县城东安仁坊(今县公安局旁),明末清初国家动乱,康熙甲寅以后,万载始祖思烈公九世孙寅山公下聚灌潭至今三百余年,寅山公生四子让、试、泽、赞,寅山公堂兄堂弟寅冕生一子献,寅时生一子思,寅疏生二子谱、誉,分成八房散居各地。 让房:早在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即人丁单寡,至今下落不明,只知墓葬多在涂口、石歧、茶山垴一带。 试房:除聚居灌潭茅屋里、榨树下以外,部分迁入县城之南郊松树尾,少部分迁之芦州、上高一带。 泽房:从乾隆年间谱见直到思烈公十五世孙,道光无续,光绪无继,今四处寻找,毫无音响,不知散失何方。 赞房:自始至今终聚居庙下,少量在城郊三兴、南昌市一带。 献房:初居城内,后迁到马步乡仙姑岭等地(下有详解)。 思房:散居岭东,现外孙辉腾入继居县城内西门。 谱房:仍居城内,迄今只找到杨浩忠、浩大兄弟。 誉房:初居枣木桥,后迁宜春射鹏居住。 让、泽两房先代居载,待后世子孙来归,兄弟团圆。 我族自思烈公来万,历经七百六十余载,里居三迁,足迹更变,人丁散居不一,仍有待深究,特为序,使后之人有所知和当所为。 现将献房详解如下: 十世孙:杨献生一子 杨梃(字和九,生明隆庆六年); 十五世孙:杨裕育(献房六世孙)生三子杨大洪(1763年)、杨大潮(1757年)、杨大兰(1752年),大概是1750年左右裕育公是从万载县城搬至离县城三公里外的马步乡仙姑岭定居; 十七世孙:杨光凤(杨大洪三子)生七子 杨锡汉(生1853年)、杨锡程(生1848年)、杨锡旺(生1868年)、杨锡兴(生1862年)、杨锡寿(生1857年)、杨锡敷(生1853年)、杨锡连(未成年就夭折),其中四子杨锡兴因民国期间抗战被迫离家去向广州,刚去还有书信往来,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就中断联系,至今未联系上,其于几个后人都还生活在仙姑岭,其中杨锡汉后人多余在外从商、从政; 二十世孙:杨荣尊(杨锡汉次子)生七子 杨炳洪(生1957年)、杨炳根(生1953年)、杨炳光(生1963年)、杨炳全(生1965年)、杨炳生(生1967年)、杨炳兴(生1969年)、杨炳隆(生1973年),荣尊公 1927生,中共党员,厉任原马步乡郭村村(仙姑岭)支部副书记、书记,一生为郭村村(仙姑岭)乡亲做好土地改革工作等,带领乡亲走出贫穷,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荣尊公七个儿子中长子炳根在宜春从商,创办宜春市南庙竹木加工公司,为家乡建设做出过贡献; 二十二世孙、荣尊公嫡孙:炳洪长子杨勇(1984年生)任南昌理工学院(共青校区)航天科技学院党委委员、机关支部书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