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埃利亚学派
释义

简介

埃利亚学派(Eleatic school)

古希腊最早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之一。公元前5世纪活动于意大利半岛南端埃利亚城邦的学派,以善辩而著称。当时,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一带是希腊的殖民地,经济落后,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埃利亚学派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它宣扬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反动统治服务。随着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奴隶主民主制的得势,这个学派也逐渐衰落,到公元前五世纪中叶以后就崩溃了。

相关记载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为克塞诺芬尼,主要代表人物有巴门尼德、芝诺和麦里梭。克塞诺芬尼反对拟人的多神论,提出神是整体、唯一、不动的观点。巴门居德曾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但其哲学观点却受克塞诺芬尼的影响,认为神就是唯一的存在,整个宇宙也是唯一的存在。进一步提出世界的本原是永恒不变的、唯一的、不可再分的“存在”。只有存在,存在之外没有非存在。既然存在是唯一的,那么它必然充满整个世界,而充满了整个世界也就没有地方可运动,所以存在是不变不动的,继而解决了世界永恒存在的问题。他否认事物变化的真实性和多样性。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曾随老师到雅典访学,并宣讲本学派的学说。芝诺维护巴门尼德的观点,为了论证运动不存在,他提出了40多个悖论,其中有关量是否无限可分的4个悖论最著名。如“飞矢不动”悖论,进一步论证了运动和多的不可能性。

相关影响

埃利亚学派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是对宇宙万物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从而使哲学摆脱了用具体物质形态说明世界本原的原始朴素形式,是认识史的重要进步。“存在”概念成为以后哲学讨论的中心概念。他们提出的存在与非存在、一与多、运动与静止等范畴,对以后的辩证法研究有一定启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