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万寿桥 |
释义 | 1 溆浦县万寿桥原名画桥,位于溆浦县黄茅园乡万寿桥。东西走向。桥长72米,宽4米,高45米,桥廊二十四间,石拱木廊重檐风雨桥。桥亭为小青瓦硬山顶,两端建歇山顶龙脊门坊,枋檐下施为如意斗拱;桥亭中部置高约4米的重檐六角攒尖顶的塔阁,塔阁上书"飞阁流丹"四个苍劲大字,阁内藻井上有山水、花卉、鸟兽等彩绘,内供"杨泗将军"神像,其造型别致,硫朗雄伟。桥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清乾隆八年(1743年)嘉庆三年(1798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及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六次维修。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 福州南公园万寿桥位于南公园附近万寿乡的闽江支流上。该处原为渡口,清康熙七年(1668年)鼓山僧成源和里人柯应采为方便行旅,募白银2000余两建造石桥,翌年12月竣工,前后历时1年多。该桥全长76.6米,宽2.6米余。以松石为基,建4墩,分水3道,墩高7.3米,除靠岸两墩,中间两桥墩皆呈船状,两头作三角分水尖型,以减轻长年急流冲击。桥面平铺12条石梁,是利用退潮水浅时砌基垒石,涨潮时以水的浮力将载于船中千斤石梁架上石墩。桥两端皆为石阶,桥中段亦有石阶,中间高出1尺许,以便通行船只。清康熙九年(1670年),道霈方丈写有《河口万寿桥记》刻在石碑上,嵌于桥边万寿庵左侧墙上。现石碑已移藏于山石碑廊。 3 大圩万寿桥到大圩,万寿桥是必去的地方。万寿桥诗建于明代,是一座石块砌起的石拱桥,桥面的石头已被磨得溜光发亮,间杂些许小草,古朴自然。桥的西面是漓江,是欣赏漓江及对岸螺蛳山的极佳位置。 4 河口万寿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新港街道万寿路,一称尚公桥。清康熙七年(1668年),鼓山涌泉寺方丈道霈所建。东西走向,石构平梁桥,二墩三孔,墩船形,桥东西各有石阶10级,桥面有望柱、栏板,桥两端各有石狮子两只。并有道霈撰书碑刻一方。全长34.9米,宽3米。明、清琉球国进贡船均在此停泊上岸,为进贡厂遗址的标志,是中琉关系重要史迹之一。桥西约20米有万寿庵,穿斗式木结构,双坡顶,占地面积280平方米。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 台江万寿桥位于台江区中亭街(楞严洲)至中洲,俗称“大桥”(大桥实际上是万寿桥、江南桥的总称)。宋元祐间,郡守王祖道造浮桥通行。崇宁二年(1103年)王祖道第二次知福州,置田四十一顷七十二亩,以备修桥。元大德七年(1303年)万寿寺头陀王法助主持建造。历时19年,于至治二年(1322年)竣工,是横跨闽江第一座大石桥。元翰林学士马祖常撰记。桥南北走向,石构,平梁桥,船墩,计28墩,29孔,不等跨,长一百七十丈有奇。桥上两翼有石栏,望柱各刻1只石狮。桥南北端建亭各1座。明天顺间重修;成化十七年(1481年),太监陈道又重修。民国19年(1930年)改为混凝土桥面。民国34年大修,1971年改名为“解放大桥”,1971年再一次增高桥面。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处原系渡口,江面辽阔,两岸间隔三里。北岸即为今的下杭路,南岸为今的观井路,靠渡船济渡。北宋末年,流沙淤塞,冲积成许多洲渚,其中楞严洲(即今中亭街)正当渡船航道,潮小时便不能过渡。宋元祐八年(1093年),福州太守王祖道调集民工造舟为梁,横跨江南,以楞严洲为中心,南桥2500尺,用舟100只;北桥500只,用舟20只;用粗大绳缆固定于江中的18根石柱上,船上铺以木板,两边各有栏杆。两座浮桥长3000尺(约一公里),历时一年,绍圣元年(1094年)10月完成。以后10年间,江的南面又出现一个沙洲(即今中洲),将江南分成三支,乃调整浮桥,分成北、中、南三座,北桥用船16只,中桥用船73只,南桥用船13只。由于江阔流急,风大浪高,浮桥时被冲垮。宋崇宁二年(1103年),王祖道再任福州知州时,又募建石桥,用石条叠砌,矗立江中,左右无护栏,江阔水深,桥长且窄,行人往来不便。元大德七年(1303年)负责管理浮桥的万寿寺僧王法助看到过往行人极不安全,乃立志创建石桥,经奏闻皇帝,奉旨募款建造。工程进行至中途,法助逝世,由其徒继之。由于工程浩大,历经20年,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建成,全长391米,宽4.5米,桥下有37孔水道。桥墩高5米,长石条干砌,墩的上下端形成三角分水头,三角部略向上翘,宛如船状。桥面采用石墩石梁,每孔间叠架两根长9~10米、1米见方、重达40吨的大石梁,分置左右,间距3~4米,中间用厚20~30厘米的石板铺成。桥上两边砌以石护栏,刻有姿态各异的狮子。桥落成后,为纪念王法助建桥功迹,命名为万寿桥,由元朝学士马祖常题写“万寿桥”三字刻于桥上。继万寿桥建成之后,江的南端也相继建成了石梁5孔、木梁4孔的木石混合结构的9孔桥梁,名江南桥。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南桥被大水冲毁,乃由何际逑、何际选兄弟独资捐建石桥,于翌年11月落成,桥长105米。民国时期至1949年后,多次修建。1992年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由于年代久远,河床冲刷加剧,桥墩相继坍塌,1995年进行重建,今已无复旧貌。 6 浙江省平湖万寿桥位于徐埭镇陈堰村6组,系单洞石梁桥,南北走向,二边各有阶 石11级,桥顶有栏板石。原有方形望柱二对,现仅存南边一对。桥全长11米,桥面宽1.5米。西边桥额上有“新建万寿桥”,东边桥额上有“重建万寿桥”铭文。并有“咸丰柒年等模糊字迹。考「平湖县志」可推断此桥新建于17世纪80年代,重建于清.咸丰丁巳(1857)年,据当地老农介绍,此在桥1960年前小修过。桥二边各有楹联一副,西边上联:“汉水长流绵世泽”,下联:“乍山遥映沐恩波”东边上联:“西来瑶水三千里”,下联:“南上仓峰九万里”。 湖北咸宁万寿桥 湖北咸宁万寿桥位于湖北省咸宁白沙乡石鼓村,越淦水河,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 万寿桥位于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万寿桥村与石鼓山村之间的白沙河之上,距咸宁市城区约13公里。万寿桥是一座三孔石拱廊桥。万寿桥总长34.4米,三孔跨径总长32.4米,桥面宽4.8米,高6米。桥墩两座,呈梭形,以减轻流水的冲击力。东西桥头建成拱形门。 万寿桥是一座3孔石拱桥,长34.4 米,宽4.8米,高6米,桥上有凉亭,桥面全部由青石板铺成,桥两侧各建了11个凉亭砖柱,上面铺横梁盖瓦,两侧以木条为凳,可供人憩息。 ——摘自《中国桥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