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万年青村 |
释义 | 万年青村隶属于云南省姚安县前场镇新街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0.50公里,距离前场镇0.50公里。国土面积1.16平方公里,海拔2,140.00米,年平均气温13.50℃,年降水量997.00毫米,适宜种植小麦、包谷、大蒜、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156.44亩,其中人均耕地0.94亩;有林地1,585.00亩。 1、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盘江乡万年青村村情概况万年青村隶属于盘江乡普家境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乡北边,距离村委会3.00 公里,距离乡23.00公里。国土面积3.62平方公里,海拔1,127.00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600.00毫米,适宜种植柑桔、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96.85亩,其中人均耕地1.67亩;有林地3,80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8户,有乡村人口58人,以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6人, 汉族2人。其中男性34人,女性24人。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7人,参合率81%;享受低保8人。其中农业人口58人,劳动力3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8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0.00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玉米为主。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尽可能地解决移动通信、信息传播完善建立互联网、建立与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村组支通网,做到天晴下雨都能把农副产品运到集市交易,为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而努力。 农村经济该村有耕地总面积96.85亩(其中:田40.53亩,地56.32亩),人均耕地1.67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3,8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86亩,主要种植柑桔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1,435.15亩,其他面积100.00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7年该村主要产业销售总收入9.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4.5%。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7万元,占总收入的48 %;畜牧业收入9.4万元,占总收入的46.5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3头,肉牛9头,肉羊10头);工资性收入0.05万元,占总收入的0.2%。农民人均纯收入860.00元,农民收入以玉米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0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人(占劳动力的7.9 %),在省外务工3人。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22.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3,000.00元(人均51.7元),一事一议筹劳80个(劳均1个)。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8户通自来水,不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情况。有1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83.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户(分别占总数的11.1 %和5.5%)。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3.0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6辆。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建有小水窖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7 亩。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普家境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建十一中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00公里,距离中学23.00公里。 2、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万年青村万年青村(原东白碛)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东南3公里的洛河南岸,洛浦公园与焦枝铁路交汇处,现有人口1760余人,人均耕地0.21亩。早在明朝初年,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后裔在此砂石滩上筑庐而居,渐成村落,人称白碛。因该村位置相对偏东,故称东白碛。东白碛村世代以种植蔬菜为业,所产蔬菜品种繁多,质地鲜美,倍受人们青睐。尤其白碛白菜,因其无筋,且鲜美爽口,被誉为蔬菜之上品,盛名远播。东白碛村自古以来,四季蔬菜不断,绿色遍野。为褒扬这片绿色家园,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万年青村。“君达带头,冬瓜上楼,白菜坐阵,三茬丰收”的立体种植模式,对当时蔬菜种植的革新与发展影响颇大,并多次获得省市农业战线先进单位的殊荣。 万年青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内建有白居易纪念馆,自居易文化广场;先后成立有自居易后裔理事会,乐天诗社,白居易小诗社,民风礼仪理事会以及蒜黄种植协会等多种民间组织。培养出了许多诗人、小诗人,书法、绘画爱好者和蔬菜种植技术能手。为发扬白居易精神,传承白居易文化,促进农业科技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万年青村人多地少,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断更新观念,调整种植结构,引进优良品种,创新耕作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全村大力发展蒜黄生产,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产量逐年递增,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年产蒜黄可达600万公斤,占全市年产总量的90%以上,成为当今远近闻名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蒜黄专业村,被上级政府授予诚信村和科技示范村光荣称号。 3、云南双柏县爱尼山乡海子底村万年青村万年青村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双柏县爱尼山乡海子底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爱尼山乡东南边,距离村委会11公里,距离爱尼山乡11公里。国土面积2.62平方公里,海拔1250米,年平均气温12.9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包谷等农作物。有耕地151亩,其中人均耕地2.2亩;有林地3499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6户,有乡村人口68人,其中农业人口68人,劳动力4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3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养殖业为主。万年青村今后发展的重点:因地制宜,抓特色产业,稳粮优烟。 4、云南省姚安县前场镇新街村委会万年青村村情概况全村有农户43户,有乡村人口181人,其中农业人口167人,劳动力9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43户通自来水。有43户通电,有2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0%和8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户(分别占总数的33%和21%)。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5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5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14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75.00亩,有效灌溉率为47.9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6.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4亩。该村到2009年底,有1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43户,共乡村人口181人,其中男性96人,女性85人。其中农业人口178人,劳动力99人。人口以彝族为主,其中彝族109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人,占人口总数的4.79%;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72人,参合率95%。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前场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前场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00公里,距离中学0.5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0人,其中小学生18人,中学生12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27.00亩。已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