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宛委别藏 |
释义 | 《宛委别藏》系嘉庆帝在故宫养心殿的藏书总称。嘉庆皇帝对这套书非常珍爱,命名为《宛委别藏》(据古书记载,“宛委别藏”是大禹珍藏典籍的地方),还在每部书的首页加盖了“嘉庆御览之宝”的御玺,又命工匠制作了100个楠木书匣,加以精心包装,然后陈列在养心殿御书案背后的书架上。养心殿,是清朝自雍正皇帝以来历代皇帝日常办公和居住的地方(雍正以前的皇帝住在乾清宫)。 介绍来源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巡抚浙江时,留心搜访《四库全书》未收之书,先后求得175种,依《四库全书总目》例,为每书撰写提要,随书奏进。嘉庆帝十分高兴 , 遂据传说夏禹登宛委山得金简玉字之书,亲笔赐名《宛委别藏》。 价值所收多为世所罕觏之珍本秘笈,或不见于公私着录,如《皇宋通鉴纪事本末》、《钓矶文集》、《招捕总录》等;或在中土久已失传,如《难经集注》、《五行大义》、《文馆词林》等;或可补《四库全书》之缺佚,如《尚书要义》补足四库所缺三卷,《夷坚志》补足四库所缺甲乙丙丁四志,《墨客挥犀》补足四库所缺续编等。同时《宛委别藏》所收各书均据旧本精钞影写,其中源于宋刻的有30余种,源于元刊的有10多种,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 书成后原本一直存于宫中,世间并无刊刻流传。直到20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才选了40种影印出版,名为《选印宛委别藏》;至80年代台湾商务始将原书重行整理,影印出版。但所收书仅得161种,其余12种不知去向。 《宛委别藏》是清朝学者阮元花费几十年心血收集、编纂、抄录而成的,没有副本,只此一套。它是《四库全书》修纂结束后,阮元在南方供职时,发现大量《四库全书》未收的精本善本书籍。他除了收集到部分原版书外,又雇人抄录了部分精品,进呈给皇帝。 《宛委别藏》系嘉庆帝在故宫养心殿的藏书总称。嘉庆皇帝对这套书非常珍爱,命名为《宛委别藏》(据古书记载,“宛委别藏”是大禹珍藏典籍的地方),还在每部书的首页加盖了“嘉庆御览之宝”的御玺,又命工匠制作了100个楠木书匣,加以精心包装,然后陈列在养心殿御书案背后的书架上。养心殿,是清朝自雍正皇帝以来历代皇帝日常办公和居住的地方(雍正以前的皇帝住在乾清宫)。殿中的御书案是皇帝批阅奏章的书桌,嘉庆把《宛委别藏》收藏在此处,可见他对此书的珍视程度非同一般。 又有一说:嘉庆对这些书籍十分欣赏,遂在养心殿辟一隅藏之,并钤以"嘉庆御赏之宝",成后世所传之《宛委别藏》。 考"宛委"二字源自浙江绍兴(古称会稽)之宛委山。宛委山乃会稽山的支峰,上有石匮,故亦称石匮山。其山势陡峻,耸入云霄,又称天柱。登者需拾级而上。传说禹曾得金笥玉字于此地,所以此山又名玉笥。无论石匮抑或玉笥,均与置放书籍的器物有关,故冠之于藏书。 蔡元培(1868-1940),中国教育家。1936年秋,蔡元培将故宫博物院送给他的《宛委别藏》一百五十册,转赠给庐山图书馆。这些古籍现在庐山图书馆保存完好。 宛委别藏子目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共120册,所收为阮元所著录之“四库未收书”。 经部1-2(经) | 周易新讲义 | (宋)龚原撰 | 3(经) | 泰轩易传 | (宋)李中正撰 | 4(经) | 诗传注疏 | (宋)谢枋得撰 | 4(经) | 尚书要义 | (宋)魏了翁撰 | 4(经) | 昌武段氏诗义指南 | (宋)段昌武撰 | 4(经) | 周易经疑 | (元)涂溍生撰 | 5(经) | 诗说 | (宋)刘克撰 | 6(经) | 诗义集说 | (明)孙鼎撰 | 7-9(经) | 礼记要义 | (宋)魏了翁撰 | 10(经) | 五服图解 | (元)龚端礼撰 | 10(经) | 左氏摘奇 | (宋)胡元质撰 | 11-12(经) | 春秋集传 | (宋)张洽撰 | 13(经) | 九经疑难 | (宋)张文伯撰 | 14(经) | 四书待问 | (元)萧镒撰 | 14(经) | 读论语丛说 | (元)许谦撰 | 14(经) | 读中庸丛说 | (元)许谦撰 | 15(经) | 乐书要录 | (唐)武则天撰 | 15(经) | 四书笺义 | (宋)赵德撰 | 16(经) | 尔雅新义 | (宋)陆佃撰 | 17-18(经) | 隶韵 | (宋)刘球撰 | 19(经) | 集篆古文韵海 | (宋)杜从古撰 | 19(经) | 续古篆韵 | (元)吾衍撰 | 20(经) | 续复古编 | (元)曹本撰 | 21(经) | 增广钟鼎篆韵 | (元)杨钧撰 | 史部 22-23(史) | 资治通鉴释文 | (宋)史炤撰 | 24(史) | 编年通载 | (宋)章衡撰 | 25-29(史) | 增入名儒讲义皇宋中兴两朝圣政 | (宋)不详 | 30-39(史)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宋)杨仲良撰 | 40(史) | 通纪 | (唐)马总撰 | 40(史) | 皇元征缅录 | (元)不详 | 41(史) | 陆宣公奏议注 | (唐)陆贽撰 (宋)郎晔注 | 42(史) | 诸葛忠武侯传 | (宋)张栻撰 | 42(史) | 编类呤箯妄S郭公敏行录 | 不详 | 42(史) | 呤箯妄S郭公言行录 | (元)徐东撰 | 43(史) | 云间志 | (宋)杨潜撰 | 43(史) | 九国志 | (宋)路振撰 | 44(史) | 嘉定镇江志 | (宋)卢宪撰 | 45(史) | 淳佑临安志 | (宋)施谔撰 | 45(史) | 玉峰志 / 玉峰续志 | (宋)凌万顷 边实纂修 | 46-47(史) | 至顺镇江志 | (元)不详 | 48(史) | 重修琴川志 | (元)卢镇撰 | 49(史) | 长春真人游记 | (元)李志常撰 | 49(史) | 昆山郡志 | (元)杨譓撰 | 49(史) | 南岳总胜集 | (宋)陈田夫撰 | 50(史) | 游志续编 | (元)陶宗仪撰 | 50(史) | 莆阳比事 | (宋)李俊甫撰 | 51(史) | 招捕总录 | (元)不详 | 51(史) | 宋律 | (宋)撰人不详 孙奭等音义 | 51(史) | 为政善报事类 | (元)叶留撰 | 51(史) | 汉官仪 | (宋)刘攽撰 | 52-53(史) | 太常因革礼 | (宋)欧阳修等撰 | 54-55(史) | 衢本郡斋读书志 | (宋)晁公武撰 姚应绩编 | 56-59(史) | 致堂读史管见 | (宋)胡寅撰 | 60(史) | 汉唐事笺 | (元)朱礼撰 子部61(子) | 臣轨| (唐)武则天撰 | 61(子) | 孔丛子注 | 题(汉)孔鲋撰 (宋)宋咸注 | 62(子) | 养正图解 | (明)焦竑撰 | 62(子) | 尉缭子直解 | (明)刘寅撰 | 62(子) | 司马法直解 | (明)刘寅撰 | 63(子) | 孙子十家注 | (宋)吉天保撰 | 64(子) | 难经集注 | (周)秦越人撰 (明)王九思等集注 | 64(子) | 华氏中藏经 | 题(汉)华佗撰 | 65(子) | 脉经 | (晋)王叔和撰 (宋)林亿等校定 | 65(子) | 广成先生玉函经 | (唐)杜光庭撰 | 66(子) | 陈氏小儿病源方论 | (金)陈文中撰 | 66(子) | 严氏明理论 | (宋)严器之撰 | 66(子) | 千金宝要 | (唐)孙思邈撰 | 67(子) |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 (宋)朱佐撰 | 68(子) | 宝佑四年会天历 | (宋)荆执礼撰 | 68(子) | 史载之方 | (宋)史载之撰 | 68(子) | 杨氏演算法 | (宋)杨辉撰 | 68(子) | 三术撮要 | (宋)不详 | 69(子) | 嘉量算经 | (明)朱载堉撰 | 69(子) | 新编四元玉鉴 | (元)朱世杰撰 | 70(子) | 五行大义 | (隋)萧吉撰 | 70(子) | 遁甲符应经 | (宋)杨维德等撰 | 70(子) | 六壬大占 | (宋)祝泌撰 | 71(子) | 书经补遗 | (元)吕宗杰撰 | 71(子) | 聱隅子歔欷琐微论 | (宋)黄晞撰 | 71(子) | 梅花喜神谱 | (宋)宋伯仁撰 | 71(子) | 谗书 | (唐)罗隐撰 | 71(子) | 琴操 | (汉)蔡邕撰 | 71(子) | 膳夫经 | (唐)杨晔撰 | 72(子) | 松窗百说 | (宋)李季可撰 | 72(子) | 书斋夜话 | (宋)俞玉撰 | 72(子) | 策要 | (元)梁寅撰 | 73-77(子) | 群书治要| (唐)魏徵等撰 | 78-80(子) | 群书通要 | (元)嘿斋 蒙翁辑 | 81-83(子) | 四溪先生史韵 | (宋)钱讽撰 | 84(子) | 醉翁谈录 | (宋)金盈之撰 | 84(子) | 自号录 | (宋)徐光溥撰 | 84(子) | 友会谈丛 | (宋)上官融撰 | 84(子) | 续墨客挥犀 | 题(宋)彭乘撰 | 84(子) | 历代蒙求纂注 | (宋)王芮撰 (元)郑镇孙注 | 84(子) | 三水小牍 | (唐)皇甫枚撰 | 85(子) | 续世说 | (宋)孔平仲撰 | 86-89(子) | 夷坚志 | (宋)洪迈撰 | 90(子) | 群书类编故事 | (明)王罃辑 | 91(子) | 古清凉传 / 广清凉传 / 续清凉传 | (唐)释慧祥 (宋)释延一 张商英 撰 | 92-93(子) | 一切经音义 | (唐)释玄应撰 | 94(子) | 黄帝阴符经疏 | (唐)李筌撰 | 94(子) | 道德真经集解 | (唐)张君相撰 | 95(子) |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 (宋)章安撰 | 96(子) | 列子注 | (唐)卢重元注 | 96(子) | 道德真经传 | (唐)陆希声撰 | 96(子) |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 (唐)王真撰 | 96(子) | 关尹子言外经旨 | (宋)陈显微撰 | 97(子) | 广黄帝本行记 | (唐)王瓘撰 | 97(子) | 轩辕黄帝传 | (宋)不详 | 97(子) | 通玄真经注 | (唐)徐灵府注 | 集部98(集) | 离骚集传 | (宋)钱杲之撰 | 98(集) | 陆士衡文集 | (晋)陆机撰 | 98(集) | 华阳陶隐居集 | (梁)陶宏景撰 | 98(集) | 陶靖节诗注 | (晋)陶潜撰 (宋)汤汉注 | 98(集) | 支遁集 | (晋)释支遁撰 | 99(集) | 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 | (唐)徐寅撰 | 99(集) | 岑嘉州集 | (唐)岑参撰 | 100(集) | 晁具茨先生诗集 | (宋)晁冲之撰 | 100(集) | 斜川集 | (宋)苏过撰 | 101(集) | 增广笺注简斋诗集 | (宋)陈与义撰 | 102(集) | 毅斋别集 | (宋)徐侨撰 | 102(集) | 崔舍人玉堂类稿 / 西垣类稿 | (宋)崔敦诗撰 | 103(集) | 平庵悔稿 | (宋)项安世撰 | 104(集) | 史咏集 | (宋)徐钧撰 | 104(集) | 古逸民先生集 | (宋)汪炎昶撰 | 104(集) | 南海百咏 | (宋)方信孺撰 | 105(集) | 桐江集 | (元)方回撰 | 106(集) | 贞一斋诗文稿 | (元)朱思本撰 | 106(集) | 玉山璞稿 | (元)顾瑛撰 | 106(集) | 蚁术诗选 | (元)邵亨贞撰 | 106(集) | 梅花百咏 | (元)韦珪撰 | 107(集) | 东臯先生诗集 | (元)马玉麟撰 | 107(集) | 松雨轩诗集 | (元)平显撰 | 107(集) | 慎斋集 | (明)蒋主忠撰 | 108(集) | 东莱集注类编观澜文集 | (宋)林之奇编 吕祖谦集注 | 109(集) | 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 | (宋)赵蕃、韩淲选 谢枋得注 | 109(集) |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 ( 後村千家诗 ) | (宋)刘克庄编 | 110(集) | 东汉文鉴 | (宋)陈鉴编 | 111-112(集) | 分门纂类唐歌诗 | (宋)赵孟奎编 | 113-114(集) | 元风雅 | (元)蒋易编 | 115(集) | 诸儒奥论策学统宗 | (元)谭金孙编 | 115(集) | 诗苑蟹? | 刘瑄编 | 115(集) | 洞霄诗集 | (宋)孟宗宝编 | 115(集) | (元赋)青云梯 | (元)不详 | 116(集) | 云庆四六馀话 | (宋)杨囦道撰 | 116(集) | 梅磵诗话 | (宋)韦居安撰 | 116(集) | 声律关键 | (宋)郑起 | 117(集) | 遗山乐府 | (金)元好问撰 | 117(集) | 樵歌 | (宋)朱敦儒撰 | 117(集) | 详注周美成片玉集 | (宋)周邦彦撰 陈元龙注 | 117(集) | 王周士词 | (宋)王以凝撰 | 117(集) | 苹洲渔笛谱 | (宋)周密撰 | 118(集) | 词源 | (宋)张炎撰 | 118(集) | 阳春白雪 / 外集 | (宋)赵闻礼编 | 119(集) | 新增词林要韵 ( 词林韵释 ) | 不详 | 119(集) | 精选名儒草堂诗馀 | (元)编者不详 | 119(集) | 蚁术词选 | (元)邵亨贞撰 | 120(集) | 名家词集 | (清)侯文灿编 作者介绍阮元(公元一七六四年——一八四九年)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曾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罗致学者从事编书刊印工作,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又由经籍训活,求证于古代吉金、石刻,并扩大到天文、历算、地理。撰“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是研究中国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生平和古文字学的重要参考资料。论文重文笔之辨,以用韵对偶者为文,无韵散行者为笔,于古文颇致不满。有“研经室集”。 日寇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之后,故宫博物院担心战火会烧至北京,遂将故宫最珍贵的部分文物装箱运到南京,后有辗转运到四川保存。其中就包含这套《宛委别藏》。 全国解放前夕,这批文物被国民党运至台湾,《宛委别藏》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以,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只余下那些空书架,还按两百年前的原貌,摆放在养心殿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