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汉字释义

读音

wǎn,yuān,yùn,yuè

释义

①曲折:宛曲|宛转。②仿佛;好像:宛如|音容宛在。③姓。

宛若:wǎnruò正像,好像;仿佛。

〖例句〗雄伟的大桥横跨在江面上,宛若一道美丽的彩虹。

郑码:WDRY,U:5B9B,GBK:CDF0

笔画数:8,部首:宀

宛 <动>

形声。从宀,夗声。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本义:弯曲

同本义

宛,屈草自覆也。――《说文》

宛宛黄龙。――《史记?司马相如传》

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汉书?扬雄传下》

又如:宛妙(事物屈曲美妙);宛虹(弯曲的虹);宛曲(辗转;曲折);宛委(弯曲;曲折);宛宛(盘旋屈曲的样子;山川道路蜿蜒曲折);宛燀(回旋盘曲)

晃荡;摇动

晴野霞飞绮,春郊柳宛丝。――白居易诗

释散

纷乎宛乎。――《庄子》。成玄英疏:“纷纶宛转,并释散之貌也。”

宛 <形>

委婉;婉转

一面收拾礼物,

宛wǎn

⒈曲折:~转

( ①辗转。②同"婉转")。

⒉仿佛,好像,很像:~如。音容~在。~然如画。

宛yuān

1.古时楚国地名。秦昭襄王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南阳。战国时为楚著名铁产地。秦以后每为南阳郡治所。 2.用同"寃"。参见"宛恼"。 3.见"宛雏"。

4.〔大~〕古代西域国名,在中亚西亚。

宛yùn

1.积聚。参见"宛财"﹑"宛暍"﹑"宛藏"。

宛yuè

1.黄黑色。参见"宛黄"。

其他参考

宛 一音碗(wǎn)。宛转,屈曲。《灵枢?刺节真邪》:“倾侧宛状。” 二音玉(yù)。通郁,郁结。《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 ⑶音义同腕。《灵枢?杂病》:“刺宛骨下。”

《康熙字典》记载

《寅集上》《宀字部》 ·宛

〔古文〕惌《唐韵》《正韵》於阮切《韵会》委远切,音琬。《说文》屈草自覆也。 又宛然犹,依然。《诗·秦风》宛在水中央。《注》宛然,坐见貌。《魏风》好人提提,宛然左辟。《注》宛然,让之貌。 又丘名。《尔雅·释丘》宛中,宛丘。《又》丘上有丘为宛丘。《注》宛谓中央隆高。 又平声。《玉篇》《集韵》《类篇》於袁切,音鸳。大宛,西域国名,去长安万二千五百里。 又县名。《一统志》宛,本申伯国,春秋时属晋,战国为韩宛邑,秦为宛县,汉因之,明属南阳府。 又姓。《左传》郑大夫宛射犬,楚大夫宛春。 又去声,於愿切,音苑。小也。《诗·小雅》宛彼鸣鸠。《注》宛,小貌。 又入声,纡勿切,音郁。《史记·仓公传》寒湿气宛。与苑郁通。 又叶於云切,音熅。《前汉·班固叙传》汉武劳神,图远甚勤。王师嘽嘽,致诛大宛。

地名介绍

“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 态环境。《说文解字》: 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① “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 “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时至今天,“南阳市”和“宛城区”均以“宛”为其约定俗成的简称。

南阳简称宛

南阳市古称

南阳市古称宛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地处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里是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的故乡和三国武侯诸葛亮的躬耕地;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汉画馆,保存完好的清代府衙,县衙和建筑精品的山陕会馆;这里有千年古刹水帘寺、丹霞寺、菩提寺、香岩寺。南阳作为群山环抱的盆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已开发的淮源风景区、九龙沟风景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丹江口水库风景区、鸭河口水库风景区旅游设施已配套完善。

景色特点

南阳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城市格局和风貌基本保留了历史特点,遗有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南阳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历史上既是南方大国问鼎中原的前哨,又是北方诸国控制南方的基地,同时又是都城设在长安和洛阳的统一王朝通向南方的必由之路。南阳故城(宛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800余年的历史。两汉时,宛城规模宏大,周36里(约合今15034米),与洛阳、长安、成都、临淄并列为全国五大都市。宛城冶铁、水利设施工程均居全国重要地位。南阳文物胜迹积淀丰厚,共有文物保护单位6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穷巧绮刻,妙绝人工,是一幅绣像的汉代史,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南阳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基础雄厚,是全国粮仓之一,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碱、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多种宝石及建筑材料,开采条件好。

历史文化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全市辖10县2区和1个县级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1090万。历史文化

南阳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历史上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及“智圣”诸葛亮,更滋养了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当代名人。南阳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荆紫关镇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然资源

南阳地处北纬32017`-33048`,东经110058`-113049`,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长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林地面积14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3%,拥有植物资源1500多种,森林野生动物50多种。南阳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种植、加工中草药的自然条件优势和传统习惯,盛产中药材2340种,产量达2.5亿公斤,其中地道名优药材30余种,山茱萸产量约占全国的80%,居全国之冠;辛夷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杜仲有2000多万株。南阳是中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各类矿产80余种、452处。其中天然碱、红柱石储量为亚洲之冠,蓝晶石、金红石居全国第一,南阳独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东方翡翠”之称。黄金、石油储量居全省第二,且分布集中,组合良好,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目前已开发利用46种,矿业总产值28.6亿元。

基础设施

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7个县市个县市区;国道312线、207线、209线和省道豫01线、豫02线分别从全市纵横穿过;许平南、南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2957个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信南高速公路有望2006年底前建成通车,宛坪、岭南、驿(驻马店)宛高速南正在加紧建设。南阳将成为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架交叉的交通枢纽。南阳飞机场为河南三大民用飞机场之一。南阳处在华中电网覆盖之下,境内装机70万千瓦的鸭河口火电厂、装机25万千瓦的蒲山电厂、鸭电二期工程2*60万千瓦、热电厂一期2*21万千瓦已建成。固定电话号码升至8位。

南阳中心城区现有人口70万,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供水、供电、道路建设及园林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中心城区的白河游览区拥有万亩水面,形成北方内陆城市少有的水城、绿城景观。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经济社会

农业 南阳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全国粮、棉、油、烟集中产地。正常年景,粮食总产约占全省11%、全国1%;棉花占全省20%、全国4%;油料占全省13%、全国2%。有6个县市区是国家商品粮、棉基地,3个县市区为国家优质棉基地。南阳黄牛居全国5大优良品系之首。工业 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现已初步形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纺织、医药和轻工食品等主要行业,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3万多家,天冠酒精集团、金冠电气集团、普康制药集团、南阳纺织集团、新野棉纺集团、河南油田、乐凯胶片厂等企业已进入全国520家主要企业行列。酒精、石油、胶片、中西药、纺织品、防爆电机、卷烟、水泥、天然碱、汽车配件等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燃料乙醇被列为国家“十五”试点推广项目。科技教育南阳科技教育事业比较发达,拥有八所高等学校、十四所中等专业学校,劳动力素质较高;南阳是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的科技示范市。南阳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综合实力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50亿元,比去年增长13.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6.8%、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亿元,增长5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8亿元,增长30%.粮食总产466万吨,粮、油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1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2894元,增长16%。

旅游资源

南阳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拥有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南阳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64处,不同专题的博物院馆14处。其中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两级衙门。南阳境内发现的大面积恐龙蛋化石群轰动世界,楚始都丹阳春秋墓群出土的稀世珍宝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遗址引人关注。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其中,宝天曼和老界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貌独特,植被良好,风景如画;2001年宝天曼被列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丹江口水库风景区以亚洲第一大水库和南水北调的渠首源头为世人关注;正在兴建的西峡恐龙蛋生物遗迹博物馆将成为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内乡县衙、鹳河漂流跻身4A级景点行列,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国家评审,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对外开放

南阳是全国出口商品综合基地之一,全市出口产品24大类近百个品种,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总量多年来一直居河南省前列。南阳先后与日本国南阳市、以色列国加特市、瑞典乌姆兰省结成友好城市,同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和技术交流关系。南阳海关、商检、口岸机构齐全,并设立了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阳生态工业园区和各类县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能够为海内外朋友来南阳投资兴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当前,南阳正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努力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为此,全市上下把扩大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两节一会”,组织了赴苏、浙、沪、港等地招商引资活动,南阳经济开放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十五”时期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3家,实际利用外资1.67亿美元,完成外贸出口7.2亿美元.

宛姓简介

宛姓起源

宛音晚。古宫音,於阮切,上声阮韵。

宛姓最早形成于上古,伏羲时,其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大臣宛朐,其后皆为宛姓。春秋时期楚国有宛姓,是郤姓、郄姓的别支,因封于宛(今河南省南阳市)而得姓。另,春秋时齐、晋、郑国皆有宛氏,可知宛姓初为大族。现宛姓多存于古楚地所辖地区即今湖北(如湖北省黄梅县),安徽(如安徽省庐江县白湖镇),湖南等地。见《姓氏寻源》。

明朝有宛嘉祥,庐陵人,举人,官思南府知府,为政有良策,政绩卓著,百姓立碑颂之。

近代有名人宛希俨。

宛姓族谱

(网上搜集):

日、从、光、启、象

学、茂、志、敏、新

传、家、友、毅、德

富、贵、发、华、文

另有一说(本人家传族谱):

日、从、光、启、向

学、茂、志、敏、新

传、家、宜、树、德

瑞、兆、庆、华、文

进、修、昌、继、善

经、世、永、承、恩

明有宛嘉祥,庐陵人,举人,官思南府知府,为政有良策,政绩卓著,百姓立碑颂之。

宛姓名人

宛希俨

近有革命烈士:宛希俨(1903-1928)又名宛畏如。湖北黄梅人。幼时随父就读,14岁入武昌启黄中学,被推任校学生会主席,结识恽代英、陈潭秋等。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后,回黄梅召集旅外学生组织县学生联合会,开展爱国运动。1921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5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青年团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与旅宁同学吴致民、李子芬等在假期回黄梅,组织学生会,创办《黄梅》月刊,开办暑期补习班,发展党团员,建立了黄梅县的党团组织。1924年3月任青年团南京地委出版委员,领导成立进步青年组织合作社等。1925年1月中共南京支部成立,被推为第一任支部书记。参加国共合作,参与组建国民党南京市党部。5月被中共上海地委指派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担任省党部青年部部长。参加了上海五卅运动,6月4日领导组织南京万余学生集会声援,随后发动下关工厂工人罢工,是南京五卅运动时期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主要领导人。1926年1月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调任中共汉口地方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兼任《楚光日报》主编,协助董必武领导开展工农运动,发动群众策应北伐军进占汉口。同年夏冬两次主持召开国民党汉口市党员代表大会,均任执行主席,并被选为市党部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兼任中央军委机要处主任秘书及警卫团政治指导员。1927年上半年主编汉口《民国日报》,支持工农运动和革命群众团体的反帝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担任武汉新闻记者协会领导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奉命率中共中央机关部分人员和警卫团部分战士赴九江转南昌,担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协助省委书记陈潭秋同黄道等动员组织各级党团组织及革命团体,积极作好配合南昌起义的准备工作。南昌起义后奉命留在南昌坚持党的地下斗争,参与领导全省党组织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积极部署组织发动各地秋收暴动。1928年1月被派往赣南,不久担任中共赣南特委书记,领导发动赣南各县农民武装起义。不久特委机关遭破坏被捕,4月4日在赣州卫府里英勇就义。

宛希先

(1906-1930)湖北黄梅人。1912年起读私塾。1923年入本县八角亭高等小学,1924年在学校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到武汉,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在第五连当班长,后升至连长。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一营党代表。10月在郡县水口花池楼协助毛泽东主持了秋收起义后第一批新党员入党仪式。后任一团政治部主任,曾率部两克茶陵,参与创建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春任红四军十师党代表、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参与开辟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同年6月,率部参加袭占高陇的战斗。7月任北路行动委员会书记,参与指挥永新困敌的战斗。10月主持在茨坪举办的党团训练班。1929年初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奉命留守井冈山,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常委,主持特委工作。他深入各地巡视和指导工作,健全和扩大党的组织,加强对群众日常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领导。后曾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1930年2月24日,在江西永新县大湾被当作“AB团分子”错杀。

宛旦平

宛旦平(1900-1930)原名宛明洲,又名宛运游。湖南新宁人。1922年秋考入长沙岳云中学,参加学生爱国运动,结识毛泽东、何叔衡、夏明翰等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考入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1925年2月参加第一次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作战。3月初同卢德铭一起调往海丰县帮助组织训练农民自卫军。9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参谋。1926年秋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春担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一营营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奉命率营参加保卫武汉的任务。5月中旬在师长叶挺直接指挥下,率全营迎击叛军夏斗寅部,攻占纸坊车站,协同兄弟部队打败叛军,其间曾任代理团长。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同年秋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五团参谋长兼一营营长,参加南下广东作战。10月在揭阳战斗中被俘,转押于长沙监狱,后被其兄保释出狱。1928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29年夏被派往广西南宁从事兵运工作,在教导总队建立和发展中共组织。同年12月上旬披派到龙州进行武装起义前的准备工作,任左江督办署警备队营长,积极协助俞作豫改造警备队。不久担任讨蒋南路军第一军二旅参谋长兼二团团长。1930年2月1日率所部参加龙州起义。中国红军第八军正式成立后,任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员,并任红八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不久率部随军东进南宁,途中奉命率两个连回师宁明、龙州击溃叛军,3月20日龙州突遭桂系军阀部队袭击,他率纵队在白沙街、铁桥头与敌军展开激战,尔后指挥一个营扼守铁桥掩护军部撤出龙州突围转移,当日晚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宛嘉祥

明正德至万历时人,号白湖,安徽庐江县东乡人。年少时家贫,在富人家当书童,曾受过侮辱,他气愤地说:“我是个大丈夫,怎么到了这样地步!”于是,回家闭门读书,苦攻七年,中嘉靖举人,在广信、临清任职。不久,提升为户部郎。一年后,任贵州思南府知府,廉洁奉公,政绩卓著。

思南府有个匪首,绰号称“瞒天大王”,聚众万余人,为害州邑十多年,官府未能除患。嘉祥莅任后,设法将匪首招来,说明道理,劝其归顺。接着,“瞒天大王”率领部下头目六人,归顺官府。朝廷嘉奖祥功绩,命其久任思南,继续收编安抚残匪。经过数年努力,嘉祥终于彻底清除匪患,四境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民间感激嘉祥,立碑颂德,绘画肖像纪念。

宛嘉祥年迈后,辞官回家,杜门谢客。县内如有大事,县官即登门请教。嘉靖四十二年(1563),总纂《庐江县志》,著有诗文千卷。

宛文桥(公元1962~今)

女,湖北黄梅人。著名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

1979年—1981年在黄荆村一组任会计;1982年—1983年在黄荆村任妇女主任;1984年1月至今任黄梅县长岭乡新宇建材开发公司副总经理。

1993年至今任长岭乡妇联副主席。1996~1998年被评为长岭乡“优秀党务工作者”;1991年被黄梅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话”;1993~1998年被县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优秀妇联干部”;1984年当选为黄梅县第八届人大代表;1993年当选为黄梅县第九届党代表。

1988、1994年当选为黄梅县第四、五次妇代会代表。1996年12月当选为黄冈市首届人大代表。

宛学雄(公元1958~今)

湖北黄梅人。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

农艺师,现任大冶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

2000年度由于大冶市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受湖北省人民政府表彰。

1980年—1981年在市农牧业局办公室工作;1981年—1992年在市农委工作,先后担任农委办公室副主任、农业科副科长等职。

宛许银

宛许银(公元1947~今)

湖北黄梅人。著名金融专家。

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经济师,黄梅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

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68年8月~—1975年12月在黄梅兰岭任农技员;1976年1月~—1984年3月历任黄梅县长岭、下新信用社、营业所主任;1984年3月~—1990年2月任黄梅县农行副行长;1990年2月~—1991年4月任农行英山县支行副行长;1991年4月~1992年9月任农行黄冈地区中心支行小他培训中心副主任;1992年9月~—1995年3月任农行武穴支行副行长;1995年4月~—1996年1月任农行黄梅县支行副行长;1996年正月至今任黄梅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主任。

多次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模范人大代表。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抗洪模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6: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