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皖西学院
释义

皖西学院是坐落在富饶秀丽、交通便利的安徽省西部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六安市月亮岛上。学院占地1502 亩,分为本部、东区、北区三个校区。校园四面环水,现代风格的建筑群与绿树成荫、翠竹摇曳、芳草如茵、花香四季的绿化环境,相映构成了求知治学的世外桃源。

中文名:皖西学院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类

主管部门:安徽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张文兵

所属地区:中国 安徽省西部城市

主要院系:数理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学院简介

皖西学院设有材料与化工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应用数学学院、政法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等14个院,46个本科专业和34个应用性

专科专业,隶属于文、理、工、管、教、法、经、农、艺九大学科门类。校园占地1381亩,总建筑面积逾39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12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7000万元。2006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9年3月,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省级规划建设单位,2009年9月获批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该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820人,教职工1038人,专任教师695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207人,其中教授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41人,其中博士43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级学科拔尖人才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2005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166篇,出版专著20部,编写教材39部,译著2部,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厅级以上奖励35项,获得国家专利2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28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93项,横向项目135项,科研经费投入近1600万元。《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期刊。

该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英国、法国、芬兰、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与芬兰塞文尼亚应用科技大学联合办学。

该校秉承“厚德尚能 博学创新”的校训,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努力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方用得上、留得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该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利用本地区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为鼓励广大学子勤学上进,学校采取多种助学、励学和奖学的行动和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奖(奖学金)、助(困难学生补助)、贷(国家助学贷款)、勤(勤工助学)的助学体系,努力为专升本、考研等继续学习深造创造条件,并在省内外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腔热忱育桃李,万点星辉映神州。朝气蓬勃的皖西学院人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沿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绘就的蓝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文理为基础、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高、科学研究有特色、服务地方有成效、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该校地址:安徽省六安市云露桥西月亮岛 邮编:237012

历史沿革

一、皖西联合大学

1985年皖西联合大学创建

二、六安师范专科学校

1943年六安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创建

1949年六安县立简易师范学校(部分)、安徽省六安中学、立煌中学、六安县中合并组建皖西公立六安中学

1949年皖西公立六安中学更名为皖北区六安高级中学

1951年皖北区六安高级中学(部分)改建六安师范学校

1951年皖北区六安高级中学撤销

1951年皖北区六安高级中学(农林班)改建为皖北六安高级农林学校

1951年皖北区六安高级中学(部分)改建为六安中学

1958年六安师范学校(部分)改建为安徽省六安专区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六安师范学校改建六安师范专科学校(附中)

1961年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安庆专区师范专科学校3校部分并入安徽省六安地区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安徽省六安专区师范专科学校撤销

1962年六安师范专科学校(附中师范班)参与合并组建六安师范学校,现参与合并组建皖西学院

1963年安徽省六安专区师范专科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安徽省六安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1966年安徽省六安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撤销

1970年安徽省六安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安徽省六安地区师资培训班

1975年安徽省六安地区师资培训班更名皖西师范学校

1977年皖西师范学校改建安徽师范大学(六安教学点)

1979年安徽师范大学(六安教学点)升格六安师范专科学校

2000年六安师范专科学校撤销

三、六安师范学校

1962年六安师范专科学校(附中师范班)、六安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班)、六安县师范学校、霍山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六安师范学校

1.六安县师范学校

1951年六安县乡村师范学校创建,六安县乡村师范学校更名为六安县初级师范学校

1957年六安县初级师范学校更名六安县师范学校

2.霍山县师范学校

1956年霍山县初级师范学校创建

1958年霍山县初级师范学校更名为霍山县师范学校

1966年六安师范学校撤销

1978年六安师范学校复校

2000年皖西联合大学、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六安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皖西学院

办学规模

校园占地1381亩,总建筑面积逾39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12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000万元。2006年12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省级规划建设单位。2009年9月获批安徽省示范应用性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设有材料与化工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应用数学学院、政法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等14个院,42个本科专业隶属于文、理、工、管、教、法、经、农、艺九大学科门类)。

专业设置

学校有36个本科专业和30多个应用性专科专业,隶属于文、理、工、管、教、法、经、农八大学科门类。学院现设有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应用数学学院、政法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等14个院,以及基础实验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辅单位。

学院分主校本科区和城东专科区

学院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应用化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动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艺术设计、美术学、体育教育、音乐学、物流管理等24个

应用专科专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城镇规划与建设、应用生物化学等30多个社会急需的应用性专科专业。

现有学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

该校拥有一支540多人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近200人,在读和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200多人,外国文教专家5人。近二年来,学院教师积极申报和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0多篇,其中20多篇被SCI、EI收录。

教学理念

该校秉承“厚德尚能 博学创新”的校训,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按照“通识教育、宽口径,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方用得上、留得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利用本地区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为鼓励广大学子勤学上进,学校采取多种助学、励学和奖学的行动和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奖(奖学金)、助(困难学生补助)、贷(国家助学贷款)、勤(勤工助学)的助学体系,开通专升本、考研等继续学习深造的绿色通道,并在省内外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前进发展中的皖西学院,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目前全院师生员工正以崭新的姿态,前所未有的热情,扎实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力争早日把学院建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富有特色、享有声誉的新型大学。

办学成果

该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2005年来,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16篇,被SCI、EI收录79篇,ISTP收录12篇,出版专著18部,编写教材16部,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厅级奖励35项,获得国家专利18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2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37项,横向项目128项,科研经费投入近1200万元。学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期刊。近三年来,该校学生在全国、安徽省各类比赛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6年12月,该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及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该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英国、法国、芬兰、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与芬兰塞文尼亚应用科技大学联合办学。

发展前景

一腔热忱育桃李,万点星辉映神州,朝气蓬勃的皖西学院人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沿着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绘就的蓝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文理为基础、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文理工管教经法农多学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高、科学研究有特色、服务地方有成效、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8: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