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皖西大别山地林茶区 |
释义 | 皖西大别山地林茶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大别山区东段,是大别山区山地资源的主体集中区域。该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拥有丰富的水电、药材、茶叶、蚕桑、野生动物以及森林资源,是安徽省第二大林茶基地。 中文名:皖西大别山地林茶区 地理区域: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区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 下辖地区:金寨县,霍山县,岳西县等 名优特产: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岳西翠芽 皖西大别山地林茶区 本区位于大别山东段,是大别山地的主体部分,土地总面积1.27万平方公里,耕地156.8万亩,占全省耕地2.5%,林业用地1307.5万亩,占24.4%,人均耕地0.73亩,人均林业用地6.1亩,是我省耕地最少,林茶生产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农业区。 该区地处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4~16℃,≥0℃积温5200℃,≥10℃积温4700~4900℃,无期210~240天,水热条件也较优越,但地貌类型复杂,垂直分异明显,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海拔400~800米的低山,占土地面积的41%,海拔低于400米的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17%,盆地和河谷平原占5%,这样的地貌组合,耕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气候条件适合松、杉、竹及茶树等亚热带经济林木及蚕桑等发展,农业生产以林茶为主,是我省仅次于皖南山区的第二个林茶基地,全区有林地面积703.1万亩,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26.6%,蓄积量1193.9万立方米,占全省的28.6%,商品木材约占全省的15%,经济林中油茶、栓皮栎、漆树,分别占全省面积的49.3%、82.7%和47.2%,居全省之冠,板栗、油桐、乌桕在省内也占重要地位。全省有茶园21.7万亩,是我省外销绿茶和内销黄大茶产地。“舒绿”、“六安瓜片”、“齐山云雾”、“霍山黄芽”等驰名海内外蚕桑生产占全省蚕茧产量的27.2%,本区也是省内重要的土特产区之一。本区有六大水库养鱼水面31万多亩,年产鲜鱼约160多万斤。 该区多暴雨,常引起山洪暴发,带来巨大损失以及伏旱和夹秋旱造成大秋作物减产。春季低温阴雨和秋季低温(秋分寒)常造成早稻烂秧,晚稻不实造成减产。冬季强寒潮侵袭,茶树、油茶造成严重冻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