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外贸宏观经济效益 |
释义 | 简介外贸宏观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对外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的经济效果。 评价调控性主体是既调节市场又受市场调节,以社会效益为目标的垄断企业,评价调控性主体应从外贸宏观经济效益上考察。但是,必须强调,调控性主体的政策性经营和非政策性经营要分开。政策性亏损和非政策性亏损要分开。经营性主体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微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竞争性企业,评价这类外贸企业最好的方法是让市场去检验,通过公平公正、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优选出效率高、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 中国经济环境经过15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蓬勃发展。但是也应看到目前在中国500家最大的贸易企业中,年进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不到100家。由于内部过度竞争,使我国外贸宏观经济效益很难提高,许多出口市场逐步丢失。而出口商品结构雷同,没有地区市场分工,各自为战,互不相通的外贸经营组织战略严重动摇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也将影响本世纪末我国年出口2000亿美元目标的实现。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这种外贸企业经营组织结构小型化、分散化及规模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有些类似于韩国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外贸无序经营的混乱状态。无疑90年代是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时期,从韩国的经验看,此时也是综合商社大发展的良好机遇。现实的问题是,组建中国综合商社必须以外贸企业的制度创新为前提,因为现在绝大多数外贸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尚未定位,即多数企业产权关系不清,不能以市场经济主体身份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因此有必要在进行现代外贸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选择二、三十家专业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大型生产企业,按多元化经营、商品销售地区市场分工原则,依据企业所处的区域位置,组建面向欧洲、北美、南美、中亚、东南亚、中东、非洲等不同地区市场的综合商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