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外激素 |
释义 | 动物可以将激素分泌到体外,使同种属的其他动物感受到这种外激素。外激素在很多动物中存在,从单细胞动物一直到哺乳动物。不过,外激素是否在人类中存在及其重要性,却没有定论。动物可以通过外激素来告诉其他动物自己的行为和内分泌状态,它们可以载有动物的社会和性状况信息。 作用外激素信号作用于其他动物后,通常有两类反应:一种是感受动物立刻“释放”反应,比如打架或者交配;另一种是比较长久的效果,比如感受动物的生理和内分泌激素水平被改变。有些动物把外激素撒到自己地界上,告诉其他动物这是自己的领地,闲人莫入(比如雄老鼠尿里有外激素,撒遍自己“国土”后,劝其他雄鼠不要进来,而欢迎雌鼠光临)。有些动物用外激素告诉别人:我的官大(地位高),你不要和我争抢食物或者异性。有些雄虾,是在尿液里含外激素,两雄虾相斗,看谁撒出来的外激素多而定社会地位,胜利的一方遇见失败的一方时会昂首挺胸,而失败者则自动让道。雄性亚洲大象在幼年时发出的外激素是甜甜的,以告诉其他成年雄象:我还小,不会和你们竞争;成年雄性却换一种外激素告诉其他大象:我成年了,要和雄象分开,而欢迎雌象。 许多雌性动物用外激素传递自己特别适合受孕的时间。科学家们发现了反映母狗适合受孕的外激素后,把它涂到一只没有动情的狗身上,其他公狗就会因被误导而性趣盎然,不管涂了这外激素的狗是母的还是公的。 分子特性外激素的化学和分子特性多样。外激素分子作用很强,只要有很少一点点,就可以被其他动物所感知。一个母飞蛾所含的吸引雄性的外激素,如果全部分泌出来,足够吸引10亿个公蛾子。感受外激素的结构对于不同动物是不一样的。在哺乳类动物中,是在鼻子里面的一个结构,和通常的嗅觉并不相同。嗅觉的感受细胞分布在鼻子里的大部分粘膜上,而外激素的感受细胞在鼻中膈区的一小块特定粘膜上。嗅觉和外激素感受的信号由两套分开的神经通路一级一级传送到脑中。可以用实验手段有选择性地“屏蔽”其中的一个感觉,而保留另外一个感觉。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参与老鼠外激素感觉感受的分子。利用基因剔除方法,可以去除其中某个参与外激素感觉的分子。结果发现,没有外激素感受的雄鼠,不识雌雄,不管碰到雌的还是雄的,都试图上去交配。而正常的雄鼠碰到雄的要打架,碰到雌的才交配。所以老鼠辨认雌雄是靠外激素,而不是靠一般的嗅觉,也不是靠观看异性(视觉)或抚摸异性(触觉)。 相关现象寻找外激素分子,除了可以在动物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比如,可以利用昆虫的外激素来控制它们。事实上,对于昆虫的外激素人们了解得要多一些,而对于哺乳动物的外激素分子,除了对存在于老鼠尿液中的有过一些研究外,总的来说了解得比较少。2003年7月,在法裔美国科学家、哈佛大学的杜蕾克(Dulac)所写的综述文章里,还说人们对哺乳类动物的外激素分子知之甚少。 昆虫性外激素大多数是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而且常常是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同一种类的昆虫,在不同的季节释放的性外激素,有不同的组成和含量。如果不掌握性外激素的规律性,就不能诱骗昆虫。另外,每种昆虫都有自己的专用通讯密码,这给研究和应用带来了困难。所以,生物灭虫法目前仍不能代替农药。 常见举例由昆虫体表分泌到体外的一类挥发性的化学活性物质,直接散布于空气中、水中或其他媒介物上,作为化学信号影响或控制同种的另一个体产生反应。昆虫外激素有多种,它们的作用也不同。研究最多的见性外激素(性信息素),一般为雌虫分泌的化学物质,引诱雄虫前来交尾。如:舞毒蛾和蚕蛾的分泌腺在腹部末端、玉米螟在腹部背面第八、九腹节之间。科学家对这类雌虫的分泌物进行分离和鉴定,进一步进行人工合成。我国已合成多种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或干扰交尾,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比如,梨小食心虫、苹果小卷叶蛾、棉红铃虫、二化螟等。其他外激素还有蜜蜂、白蚁分泌的追踪外激素,其作用是促进相互追随,保持群体不失散和迷失方向。聚集外激素的作用是聚集本群昆虫,维持群体生存和活动。如蜂王分泌蜂王物质(或称社会外激素)。告警外激素是受到攻击或危险时发放的信息素如蚜虫、蚁等。除此之外,还有标志回巢或食物源的路径等作用的外激素。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