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瓦伊拉·维基耶-弗赖贝加 |
释义 | 瓦伊拉·维基耶-弗赖贝加(Vaira Vike-Freiberga ,1937年12月1日-),她的故事就像一个迪斯尼童话——一个小女孩逃离陷于战乱的祖国,数十年之后返回祖国,成为总统。 漂泊人生维基耶-弗赖贝加1937年12月1日生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1945年随父母离开拉脱维亚。由于当时二战尚未结束,维基耶·弗赖贝加一家的移民之旅充满危险。在他们前往德国的航线上,曾有船只遭到鱼雷袭击而沉没。抵达德国后,一家人在疾病流行的难民营待了一段时间。在联合国难民机构的帮助下,维基耶-弗赖贝加的父母决定定居北非国家摩洛哥,因为那里能够提供一些技术职位供移民选择,而去其他许多国家只能做苦工。到了1954年,维基耶-弗赖贝加一家离开摩洛哥,定居加拿大。 客居加拿大维基耶-弗赖贝加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是银行出纳。但她不懈努力,接受了高等教育,先后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和麦克基尔大学,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 1965年获蒙特利尔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后长期(至1998年)在该校任心理学教授 。并潜心研究拉脱维亚民歌,著有《在琥珀山》、《太阳的歌谣》和三部曲《三种太阳》的前两部等。成为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 维基耶-弗赖贝加定居在多伦多,那里是拉脱维亚移民聚集中心。当时,拉脱维亚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身在国外的拉脱维亚移民却希望保存祖国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维基耶-弗赖贝加就是一名积极分子。除了教学活动外,她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她是拉脱维亚和加拿大科学院成员,先后担任加拿大心理学会会长、加拿大心理学联盟副主席、加拿大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加拿大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和波罗的海人研究联盟副主席等职。 回归祖国1991年苏联解体,拉脱维亚宣布独立,定居国外的大批拉脱维亚移民回到国内。1997年,维基耶-弗赖贝加从蒙特利尔大学一退休就搭乘飞机,飞回祖国拉脱维亚,担任拉脱维亚研究所所长。一年后她正式回国永久定居。 当选总统1999年6月17日成为拉脱维亚总统选举中的一匹“黑马”。许多人怀疑,这个从未有过任何从政经历、在国外生活了55年的红发女人,能否在以男性为主的拉脱维亚政坛站住脚。但令观察家们大跌眼镜的是,她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获得了祖国党、自由党、人民党和社会民主党等的支持,在选举中获胜。1999年7月8日她正式就职,任期四年。成为拉脱维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也是中东欧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不仅如此,她还成为拉脱维亚最受欢迎的政治家,许多人还认为她是最为胜任的总统。2003年,她再次当选总统。 执政方针拉脱维亚民众普遍认为,维基耶-弗赖贝加的强项在外交。她是这个国家的公关大使,而且语言能力出众。除母语拉脱维亚语之外,她还精通英语、法语和德语,也懂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在国内,维基耶-弗赖贝加推行市场经济,被人拿来与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相比;在外交上,一直力主拉脱维亚回归欧洲,认为“欧洲才是真正的家”。她游说西方国家领导人,强调加入北约和欧盟的意愿,这又被媒体拿来与同为移民出身的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相比。 2004年3月和5月,拉脱维亚如愿成为北约和欧盟成员。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女元首之一,她对本国女性地位和参政议政的状况十分关注,表示自己是“妇女权益的坚决支持者”。拉脱维亚也成为女性高官比例较高的国家之一。 对华友好维基耶-弗赖贝加对华友好,主张加强中拉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互利合作。她于2004年4月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了北京、上海、西安等地 她认为中国在全球化的事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她特别赞赏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采取的积极态度。 安南“接班人”的女候选人2006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9月15日正式提名拉脱维亚总统瓦伊拉·维基耶-弗赖贝加为下届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 波罗的海三国的总统和总理共同作出的提名决定。三国表示,作为妇女,维基耶-弗赖贝加已证明了其领导一个国家的能力,如果能够考虑让其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则将充分显示联合国60年来所奉行的男女平等原则。维基耶-弗赖贝加表示,她将接受三国政府的提名,参加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的激烈角逐。世界各国的许多女性团体一直希望联合国能产生首位女秘书长,她也希望能实现这一目标。“过去60年里,联合国一直没有产生女秘书长,坦率地说,甚至没有女性候选人认真地角逐这个职位,这(产生一位女秘书长)应该成为联合国优先考虑的目标,为全世界树立典范,” 后来由于俄罗斯表示不支持,于10月5日宣布退出竞选。 韩国人潘基文最后当选。 其他已婚,有两个孩子。平时不苟言笑,作风稳健,处事果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