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瓦丘村 |
释义 | 瓦丘村是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吐霞村12个自然村庄之一。截止到2008年7月,全村有2个村小组,38户农户,162人,中共党员5人。水田128亩,山丘100余亩,经新农村建设,建成休闲场地30余亩,群众活动中心一所,各种道路已硬化,厕所生活用水全部改造,全村庄卫生清洁,村民安居乐业。 新农村建设1、瓦丘村庄在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宣传下,抢抓了机遇,在未设示范点的情况下,首先就发动了村民(1)作“三清”工作(清垃圾、清水沟、清卫生死角);(2)拆除空心房;(3)选基地建文化活动中心;(4)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做到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2、申报省级示范点成功后,特别是省农工部牵头和部门的挂点,村民热情更高了,在县农工部领导的指导下,村庄成立由彭秋年为理事会长的7人理事会,并制定了瓦丘理事会各种职责,建立了文化走廊,各种制度上了文化走廊。 3、制定了实施方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根据瓦丘的实际,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二十字方针,合理制定了《瓦丘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指导思想,建设内容目标。 4、制定了村庄规划。按照县委提出的“规划先行,整改切入,抓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为防止基础建设出现乱建、盲建的现象,特别是对养殖基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在县人民政府的安排下,通过市规划设计院的设计。制定了瓦丘试点自然村村庄规划,为今后的村庄建设指明了方向。 5、加大了村庄整治力度 (1)按照乡风文明,新建了文化宣传长廊,在长廊内我们先后制定瓦丘试点自然村《村规民约》、“十星”文明户评比条件,环境卫生公约等十三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文明言行举止。 (2)按照村容整洁的标准,以“三清”、“三改”为重点,先后集中开展了20余次环境卫生整治,无偿投工投劳1000余个劳动日,植树500余株,拆除改建“空心房、土坯房”大小12栋近3000平方米,新建绿色篱笆栅栏1000余米,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6、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1)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新建了将近12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一栋,添置了文体用品和健身器材,并成立了军鼓队。 (2)安装了路灯,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生活; (3)新建了波浪型围墙近100米,文化石一块; (4)新建成立了占地面积近30余亩的休闲活动中心,并在休闲中心内建凉亭一处,2米宽人行道500余米,设立石桌6套; (5)硬化了文化路(去学校的路)1米宽800余米。 (6)硬化3.5米宽水泥路230米(除原硬化的1200米); (7)制作大小型各种广告宣传牌200余幅。 7、积极拓宽增收渠道 新农村建设之中,该村又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种养殖,瓦丘自然村做到了无空闲土地,栽种了榨菜100余亩,截止到2008年栽种礼品西瓜100余亩,养殖毛猪300余头,梅花鹿50余头,并且带动了加工业和运输业,2008年该村由开始引导农民走优质、深加工之路。 8、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省人大领导刘南方同志、省建设厅邓副厅一行等专程踏看指导并高度赞扬我瓦丘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抓住了机遇,村民热情高的特点,建设速度又好又快。市、县农工部等领导更是亲自指导,谈方案,抓进度,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省、县支持资金到位11.5万元,由县农工部牵头的8个挂点帮扶单位资金14万元,镇配套资金2万元,挂点单位县供电公司邱副书记看后,亲自把钱送到了瓦丘,并说“你们做得很好,该公司的钱出得值”。 9、群众参与建设,积极性高。瓦丘试点村庄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很高,主动做“三清三改”工作,能与家园绿化、美化、亮化。村民无偿拆除空心房12栋近3000平方米,无偿投工投劳1000余个劳动日,老共产党员王根秀同志近80岁了,还天天打扫卫生,送茶送水,从不计较报酬,搞休闲场地,村民没有一人说土地哪家的,没有出现任何纠纷,所以工程进展相当顺利。为解决建设资金紧缺,村民自发捐资5万元,总之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庄村民做到有一出钱,无钱出力,充分体现了建设新家园的主人翁精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