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 |
释义 | 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阿拉伯语:الوليد بن طلال بن عبد العزيز آل سعود,1955年3月7日—— )通常称瓦利德王子,沙特阿拉伯皇室成员(不在继承序列中),企业家、投资家,被誉为阿拉伯的“沃伦·巴菲特”,有“中东股神”的称号。2005年个人总资产为237亿美元,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位居第五。2007年财富缩减为207亿美元,排名跌至13名,但仍然是中东最富有的人。他最著名的投资案为1980年代大量购买花旗银行股票,而他独到的眼光也使他成为花旗银行最大个人股东。瓦利德已婚,已经有2个子女。 中文名: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 别名:瓦利德王子 国籍:沙特阿拉伯 民族:阿拉伯人 出生地:利雅得 出生日期:1955年3月7日 职业:投资商 毕业院校:美国旧金山门罗学院 信仰:伊斯兰教 主要成就:2005年福布斯》排行榜上位居第五 个人介绍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阿拉伯语:الوليد بن طلال بن عبد العزيز آل سعود,1955年3月7日—— )通常称瓦利德王子,沙特阿拉伯皇室成员(不在继承序列中),企业家、投资家,被誉为阿拉伯的“沃伦·巴菲特”,有“中东股神”的称号。 阿勒瓦利德1955年出生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其祖父是沙特开国国君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瓦利德已婚,已经有2个子女。他最著名的投资案为1980年代大量购买花旗银行股票,而他独到的眼光也使他成为花旗银行最大个人股东。阿勒瓦利德是花旗集团的最大个人股东、新闻集团的第二大投资人,其参股的公司包括一系列国际知名企业。2011年3月,阿勒瓦利德在《福布斯》全球富豪财富榜上排名第26位,个人资产净值为194亿美元,他同时被《福布斯》列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沙特阿拉伯人。 创业历程艰难的起步过程沙特阿拉伯首富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1957年出生在沙特首都利雅得,1985年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又在美国获经济和管理学学位。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是沙特阿拉伯开国国君第21位王子的子嗣,父亲曾是沙特驻法国大使,母亲是现代黎巴嫩第一位总理、黎巴嫩独立运动领导人里亚德·索勒赫之女。 在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5岁时,他的父亲因为同情后来成为埃及总统的纳赛尔,与沙特国王以及王室其他成员闹翻,被流放到埃及。在那里,他和父亲以及家人苦度人生。后来,瓦利特和父亲获准回沙特,但从那以后,他获知,他父亲本人以及后代,永远失去了进入沙特阿拉伯上层政界的机会。 少年时代的瓦利德一直军军校学习。1972 年,15岁的瓦利德离开家乡前往美国旧金山门罗学院获得本科学位。1976年,19岁的瓦利德来到了美国的雪城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在3年后回国,利用父亲提供的1.5万美元开始创业,利用手中积累资本,陆续建立了几家公司,并与外国公司在沙特搞合资企业,做起了贸易代理和承包生意。1年后,两伊战争开始,引爆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暴涨,沙特的石油收入激增,政府将大笔资金投入基础建设,沙特的土地价格前后涨了80倍。市场机会可谓千载难逢,瓦利德随即成立了王国建筑公司,将商业触角伸进房地产业。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再度引爆中东紧张局势。沙特人担心战争波及本国,纷纷抛售土地。当时,沙特首都利雅得的地价下跌了三分之二。瓦利德逆势而为,大举收购土地,在战争危机中成了利雅得最大的个人“地主”。战后,瓦利德开始出售这些土地,其收益率平均达到了400%,瓦利德赚了个盆满钵满。 投资成为银行家靠倒卖土地的方式,瓦利德挖到生平第一桶金。但真正让其成为世界级富豪的关键,则是进入银行业。 “我想要进入商业世界的核心,而银行正是所有经济活动的眼睛”,瓦利德如是说。 1986年,他突然宣布成为沙特阿拉伯联合商业银行的最大股东。那时的沙特联合商业银行体制差、规模小,并且连年亏损。就在瓦利德入主这家银行后的第3年,它成为沙特赢利情况最好的商业银行。 这一投资的成功,令瓦利德信心倍增。更重要的是,在亲自经营银行的过程中,他学到了必要的金融管理经验,也体会到其中隐藏的利益。 1990年的秋天异常寒冷,作为当时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花旗银行也正面临极度的资金短缺,岌岌可危。花旗银行试图通过私募10亿美元的资金来渡过难关,然而自救计划没有获得预期效果。许多投资者在等待花旗银行的股价跌得更低,好进场瓜分。 花旗正在积极试探投资人意愿时,却发现瓦利德已经在购入花旗股份,他在法律规定无需披露的持股上限之下,以平均每股12.46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占当时花旗总股本4.9%的普通股,耗资2.07亿美元。 此时的瓦利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毫无名气,他的出手让所有人感到意外。花旗高层遂派人前往调查,与瓦利德确认此事。而在此之前,候选的另一方投资人是科威特政府,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科威特政府将会成为花旗的新东家。 然而,历史戏剧性地重演。1991年2月,海湾战争爆发。科威特政府忙着应付战事,对投资花旗一事几乎无暇顾及。花旗高层心急如焚,很快同瓦利德进行了第二次商谈。 当时的花旗急需国际投资财团注资,但许多投资人都持观望态度,需要有投资人率先跳出来抛砖引玉。在与花旗二次沟通之后,瓦利德毅然斥资5.9亿美元增持花旗新的优先股份。如此一来,他在花旗的总股份一举达到了14.9%。在瓦利德介入两周之后,一批国际投资者闻风而动,一下子认购了近6亿美元的新优先股,花旗危机逐渐消退,股价扶摇直上。而瓦利德则在此战中名利双收,当年投入的8亿美元,数年间已经变成价值100亿美元的股权,他也成为花旗集团最大的个人投资者。 不少人认为,如果科威特不是因为战事拖累,花旗便不会被瓦利德纳入囊中,这个有钱又好运的王子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捡了个“便宜”。 实际上,瓦利德的这个漂亮仗早在一年前就开始谋划了。1989年3月,掌管沙特联合商业银行的瓦利德,便要求当时的财务专员为其准备10家上市银行的年报。瓦利德通过研究把投资范围缩小到4家,最后瞄准了最“便宜”的一家——当时正闹破产的花旗。入股花旗银行是奠定瓦利德国际盛名的重要一战。 阿拉伯的巴菲特在投资领域,巴菲特和瓦利德是东方和西方的两个神话。作为世界第二富豪,巴菲特的创造的财富令人惊讶。2003年比尔·盖茨访华时,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曾向他询问美国资本市场的情况,盖茨的回答是:只有一个人真正懂得其中奥妙——沃伦·巴菲特。就是这个在2004年《福布斯》世界富豪榜单上以429亿美元身价次于比尔·盖茨的71岁老人,却由衷地欣赏瓦利德。 瓦利德与巴菲特私交甚厚,瓦利德曾经发表评论,驳斥那些指责批评巴菲特的人,而沃伦·巴菲特亦说:“在奥马哈,人们管我叫美国的‘瓦利特’,对此,我深感荣幸。” 两个人还有一个接近的地方则是,沃伦·巴菲特在22岁大学毕业赚得第一桶金:一万美元,从此开始投身股海,创造奇迹;而瓦利特的创业基金仅仅是1.5万美元。 投资大亨瓦利德最大的投资方式,就是只购买危机中的股票。他靠着父亲给自己的1.5万美元起家的瓦利德作为私人投资者,主要优势是他可以随时动用大批资金。假如一家公司陷入资金不足的危机,王子可以轻易开出上亿美元支票。作为一个大的投资者,他还拥有一般投资者梦寐以求的接触经理的渠道与讨价还价的能力--在私下签订的对双方有利的合同为他带来的是超出一般投资者所能够得到的回报。 瓦利特数度购买花旗银行股票,并对花旗银行进行长期持有就是他的这一投资策略的一个明证,而对花旗银行的投资也是瓦利特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个投资事件。 1990年的秋天,这家当时美国最大的银行陷入了困境,它在一系列地产贷款中损失惨重,急需资金,联邦储备委员会敦促它增加资金储备。但花旗银行寻找十多亿美元投资的努力毫无结果。由于人们害怕花旗银行破产,纷纷抛售它的股票,导致股价猛跌。 当时已经拥有数十亿美元家产的瓦利德王子来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除了沙特媒体外,还几乎没有人关注过这个未来世界的第四首富。在获得花旗银行陷入困境的消息后,1990年年底瓦利特以2.07亿美元(每股12.46美元)买下了花旗银行当时4.9%的普通股--这是按法律规定不用公布他的股份的最高限额。在1991年2月,当美国军队进驻沙特阿拉伯准备与伊拉克开战时,利用和政府的特殊关系,瓦利特又以5.9亿美元买了花旗银行新的优先股,它们可以以每股16美元的价格换成普通股。这部分股票占花旗银行总股份的10%,这样一来,瓦利特在花旗的总股份也上升到14.9%。 作为一名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新手,瓦利德的眼光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他所选择的时机让投资界叫好一片。就在他投资了花旗银行后两周,一群国际投资者又买了6亿美元的花旗银行优先股,在众多投资者的强硬入市后,花旗银行的资金危机很快过去了。到1994年这家银行的股票扶摇直上,瓦利德王子名利双收。 通过不断的增购,瓦利德手中花旗银行的股票价值已是购进时的10倍,他也因此拥有了花旗银行约80亿美元的资产。据统计,在整个1990年代,花旗集团的股东回报率高达40.8%,花旗给了瓦利德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投资成绩单。 1990年代早期,瓦利德同样投资了陷入经营困难的苹果公司,并对该公司提出了积极的建议。1996年至1997年在苹果公司任首席执行官(CEO)的Gilbert Amelio在其他的自传《苹果公司如履薄冰的500天》中谈到:“他(瓦利德王子)那时能够进入苹果公司的董事会的话,也许苹果公司的日子会比现在好过得多。” 2002年10月份,瓦利德王子又宣布将支持发展前景不妙的美国惠普(HP)和美国康柏计算机公司的合并。瓦利德自2000年开始购进康柏公司的股票,在总共持有17%HP公司股票的Hewlett家族和Packard家族均以股价下跌为由反对合并的时候,这个来自美国外的投资者唱起了反调,并在行动上做出了回击--他再次购入两家公司的股票。 美国似乎瓦利德所有投资梦想的所在地,同样,也因为不断的投资危机中的美国公司,他在美国企业中间拥有很高的影响力。据瓦利德所有的皇室控股公司的一位高级官员透露,到2004年,年底皇室控股公司在美国的投资金额将达到200亿美元。 当像美籍匈牙利人乔治·绍罗什和沃伦·巴菲特那样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都对美国证券市场的行情感到困惑时,他总是投下了重赌注。瓦利德说:“我认为,在美国公司中还有很多机会,只是行动要谨慎。” 可以肯定的是,喜欢长期持有公司股票的缠着传统的阿拉伯头巾的瓦利德亲王一直频繁地出现在美国企业的股东大会或者经营会议上。 2006年,沙特王国控股公司董事长、沙特阿齐齐亚商业投资集团董事会主席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亲王不久前决定,联合其他数家投资公司共同购买中国银行20亿美元的股份。中国银行的H股将于6月1日正式在香港上市。瓦利德亲王表示,“中国是世界上五强之一,遵照阿卜杜拉国王的指示,我非常高兴能进行这次历史性的投资”。阿齐齐亚商业投资集团的执行经理艾哈迈德也表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银行业又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这项投资是值得的”。事实上,瓦利德亲王对中国青睐已久,他拥有股份的四季饭店集团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台北、香港等地都建造了分店。?? 世界富豪瓦利德亲王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可以开出亿元支票的人。“阿拉伯商业”网站公布了2009年度沙特富豪榜,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亲王以163亿美元位居榜首。其资产包括瓦利德亲王拥有的沙特控股公司资产72亿美元、32亿美元不动产、传媒公司16亿美元及一架价值17亿美元的空客A380飞机等。 瓦利特·本·塔拉勒对于金钱的夸张利用是让人惊讶的。2002年8月,为庆贺自己所拥有的又一座新的豪华饭店的落成,瓦利特在埃及西奈半岛最南端的著名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举行了一场“隆重演唱会”, 应邀出席演唱会的不超过140人,其中包括来自14个阿拉伯国家的76名歌手,他们都是王子用专机从阿拉伯国家接来的,这些歌手在来参加演唱会之前并不知道这位王子将给他们什么礼物,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去想礼物的事——因为他们都同这位王子有“业务关系”,经常在王子所拥有的电视频道上露面。不过在演唱会结束的时候,王子赠送给76位出席演唱会的阿拉伯歌手的礼物竟然是世界驰名的“宝马”牌汽车。 但有趣的则是,他的这种夸张的行为未必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2001年,当这个骄傲而显得有些自大的王子在9·11事件发生后,不识时务给纽约当局递去一张高达1000万美元的支票的时候,却被当时的市长朱利安尼当场谢绝了,原因是王子通过慈善捐款乘机向美国施压,要求美国支持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州——但讽刺的是,现在这个想法却是布什政府正在考虑的事。 正当全世界都被这个最大的非美国本土投资者吸引着的时候,他却像阿拉伯沙漠中的被远古的沙粒掩埋着的古城一样,远离了美国,居住在沙漠之中。 工作态度阿尔瓦利德挑选员工的标准非常“苛刻”,精通阿拉伯语和英语双语、必须信奉天主就不说了,主要是他要求员工要能像他那样“24小时工作”。阿尔瓦利德身边有一个由十名关键人物组成的智囊团。据一位已经离开阿尔瓦利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透露,员工们24小时工作是“家常便饭”,而且阿尔瓦利德是个很“专制”的老板。在他的办公室里有四个摄像头和八个电视屏幕,阿尔瓦利德坐在他巨大的U形桌里可以监视员工们的一举一动。除了闭路系统,公司里最发达的便是阿尔瓦利德设置的网络。为了取得最新最快的第一手资讯,阿尔瓦利德在沙特公司总部的电脑系统是通过高速宽带与设立在美国波士顿的网络直接相连的。 在世界范围内,阿尔瓦利德的商业投资集中在知名企业。在沙特国内,阿尔瓦利德的一些投资项目已经开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例如他所设立的私立学校侧重于英语和理科科目教学,不同于沙特政府所重视的宗教教育;他作为主要股东之一投资建造的摩天商业大厦将为首都利雅得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邻国地区,鉴于阿尔瓦利德的沙特王储身份和经济影响力,他在黎巴嫩的经济投资建立了海湾地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连带促进了黎巴嫩国内政治的稳定。 工作嗜好阿尔瓦利德每天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极其有序和饱满,几天之内去十多个国家洽谈生意是家常便饭。当然,王储能这样来去自如,背后肯定有强大的力量支持。阿尔瓦利德拥有一架空中巴士和三架波音飞机。他经常使用的是那架特别装备的波音747,每次出行他都要带上总共包含75人的随行团。阿尔瓦利德有一部卫星电话,无论去到世界上哪个角落都可以跟其他人取得联系。值得一提的是,阿尔瓦利德2007年11月正式招纳了沙特历史上第一位女飞行员,她已经开始为王储开私人飞机了。阿尔瓦利德一向致力于推进沙特国内的男女平等进程,认为女性应该拥有更加自由的社会地位。 阿尔瓦利德经常出差是为了和生意伙伴及私交朋友保持面对面的联系。他的拜访对象经常是世界知名大公司的总裁和各国首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鲁斯科尼、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现任总统小布什等都是阿尔瓦利德的至交。 不少人喜欢将工作和消遣分得清清楚楚。可在阿尔瓦利德看来,那简直是不可思议。他认为,放松就等于要切断所有工作的做法“简直就是一个彻底的神话”。阿尔瓦利德一定很喜欢那种在天上飞来飞去的感觉,因为那些时刻正是忙碌和放松的最佳结合。 夏天,阿尔瓦利德喜欢去法国南部享受蓝天白云和沙滩阳光;冬天,他喜欢去美国怀俄明州滑雪,陪伴他的有专门的滑雪教练。可是,阿尔瓦利德的度假永远不会是单纯的度假。每年夏天,阿尔瓦利德那艘长280多英尺的豪华游艇一定会停泊在法国戛纳的近海,他经常在船上举办各种盛会,邀请世界各地的名流出席,或谈生意,或叙旧情。 阿尔瓦利德给自己的游艇命名为5-KR,5是他的幸运数字,K和R分别是他的儿子Khaled和女儿Reem的名字首字母。1991年,阿尔瓦利德以1800万美元从美国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手中买下5-KR,这艘游艇的身价至少涨了三倍。 荒谬指控《纽约时报》9月13日报道,西班牙法庭当天决定重新审理一宗性侵案,沙特阿拉伯首富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王子被控于2008年8月在西班牙一家夜总会给一名20岁的模特下药、随后在一艘豪华游艇上强奸了她。 目前,原告的身份没有公开,只能获知其名字是索菲娅。 2008年8月,西班牙地中海度假胜地伊比沙岛的一个警局接到报案。索菲娅声称,自己在岛上一家夜总会里与阿勒瓦利德相识后被人下药,阿勒瓦利德随即把她带到游艇上与其强行发生性关系。 法医通过检测,在索菲娅体内发现精子、并在其尿液里找到安眠药去甲西泮的残留痕迹。 2010年7月,伊比沙岛法庭受理了这起案件,但随后以证据不足为由草草结案。卡门·马丁·蒙特罗是当时审理此案的法官,她认为,检测结果显示索菲娅并未遭受暴力对待,因此,强奸指控并不成立。 索菲娅后来提起上诉,巴利阿里群岛法庭(省级法庭,拥有对伊比沙岛的管辖权)下令要求该案的原审法官重新调查,并传召阿勒瓦利德接受问询。 原告方律师哈维尔·贝洛基认为,药检结果证明了索菲娅确实曾经被人下药、她本人也的确遭到强奸。对于法庭将重新审理此案,贝洛基表示欢迎,他还要求阿勒瓦利德接受DNA检测,以确定在索菲娅体内发现的精子是否与其匹配。 然而,阿勒瓦利德的发言人赫巴·法塔尼则宣称,这起强奸指控“十分荒谬,完全是无稽之谈,原告口中的‘事实’根本从未发生过”。 法塔尼还提供了阿勒瓦利德的“不在场证据”。她说,阿勒瓦利德本人是在13日才首次听说这起发生在2008年的“强奸案”,并且在2008年的整个夏天,阿勒瓦利德是在法国巴黎和戛纳以及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度假,他没有在伊比沙岛租过游艇、也没有把自己的游艇开到过那里,当时和阿勒瓦利德一起度假的人都能证明上述事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