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瓦拉干学校 |
释义 | 瓦拉干学校始建于1970年,当时仅有两名教师和十几名学生,先后在火车站候车室和帐篷内进行复式教学。随着林区的大开发,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壮大,到了1975年8月,瓦拉干学校增设了初中一年级,1978年变为九年制学校。因是企业办学,学校的名称始终随企业的名称更换。建校初期为瓦拉干公社子弟学校;后改为瓦拉干林场子弟学校;1985年瓦拉干林业公司成立,又更名为瓦拉干林业公司子弟学校;1989年,林业公司又变为瓦拉干综合林场,学校随之更名为瓦拉干综合林场子弟学校。但无论怎样变更,始终简称为“瓦拉干学校”。 瓦拉干学校简介(省级优秀教师: 地级教学能手: 县级教学能手: 学校初建、鼎盛时和1999年学生教师情况 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有:) 瓦拉干学校简介瓦拉干学校是1所九年制学校,坐落在塔河县瓦拉干镇的中央,是县级合格学校。现有学生512人(其中:初中120人,小学339人,学前儿童53人),教学班12个。 教师中有专任教师48人,含本科学历的4人,大专学历的20人,中专(中技)24人。学历合格率初中为94%,小学为100%。教师中有中学高级职称的1人,中级职称的6人;小学一级和中学二级的15人,初级17人。学校校园占地22500平方米, 校园的东、南、西三面杨柳成荫。校舍建筑为砖瓦结构平房四合院2500平方米,教室17个,体育室、微机室、音乐室、图书室、会议室、多功能活动室、劳技室各1个,实验室两个,办公室6个。室外有排球场1个,篮球场两个,单杠6个,双杠1副,肋木3组,云梯1组。 1971年秋,在现校址始建第一栋校舍,1972年交付使用,面积为480平方米;1974年又在第一栋校舍的南面100多米处增建了一栋面积为350平方米的校舍;1979年和1980 年两年间又相继在东西两侧新建了两栋校舍;1985年,新建了体育室、音乐室、理化实验室和三个教室。截止到1999年底,学校占地面积为225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500平方米。 1985年暑期安装了水暖设备,购置了图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建校时,正值文革中期,仅有教师2名,十几名学生,随着林业开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学生数猛增,师资缺乏,选拔一批工人和知青来校任教,当时的学历合格率仅为10%左右;文革后期,由于不断有师范毕业生分配入学,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支教师队伍中,前后共有36人次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其中邵长芝、郑跃旭二人获省级优秀教师称号。 省级优秀教师:1978年 邵长芝 1985年 郑跃旭 地级教学能手:1989年 王崇华 1994年 蔡 奎 邹鹏宇 县级教学能手:1992年 刘 颖 1994年 张立国 1995年 韩伟丽 1997年 韦桂萍 1998年 李继芹 禹雪艳 学校初建、鼎盛时和1999年学生教师情况1970年(初建): 学生12人 教师2人 1985年(鼎盛时):学生1162人 教师63人 1999年(现在): 学生512人 教师51人 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有:时间 荣 誉 称 号 姓 名 级别 1983 模范班主任 刘长山 县级 1984 先进工作者 刘长山 县级 1985 劳动模范 刘长山 县级 1986 优秀教师 刘长山 县级 1987 优秀教师 王崇华 县系统 1988 为四化建功立业先进个人 郭秀艳 地级 1988 为四化建功立业先进个人 张明江 地级 1990 优秀教育工作者 刘长山 县级 1990 优秀教师 王崇华 地级 1990 劳动模范 张立彬 县级 1990 劳动模范 郑守金 县级 1990 优秀共产党员 王崇华 县级 1991 优秀教师 蔡 奎 地级 1991 劳动模范 郑守金 县级 1992 优秀共产党员 王崇华 县级 1992 三育人先进个人 郑守金 地级 1993 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 王崇华 地级 1993 优秀教师 王崇华 县级 1993 优秀教育工作者 刘长山 县级 1993 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井丽梅 县系统 1994 优秀教师 井丽梅 县系统 1994 优秀党务工作者 郑守金 县级 1994 先进工作者 蔡 奎 县系统 1994 十年教学工作先进 王崇华 县级 1994 优秀教育工作者 刘长山 县级 1995 优秀教师 张立彬 县系统 1995 数学奥林匹克二级教练 蔡 奎 国家级 1995 优秀教师 刘长山 地级 1996 优秀教师 井丽梅 县级 1996 优秀教师 王崇华 县级 1996 优秀教师 刘长山 地级 1996 优秀教育工作者 刘长山 县级 1997 优秀教师 王崇华 县级 1997 优秀共产党员 王崇华 县级 1997 优秀教育工作者 刘长山 县级 1998 优秀教师 郭秀艳 县级 1998 优秀教育工作者 蔡 奎 县级 1998 模范教师 刘长山 地级 1999 优秀教师 张立彬 县系统 1999 优秀教师 刘 颖 县级 1999 劳动模范 郑守金 县级 1999 优秀教育工作者 刘长山 县级 学校简介学校从建校之初,就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把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1987年的“五六”大期间,全校师生给解放军写慰问信700多封,做鞋垫85双,给灾区人民捐款1586元,粮票206斤,衣服12套,共打200米宽的防火线5公里。截止1999年底共有99名同学被评为县级以上的“三好学生”,有117名同学被评县级以上“文明学生”,有27 人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有两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模范党员,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等36名。1985年瓦拉干学校被授予县级文明学校称号、学校党支部、学校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标准化党支部)。 在教学中,瓦拉干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一直在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上下功夫,因此,瓦拉干学校的教学水平在全县多次名列前茅。有的科目,如物理、化学、政治等多次在全县处于领先位置。学校中出现一大批骨干教师能进行大循环的教学工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了在及格率上下功夫。由于及格率的稳步上升,小学升初中、初中结业和毕业、升学考试成绩曾有两次位于全县前列。 历届初中毕业各科平均成绩名次和校县平均成绩 名次一览表 学 生 竞 赛 成 果 表在教研中,从建校之初的原苏联凯洛夫五大环节教学法,69年代的“双基”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到后来的“六课型教学法”和“魏书生教学法”的学习和应用,直至目前的“尝试教学法”“快速作文法”和“张思中英语教学法”,再加上小学的“注提”和“三算”教学法的学习和应用,推动了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截止1999年底,获国家级论文奖一篇,参编《中学数学能力培养与训练》一书2人次,获省级论文奖一篇,获县地级论文奖34篇。在各科教学成果展示和竞赛中,仅1993年至1999年底,25人次奖地、县级奖励。 教 师 教 科 研 成 果 表时间 题 目 撰写者 获奖情况 1986 “六课型”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张明江 县级一等奖 1988 采用“双边”活动教学形式的一点体会 王崇华 县级二等奖 家庭与教育 王崇华 地级二等奖 1993 浅谈怎样做一个好家长 王崇华 地级二等奖 注重加强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素质 刘长山 县级一等奖 1994 根据思维特点上好自然课 张桂华 齐市一等奖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井丽梅 地级三等奖 1995 浅谈如何寻求解题捷径 刘长山 国家一等奖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井丽梅 地级一等奖 面向未来,全面发展--变“应试”教育为 素质教育 郭秀艳 地级一等奖 谈怎样培养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王崇华 地级二等奖 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郭秀艳 县级三等将 怎样做差生工作的体会 郭秀艳 县级一等奖 怎样运用启发思考的教育措施 刘长山 县级一等奖 1996 浅谈二次根式加减 刘长山 地区一等奖 浅谈如何加强德育教育学生做人 井丽梅 地级二等奖 如何进行识字教学 李玉香 地级二等奖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录像课 蔡 奎 地级二等奖 无理方程中多解方法 蔡 奎 地区二等奖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学校的根本 刘长山 地区二等奖 培养学生最佳的思维能力 郭秀艳 县级一等奖 教师的创造性 郭秀艳 县级二等奖 结合我区历史进行思想教育讨论 郑守金 县级二等奖 浅谈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吴玉梅 县级二等奖 参编《中学数学能力培养与训练》 蔡 奎 编注 参编《中学数学能力培养与训练》 刘长山 编注 1997 圆周角 蔡 奎 地区三等奖 德育工作是育人的灵魂 刘长山 县级一等奖 抓好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禹雪艳 县级二等奖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教育工作 井丽梅 县级三等奖 参编《中学数学能力培养与训练》初三 刘长山 编注 1998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刘长山 地级一等奖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体会 禹雪艳 地级二等奖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试来启发 学生的思维 张桂华 地级三等奖 两步计算应用题 樊淑华 地级三等奖 语文教学经验 郑 迪 地级三等奖 如何提高做辅助线的能力 刘长山 地级三等奖 等腰三角形性质 蔡 奎 县级一等奖 1999 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素质教育 刘长山 省级二等奖 如何指导学生自然课探求和应用知识 吴淑凡 地区一等奖 教 师 各 种 竞 赛 成 果 表 时间 题 目 获奖人 级别 1985 《地质之光》优秀课 张明江 县级 1992 《浮力》复习课为优秀课 王崇华 县级 《热机》为优秀课 王崇华 县级 1993 《时区计算》优秀课 邹鹏宇 县级 1994 语文基本功训练--朗读比赛 吴玉梅 县级三等奖 《俄罗斯》优秀课 邹鹏宇 县级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优秀课 刘长山 县级 1996 数学调讲比赛 王 磊 县级二等奖 1997 参赛《圆周角》(教案) 蔡 奎 地区三等奖 美术教案评比 高淑华 县级二等奖 小学数学优秀课调讲 禹雪艳 县级一等奖 说课比赛《沁园春.雪》 吴玉梅 县级二等奖 《野餐》一文调讲 刘 燕 地级三等奖 1998 范文比赛《给小鸡接生》 张立娟 地级二等奖 小学语文说课比赛 禹雪艳 县级一等奖 《等腰三角形性质》 蔡 奎 县级二等奖 1999 范文比赛《我的班主任》 张桂华 地级二等奖 范文比赛《小狗.黑球》 郑 迪 地级二等奖 《我的妈妈》范文比赛 禹雪艳 地级三等奖 初中语文调讲比赛 刘 颖 县级一等奖 骨干教师汇报课 李继芹 县级一等奖 小学数学教改成果展示课比赛 禹雪艳 县级二等奖 骨干教师汇报课 李继芹 县级二等奖 小学教学技能竞赛 刘 燕 县级三等奖 该校于1985年成为塔河县文明单位,1991年成为县德育试点校和标准化党支部,1993年成为县级合格学校,前后共获各级荣誉称号19项。 主要集体获奖情况统计表 时间 荣 誉 称 号 级别 1985 文明学校 县级 先进集体 县级 1986 先进学校 县级 1987 先进集体 地级 文明学校 县级 1989 优秀党支部 县级 1990 优秀党支部 县级 1991 优秀党支部 县级 德育试点校 县级 标准化党支部 县级 1993 先进集体 县级 1995 成绩优秀集体 县级 1998 先进集体 县级 1999 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县级 学校领导更迭建校至1974年3月,学校未设专职校长和书记,由公社党委领导负责兼职。自1974年3月至今学校领导更迭如下: 一、党支部书记任职沿革:陈志伟 1994.3-1978.9 柳婉兰 1978.9-1983.9 郑守金 1983.9- 二、校长任职沿革:刘勇珍 1974.3-1978.10 韩靖宇 1978.10-1983.9 孙桂琴 1983.9-1992.3 刘长山 1992.3- 三、副校长任职沿革:纪淑贤 1974.3-1975.10 王淑美 1975.10-1977.9 韩靖宇 1977.9-1978.10 牛忠华 1981.9-1993.7 刘长山 1986.9-1992.3 张天恩 1990.11-1994.10 张明江 1994.10- 蔡 葵 2002?- 教 工 名 册 1999年瓦 拉 干 学 校 年 度 经 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