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拓跋翰 |
释义 | 1.代国拓跋翰拓跋翰,拓跋什翼犍的第三子和嫡次子,母昭成皇后慕容氏,封秦王,谥号明。子拓跋仪、拓跋烈。后娶其寡嫂贺兰氏(拓跋珪母),生拓跋觚。 《魏书·列传三》称拓跋翰去世于代建国十年(公元347年),但由于他的父母在341年才结婚,此记载很可能有误;而且,按《魏书·列传三》的另一记载“秦明王翰,昭成皇帝第三子。少有高气,年十五便请率骑征讨”,拓跋翰至少活到十五岁;但他肯定没有活过376年的拓跋寔君之乱。 2.北魏拓跋翰拓跋翰,鲜卑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三儿子,太平真君三年封秦王,拜中军大将军,参典都曹事。由于他为人忠贞,兴趣高雅,品行正直,百僚对他十分敬畏。太傅高允因为翰年少,作《诸侯箴》送给他之,翰览读之后,大为喜悦。后来拓跋翰镇守枹罕,以信义和恩惠安抚众人,羌戎对他敬服。改封东平王。世祖拓跋焘驾崩,诸位大臣等商议,欲立拓跋翰为皇帝,而拓跋翰与那个阿谀谄媚的中常侍宗爱素来不和。于是宗爱伪造太后的旨令,私自立南安王拓跋余为皇帝,并暗杀了拓跋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