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吐鲁番于孜乡 |
释义 | 吐鲁番于孜乡位于新疆伊宁县城之西,乡机关距吉里于孜镇5公里。东临吉尔格郎河,南隔人民渠与州农科所及胡地亚于孜乡相望,西接潘津乡,北靠丘陵山区,总面积73.2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委员会,29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总户数3473户,14676人。其中,农业人口12847人,非农业人口2591人;汉族622人、民族(维、汉、哈、回、东乡、乌孜别克等)14054人。是一个由维、汉、哈、回、东乡、克尔柯孜、乌孜别克等8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组成的乡。其中维吾尔族占95%以上。 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前,这里设有“明伯克”(千户长)。前身为1950年建立的七区(区公所驻吉里于孜)。1952年6月改称二区,区公所迁至吐鲁番于孜,1954年初更名三区。1958年成立红星公社,辖区包括今吐鲁番于孜、胡地亚于孜两乡,吉里于孜镇和喀拉亚尕奇乡的一个村。1966年析置吉里于孜镇公社,1975年析设前进公社(胡地亚于孜),1978年按驻地吐鲁番于孜村更名吐鲁番于孜公社(“吐鲁番于孜”系维语“吐鲁番的百户”之意。因乾隆年间来此定居屯垦的农民来自吐鲁番而得名),1984年8月改制为乡,沿用公社名称。 自然资源该乡地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全乡耕地面积2.62万亩,人均耕地2.2亩。地势由东北相西南倾斜,海拔700—900米。农区面积71137亩,北部山区有草场31300亩。农区年平均气温9.3℃,年降水量340毫米,无霜期164天。前山坡地属逆温带。宜发展园艺。盛产苹果、大白杏、桃、梨等。 经济以农为主,种养、工商相结合,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辖区东北侧有北疆地区唯一的唐代西域重镇弓月城遗址,当地群众称之为“阿勒吞勒克”,意即金城。1959年1月4日被列为首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乡又是闻名遐迩的伊犁大白杏产地,每当盛夏,观光尝杏者络绎不绝,其乐融融。 经济发展2007年,吐鲁番于孜乡围绕人均增收300元的奋斗目标,狠抓落实,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呈现出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全乡共完成农业总产值2543.38万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收入达3730.93元,增长12.5%。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0072 男 10300 女 9772 家庭户户数 4516 家庭户总人口(总) 20036 家庭户男 10266 家庭户女 9770 0-14岁(总) 5776 0-14岁男 2929 0-14岁女 2847 15-64岁(总) 13626 15-64岁男 7015 15-64岁女 6611 65岁及以上(总) 670 65岁及以上男 356 65岁及以上女 31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895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