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
释义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是甘肃天祝县松林乡人,藏族,生于公元1737年,1742年被认定为青海互助县佑宁寺二世土观活佛的转世,迎入伯宁寺坐床。他年轻时在佑宁寺学习佛教,曾拜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为师。

1755年他前往拉萨,入哲蚌寺郭茫扎仓学经,1761年返回青海,任佑宁寺第三十六任法台。1763年他因章嘉国师的举荐被清高宗召请进京,在北京曾任掌印喇嘛,御前常侍样师等职,颇受皇帝崇信,协助章嘉国师完成了《四体清文鉴》、《满文大藏经》的编纂和翻译工作,并负责雍和宫等寺庙的学经等活动。从北京返回青海后,他于1789年至1793年任塔尔寺第三十五任法台,离任后常住伯宁寺,专心著述,于1801年去世。

多年在北京的生活,使洛桑却吉尼玛有机会到热河、五台山、内蒙古草原旅行游览。作为御前禅师,他还经常跟随皇帝到清漪国(颐和园的前身)等皇家园林观赏。清高宗喜爱文墨,巡幸各处时常御制诗文,并命臣工唱和,祖国山河的壮丽、皇室园林的精美也在作为佛教学者的洛桑却吉尼玛的胸中激起创作的热情。他的诗集中留下了不少歌咏北京风物的佳作,其中的《颐和园礼赞》组诗共计七首,前六首分别描绘清漪园的水、鸟、花、树、山、泉,最后一首作结,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将整个清漪园的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组诗的第一首说:

湖水清澈,令人心爱,

象是铺展开一片绿色琉璃;

群群水鸟,点点繁星,

昼夜交替在湖中尽情沐浴。

以一片绿色琉璃比喻昆明湖水,已充分道出湖平如镜、水碧如染的特色,紧接着又以白天嬉戏的水鸟和夜晚倒映在湖中的繁星来烘衬湖水的可爱,使得万物依恋不舍,更使人感觉到他的着笔不同凡响。

接着,作者描绘了园中的飞鸟、鲜花、绿树、青山和果水,

羽毛绚丽的各种飞鸟,

在天空变幻美妙舞姿,

鸣声像阵阵鼓乐响起,

真真是使乐天降落尘世。

被花露沉醉的六脚蜜蜂,。

盘旋在莲花金色花蕊里,

是因为贪恋芳香不肯离去,

也由于无形丝带系在脚底。

惟恐名国秀丽的脸庞,

在暑热中消褪了娇嫩,

绿树撑开了柄柄阳伞,

让她在树荫下静静乘凉。

披着翠绿大氅的山岗,

山上长满名花和异草,

为使子女在怀中安睡,

山岗屹立着不动不摇。

泉水披着泡沫积成的白纱,

淙淙作响慢慢向山下流去,

被风姑娘吹落的片片花瓣,

她弯着腰耐心地一路抢取。

在他的笔下,清漪园的飞鸟、鲜花、树木、山岗、泉水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飞鸟歌舞,鲜花招蜂,树木撑伞为园林遮荫,山岗象守护安睡的子女的母亲,泉水象披着白纱拾取落花的少女,正是由于它们的精心守护,清漪国才能生机盎然、永葆美妙青春。草木有情源于人有情,作者能写出这样美妙奇特的联想,能把草木山水写成热爱国林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不正是由于他本人对名园的热爱吗?他所抒发的不正是一个藏族学者对祖国的由衷热爱吗?最后,作者总结道:

园中平地、山岗和湖边,

树荫遮覆,象天生处处亭楼,

珍宝堆聚,巧修成座座宫殿,

神力人工,在这里比美竞秀。

在学术研究方面,洛桑却吉尼玛也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著述甚多,晚年更集中全力整理研究藏传佛教的历史,直到他去世的1801年终于完成了《宗派源流》,次年刻版刊行。该书记叙了古代印度的外道和佛教、西藏的本教和佛教,内地的儒、释、道以及蒙古、于阗等地佛教的历史,特别是对藏传佛教的宁玛、萨迦、噶当、噶举、格鲁、希解、觉域、觉囊等教派的历史演变和教理上的差异,都作了系统的说明和介绍。所以《宗派源流》刊印之后,立即受到藏、蒙古族佛教界人士的重视,近代随着藏学研究的深入,《宗派源流》一书的重要性也日益为中外学者了解。1984年11月,西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的汉文全译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