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电话 |
释义 | 土电话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说话时,我们可以摸摸自己的喉咙,感觉有振动,正是由于声带地振动而产生了声音,而且声音越大,这种振动也就越强烈;往池塘里投一颗小石子,则能听到“扑通”的声响等。 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土电话”能说明液体与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土电话可以说是现代电话机的雏形,中国人的祖先很早就学会制作土电话,可以说是雏形电话机的发明国。土电话制作方便,用两个竹筒或纸杯、牛皮纸、一根线,封上牛皮纸的竹筒或纸杯一端开口,用棉线穿洞而过相连,线头固定在话筒的牛皮纸或纸杯底中央。两个人各拿一个话筒,拉直棉线,就可以通话了,距离在一百米范围内皆可有效。一人在话筒开口说,另一人在话筒开口边用耳听。声音就可以通过棉线震动远距离传过来。曾有专家建议中国将土电话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土电话的习俗打“土电话”,是云南省保山市潞江坝傣家少男少女特有的一种“爱情游戏”。 春节期间,天真烂漫的小卜冒、小卜哨们总爱把自己收拾得花骨朵似的,来到一些约定俗成的“老地方”聚合。唱唱跳跳、说说笑笑地开展娱乐及交谊活动。打“土电话”,便是其中一个颇富情趣的“保留节目”。 “土电话”是玩游戏的必备道具,其制作方法是:锯一对杯口粗的竹筒,两头蒙上猪尿泡,并在中间各锥一个小孔,再用数丈长一根棉线穿进小孔将两个竹筒连接起来。这样,有一定共鸣效果的竹筒便成了“电话听筒”,而连接它们的长线自然就是“传输线路”了。交谊活动中,无论是卜冒对卜哨有了好感还是卜哨对卜冒动了芳心,都可邀约对方打“土电话”——各取一个竹筒,小心地拉开距离,以棉线绷直为度,不能过紧,也不可松弛。接着便开始“通话”:或悄悄说情话,或轻轻唱情歌,你来我往,不知疲倦地说啊唱啊,直到该说的说了,该唱的唱了,若情投意合,便双双隐去,若不投缘,则如同小孩过了回“家家”,放下“电话”,各人重找“通话对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