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土地庙庙会
释义

土地庙在北京宣武门外下斜街,南口内路西,再早叫槐树斜街,《京师坛巷志稿》说,俗称土地庙斜街。据记载始建于元朝。原有大殿三层和几间配殿以及一些附属用房,山门向东。从有庙会起,只剩前面一层殿,内供土地爷、土地奶奶。前清旧历每月逢三开庙,民国后改为阳历每旬三日有庙市。

地理位置

土地庙地处南城,周围居住的多是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往西不远出广安门就是农村,多菜农,以种植蔬菜为主;往南出右安门数里,即著名的花乡--丰台十八村,这里的鲜花早已誉满京师。到土地庙赶庙会的多是市民和菜农、花农。为适应这种情况,在土地庙上,很少看到珍珠翠钻、文玩书画等有钱人喜欢的东西,而多为一般市民使用的日用器皿、锅碗瓢盆、滕竹木制家具等,农民需要的中小农具、种子苗木等,手工业工人需要的工具、原料等。土地庙与花乡是毗邻,因此土地庙庙会的鲜花,远胜其庙会。《六街花事》:“丰台种花人,都中目为花儿匠。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日,以车载杂草至槐树斜街市之”。“桃有白者,梨有红者,杏有千叶者,索价恒浮十倍,日昳则虽不得善价亦售矣”。品种很多,姹紫嫣红,五彩缤纷,非常招人喜爱,买花人很多。元代张宪玉世事笥集大都即事诗,有“小海春如画,斜街晓卖花”之句。清代康熙时诗人查慎行就住在槐树斜街,与土地庙很近,不但逛过土地庙,还买过花。一次诗人买了两盆梅花和水仙,而且对这两盆花很喜爱,特作七绝两首以纪其事。

庙会鲜花

丰台的鲜花为土地庙庙会增了光彩,受到逛庙会者的欢迎。《同治都门杂咏》:“柳斗荆筐庙外陈,布棚看过少奇珍。缘何游人多高兴,眼底名花最可人。”《金台游学草》说得更明白:“众物那及东西庙,好花真冠南北城。”说东庙隆福寺,西庙护国寺,说东西庙会上有文玩古董,绫罗绸缎,而土地庙会上没有,但鲜花则特别多。土地庙庙会上,除鲜花之外还有一种商品数量特别多,就是鸡毛掸子。《燕京杂记》:“月这逢三日,聚于南城土地庙,凡人家具用等物,靡不毕具,而最多者,鸡毛帚子,短者尺余,高者丈余,望之如长林茂竹。”旧时各家的堂屋正中靠后墙都摆一个条案,又叫架儿案,案前放一张八仙桌,桌左右各放一把太师椅。那时家家,甚至每个屋子里都有两个鸡毛掸子,既是打扫尘土的工具,又是室内不可少的摆设,需要量很大,这里庙会上最多。

土地庙庙会上商贩摆摊的位置,二三十年代大致是这样:庙里院内,多是花素布匹、日用小百货、针头线脑、木梳发网、鞋里鞋面、花样子等。山门外以南以北是鲜花摊,街对面是卖锅、碗、瓢、盆、笸箩、簸箕和鸡毛掸子。下斜街南口及广安门大街西侧是卖小农具、以及棚铺搭棚、扎花障用的各种规格的芦席、芦苇、粗细竹竿、麻绳、弯针等,供笼屉铺制作笼屉用的小片圆形芦席、柳木箩圈料、籐条等,供纸扎铺用的秫秸杆等,供农民和建筑工人用的镐把、锹把、扁担、荆筐等。庙西的空地上,即现在的宣武医院一带,是文艺演出的场地,拉洋片的、耍傀儡子的、说评书的、唱大鼓的、变戏法的也颇热闹。

解放初庙会还兴旺过一个时期。以后由于修建宣武医院把庙西的空地占用了,下斜街和广安门大街又都是交通要道,不宜摆摊,庙会自然就取消了。现在土地庙建筑还在,但早已成为居民的大杂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