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图迈
释义

法国普瓦捷大学研究人员米歇尔·布吕内2001年在非洲乍得沙漠地区发现一块完整的原始人头盖骨、颌骨碎片和一些零散的牙齿。研究人员将这块头盖骨取名为“图迈”,意为“生命的希望”。他们还将“图迈”代表的原始人命名为撒海尔人。

简介

法国普瓦捷大学研究人员米歇尔·布吕内2001年在非洲乍得沙漠地区发现一块完整的原始人头盖骨、颌骨碎片和一些零散的牙齿。研究人员将这块头盖骨取名为“图迈”,意为“生命的希望”。他们还将“图迈”代表的原始人命名为撒海尔人。

对于撒海尔人是否为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人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反对者认为,与其他原始人头盖骨相比,“图迈”过于扁平,无法提供足够的脑容量。此外,按照头盖骨占身体比例计算,“图迈”所属生物身高仅为120厘米,相当于黑猩猩的身形。

“图迈”的支持者通过计算机三维复原技术发现,“图迈”与大猩猩或黑猩猩的头盖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图迈”所属物种可以直立行走,但黑猩猩无法轻易做到。

考古发现

法国普瓦蒂埃大学古生物学教授米歇尔·贝鲁内领导的法国—乍得联合考古队,从1993年起在乍得沙漠考古。2001年7月18日晚,考古队的4名成员冒着五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在沙漠奔走了3天后,在一个沙丘下搭起帐篷休息。19日凌晨,其中两位走出帐篷,欣赏着沙丘上空的月亮,爬到山丘的那边。他们突然看到好多黑乎乎的“石块”。在沙漠里,往往是风儿引导挖掘:风吹动着沙丘,有时会把你想寻找的东西从地底下掀出来,有时又会把它们覆盖起来。当两名考古队员将这些“石块”拾起后不禁欢呼起来,这正是他们朝思暮想的化石!

考古队将一大堆化石带回设在恩贾梅纳的办公室,一一辨认,发现其中有一块头盖骨化石,还有三颗牙齿、两块颌骨化石。贝鲁内教授将化石复制品带到美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研究所,同那里的化石作比较。经过几个月的研究,确认它为700万年前的人类,将它命名为“萨赫勒乍得人”,并起了个别名:“图迈”。在乍得的戈兰语中,“图迈”意为“生活的希望”,是当地人为在旱季到来之前出生的孩子起的名字。

贝鲁内教授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时说,虽然“图迈”的头颅比较小,仅在320至380立方厘米之间,接近黑猩猩,但是仍然比上个世纪非洲发现的头盖骨大;其眉弓突起较高,下颌突起不明显,脸部比较平,这些特征接近原始人。另外,“图迈”的牙齿比较小,其形状及磨损情况与人类相似。教授甚至猜测“图迈”的性别为男性。

贝鲁内推测,700万年前,“图迈”生活在乍得湖畔及沙漠边缘,湖中与湖畔有大量动物。7月19日,在同一个沙丘处,考古小组还发现了约10种鱼化石,以及龟、蜥蜴、蛇等化石,为“图迈”的年代进一步提供了佐证。

演变之路

上个世纪在非洲发现了许多人类化石。1924年在南非发现首个猿人化石,1928年又在南非发现了17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1974年、1997年在埃塞俄比亚相继发现了距今320万年、440万年的人类化石;1999年、2000年在肯尼亚先后发现350万年、6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由于这些重大发现,位于东非大峡谷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成为“人类的摇篮”。1982年,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伊夫·科庞提出了“东边故事”理论,认为由于环境变化,猿猴开始离开树木站立行走,猿人首先在那里出现。正是在大峡谷的东边,大猩猩与猿人分道扬镳,各自走上演变的道路。

1995年,贝鲁内在乍得的艾比勒发现了35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当时他激动极了,相信人类的起源不止于东边。他率考古队深入乍得沙漠寻找,终于发现了“图迈”。“图迈”打破了“东边霸权”,从时间和地点两方面扩大了对人类早期进程的认识。它把人类起源的时间提前了100万年,地点往大峡谷以西移动了2500公里。考古学上公认,1000万年前猿猴走下树木,500万年前猿人向原始人演进。而700万年前的“图迈”的出现,向考古学界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在人类的系谱树上,“图迈”占什么位置?它是猿人与猿最后的共同祖先,抑或是人与猿分手之后,人类的始祖?人类学的历史可能因“图迈”改写。

“图迈”的消息公布后,科庞多次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赞叹“图迈”这个有700万年历史的小脑壳真是可爱极了。他倾向于接受贝鲁内的观点,认为“图迈”是人而不是猿。考古学界目前对“图迈”还有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图迈”是古猿,第二种认为是类人猿,第三种认为是处于人类与猿分叉、演变成为人类前夕的猿猴。目前还缺少“图迈”能站立行走的证据,考古学家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有舆论说,一旦“图迈”的“身世”确定,乍得就成为“人类的摇篮”了。但贝鲁内说,他们的发现是扩大了摇篮。考古学上命名的乍得人、埃塞俄比亚人、肯尼亚人在同一摇篮里,都写进人类曙光初露时期的历史。

乍得政府对这个发现极为重视,正在南非出席非盟组织首脑会议的代比总统提前回国,出席这个非同寻常的发布会。在会上代比激动地宣布:“‘图迈’是乍得的始祖,是人类的始祖!”乍得是联合国确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对于这样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图迈”的发现,无疑是一剂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兴奋剂,将使它的民族之根扎得更深、更牢。

年龄确定

法国科学家说,他们已确定据称是迄今发现最古老原始人头盖骨化石“图迈”的年龄,大约在680万年至720万年之间。

法国人米歇尔·布吕内2001年在非洲乍得沙漠地区发现一块完整的原始人头盖骨、颌骨碎片和一些零散的牙齿。研究人员将这块头盖骨取名为“图迈”,意为“生命的希望”。他们还将“图迈”代表的原始人命名为撒海尔人。

对于撒海尔人是否为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人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反对者认为,与其他原始人头盖骨相比,“图迈”过于扁平,无法提供足够的脑容量。此外,按照头盖骨占身体比例计算,“图迈”所属生物身高仅为120厘米,相当于黑猩猩的身形。而“图迈”的支持者发现,“图迈”所属物种可以直立行走,但黑猩猩无法轻易做到。

撒海尔人的发现证明,黑猩猩和人类的最后分化时期不会太晚于800万年前。

引发争议

由法国古生物学家米歇尔·贝鲁内率领的一个国际小组宣布,他们在乍得朱拉卜沙漠发现了一个700万年前的头盖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这块被命名为“图迈”的化石震惊了考古界。哈佛大学教授利伯曼认为,“图迈”对人类进化研究的影响无异于“一颗小型原子弹”。但是持不同意见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说,从“图迈”面世起,关于它是猿是人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现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考古学家们宣称,“图迈”只是类人猿,根本就不是人。

密歇根大学考古学家密尔福德·沃尔波夫小组研究了化石的各项特征,发现它们与人类特征相去甚远。沃尔波夫教授说:“雌性类人猿会有较小的犬齿,而且,真正的人类没有隆起的眉骨。”

日前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图迈”不属于人类进化树上的一环。沃尔波夫说:“它只是一个类人猿化石,而不是人类的头骨化石。‘图迈’并不能两腿行走,这是区别人类与猿的关键。”

密歇根小组通过研究“图迈”颈上肌肉在化石上留下的痕迹确定,“图迈”是一只四肢行走的动物,而不是两腿行走的人类远祖。

科学家们认为,“图迈”生活在600万到700万年前,当时正是人类祖先与类人猿发生分化的时期。沃尔波夫说:“‘图迈’可能是人类祖先与类人猿分化成两支前的共同祖先。我们既不好称它为大猩猩,也不能称它为人类祖先。它是一只类人猿。”发现者:“图迈”是人。

而化石的发现者、法国普瓦蒂耶大学的贝鲁内教授曾宣称,他的小组发现的这个头骨是带有黑猩猩特征的人类祖先。“图迈”面孔扁平,眉弓突起,类似人类,但身体和脑却只有黑猩猩大小。贝鲁内小组还发现了他们所称类似人类的犬齿。

为了回应沃尔波夫的观点,贝鲁内本周也在《自然》杂志上回了一封信,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图迈”是人类祖先。贝鲁内说,“‘图迈’的牙齿和她眉骨的形状带有典型的人类特征。”但贝鲁内对沃尔波夫所说的“‘图迈’四肢行走”的观点却不予置评。

尽管它不大可能是人类的祖先,但这一发现仍有重大意义。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好的最古老的类人猿化石。沃尔波夫教授坚称“图迈”不是人而是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1: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