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凸面镜
释义

凸面镜也叫广角镜、反光镜、转弯镜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可以扩大司机视野,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用于超市防盗,监视死角

中文名:凸面镜

外文名:Convex mirror

凸面镜分类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

凸面镜:用球面的外侧作反射面的球面镜叫做凸面镜。

2,成像原理

平行光线投射到凸面镜上,反射的光线将成为散开光线,如果顺着反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延伸到凸面镜镜面的后面,可会聚并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面镜的主焦点(F),属虚性焦点

·从物体的某一点(A)作一与主轴平行的直线为入射光线,入射光线到达球面镜镜面时,发生反射,反射后的方向相反的直线为反射光线,此反射光线必然通过主焦点(F)。

·从物体的同一点(A)通过镜面的曲率中心(C)的连线为副轴,此副轴与上述通过主焦点的反射光线发生相交的点(A′),即为该物体成像之处。

3 顶点

镜面的中心点O称为镜的顶点。

4 中心

球面的球心C称为镜面中心。

5 主轴

连结顶点O与镜面中心的点划线。

6 焦点

跟主轴平行的近轴光线射到球面上,反射光线会聚于主轴上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用字母F表示。

7 焦距

焦点到顶点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

8 作用

凸面镜具有发散作用。

凸面镜应用

凸面镜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转弯镜、广角镜等,最为常见的就是倒车镜与哈哈镜,利用了对光发散的原理,可以扩大视野,从而更好地注意到后方车辆的情况。(汤匙的背面就相当于一个凸面镜,而正面凹下去的地方就相当于一个凹面镜)

从凸面镜中看到的物体总是变了形的。被凸面镜歪曲了的像,还可以用凸面镜把它还原。现在就来做一个这样的实验:

在纸上画一个小房子,把它放在汤匙前。从汤匙中看到的小房子走了样,高起的房屋向外歪扭着。在另一张纸上尽可能准确地把那个歪扭的房子画下来。

这时候,你再把新画的图放在汤匙凸面的前方,向里面望去就会发现歪曲的房子又被矫正过来了,和第一张画是一样的。如果还有些变形,可以前后动你的“凸面镜”,最后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凸面镜内的象形状正常。

文学作品《凸面镜》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凸面镜

作者:沈括

出处:《梦溪笔谈》

作品原文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观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注:

【造】到达。

【比】近来。

【师旷】春秋时代晋国著名的乐师。师是乐师,旷是其名。

作品译文

古代人铸造铜镜,镜面大就做成平的,镜面小就做成凸的。凡是凹面的镜子照出来的人脸就大,凸面的镜子照出来的人脸就小。平面的小镜子不能照出人面的全貌,所以让它微微凸起,使照出的人脸形缩小,那么铜镜虽小也能照出人的全部脸形。铸镜时,就要测试镜面的大小,来增减镜子凸起的程度,总是使照出来的人面孔与镜子的大小相当。这是古代造镜工匠的奇巧智慧,后代人不能达到这种水平。近来人们获得古镜,都把它刮磨成平的,这正是师旷哀伤缺少知音的原因。

作品赏析

在我国,制造铜镜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而且制镜工艺在以后历代不断改进,制出的铜镜更加精美。随着铜镜生产的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水平也逐步提高。在本则笔记中,沈括比较了各类古铜镜的规格,阐明了镜面大小与曲率的关系。他正确指出,镜面大小与它的曲率构成反比关系:镜面大,能照出的人像就大,镜子可以造得平些,它的曲率相应就小;镜面小,可容量小,要照出人像全貌,必须造得凸些,它的曲率就相应增大。沈括的这一认识是符合凸面镜成像规律的。

作者简介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一官僚家庭。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24岁开始踏上仕途,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晚年他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沈括逝世。

《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是沈括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书中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和艺术等共600余条。其中200多条属于科技方面,记载了他的许多发明、发现和真知灼见。《梦溪笔谈》中还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的偏角问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