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统里村 |
释义 | 统里村位于安吉县西南部,南天目山西麓,历史上先后属广苕乡、苕秀乡、紫岭乡、报福乡等,今属报福镇。辖统里、观音堂、王家、三房里、长脚岭、阳山、五房、山边、石桥头、二房里、前鲍坞、白坎坞、蒲芦坞、统里寺15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统里。 其他信息统里村地处龙王山南麓,报福镇东南部,距县城递铺30公里,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完善。全村面积23.8平方公里,860余户,人口2836人,有41个村民小组,村两委6人,党员70名。全村耕地面积1200亩,山林面积28000余亩,其中毛竹山1500余亩,茶山100余亩,村个私企业40余家,工业总产值9060万元,2008年村集体可支配资金78万元,主要为上级拨款、资产盘活和电站收入,农民人均收入13002元。 生态之村统里村生态类型较为完整,为动植物生长、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海拔 700为以下为毛竹林,人工杉木为主,其中尤以成片毛竹林为主要分布种群;海拔700米以下为杂灌林,以硬阔或针叶为主;山顶为山地草甸和沼泽地带。全村植被保存完好,树种资源丰富,有银杏、水杉林,国家珍稀种类有玉兰、黄山松等著名观赏树种;竹类以毛竹为主,并广泛分布有野生石竹,有50亩边片的花毛竹,还有零星分布山间林中的佛肚竹、龟甲竹、观音竹等。动物资源有大型脊椎动物达数百种,其中有蝾螈、金钱豹、羚羊、猴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数十各,有五步蛇、大树蛙、鼬獾、豪猪等省级保护动物近百种。 古老村庄南天目山为东天目山北走余脉,海拔1086米,山势雄伟,林泉幽雅,石林浪叠,岩穴深奇。 此处历代建有许多寺庙,其中最著者为净竹寺,俗称统里寺。据清《(光绪)孝丰县志》载:"石晋开运元年(944)钱氏建,号宝德禅院,宋治平中改今名。"相传寺内名僧精医,法道善治眼疾,法雨擅于针灸,曾受旌表。节妇储氏患闭心痔,昏死已数小时,法雨为之一针治愈。寺毁于"文化大革命"时。圆通寺据传也建于五代,早毁。 明代以前,村内有郎、陈、王、许等姓族居。郎姓入居最早,起自南宋,今之三房、四房、五房、二房里,相传均系郎姓族中分支。清咸丰同治年间遭兵燹、疫病,人口大减。后大批移民相继迁入,其中以台州人最多,垦荒种植,休养生息。清乾隆前称同里庄,桥碑尚存,因在统溪之里,后改名统里。郎、陈二姓素称望族,郎应文,明崇祯间邑侯,因其恭俭自守,周济贫困,举为"乡饮宾";陈日熊及堂弟日燧,为贡生、庠生,日熊子嘉禾为清太学生,嘉澍为县候选主簿,均以仗义疏财,济困扶危,为时人崇敬。 抗日老区群山环抱,若一盆地。村中房屋栉比,周围竹木茂密,北面仅一统溪出口,两岸山峦重叠,俨似关隘,可攻可守;且与广苕山相连,接近东、西天目山,地理位置优越。因此抗日战争期间,在此建立学校、工厂、政府机关。可说是抗战前沿的后方,曾经盛极一时。 1939年8月,为适应战时需要,收容沦陷区与抗战前线失学青年和爱国知识分子,浙江省教育厅派督学金学俨到孝丰,借用民房筹办浙西第二临时中学,校址即设此。始招收学生280余人,后增至500名。1944年因战争迁往淳安航头,抗日战争胜利后迁湖州,改为湖州中学。 1941年3月,由浙西行署和二区专署赞助拨款,筹办浙西竹纸示范厂(后改名浙西第一造纸厂),厂址统里寺。招萧山、富阳、临安造纸工人,聘江西造纸技师,并派青年去桐庐学习,当年即生产报纸,供应浙西各县,时《民族日报》、《浙西日报》部分用纸由此厂提供。后又产连史、海放、绿报、铅画等纸。1943年,国民党浙江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安吉县雾山寺移驻于此。 1945年,新四军苏浙军区奉命挺进浙西建立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接收纸厂。村里开明绅士陈浩,出任民主政府乡长,献谋策划,协助纸厂恢复生产,并将马骑与几千斤稻谷捐献新四军。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奉命北撤。 林农并举统里资源丰富,有水田1234亩,山林27084亩,茶山427亩,以林为主。1949年前,粮食产量低。1949年后重视农田基本建设,推广良种。1992年粮食亩产500公斤,总产达617吨。 全村有毛竹山1.4万余亩,立竹量200万株,度产商品毛竹80万支;毛料2.5万件。笋竹两用林5000亩,年产鲜笋5000吨。以石竹生产天目笋干,历史悠久。1949年后,制作工艺改进,年产2-3吨。 南天目山麓多云雾,茶质优良。1949年前只采野生茶,产量不高。60年代开始办林场,大面积栽培茶树,产量逐年提高。1979年开始机械化制茶,引进技术,所产云雾绿茶运销全国各地,1992年产茶15吨。 重视植树造林。60年代,在村北紫岭办林场,栽植松、杉、茶及其他经济林约千亩。近年来,荒山实行家庭承包,与7家承包户签订绿化荒山承包合同,加强山林管护。村民杨继舜,14年如一日,在公路两旁、水库四周、荒坡河岸义务植树5万株,不取分文报酬,1987年被中央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专业户陈森宇,制作盆景,造型美观,富有新意,曾参加全国盆景展出,获好评。 40年代末,在统里的浙西第一造纸厂陷于瘫痪停顿。1949年后,在县总工会的支持下,失业工人组织生产自救,成立孝丰县第十七生产合作社;1952年由政府接收成立地方国营孝丰人民造纸厂,后几经更名,至1958年12月改称安吉统里造纸厂,1960年8月并入山河造纸厂。 工业70年代工业,仅粮食加工厂1家。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至1992年,村办企业有茶厂、罐头食品厂、石灰厂、碳化砖厂、锯板厂、统里酒厂等7家,全村工业总产值150万元。其中罐头食品厂生产2950克特级清汁笋、18公升清汁笋,产品出口日本,年产500吨,产值200万元;1987年筹建的安吉统里酒厂,1992年又投资120万元,新建厂房8500平方米,增添成套设备,年产坛装黄酒、瓶装加饭酒和糟香等1000吨,产值超200万元。另有个体扫帚厂多家,产品出口日本。 产值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500万元,比1978年增长1.5倍;人均纯收入1000元,比1978年增长1倍。 2008年工业总产值90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002元。村集体可支配资金78万元,主要为上级拨款、资产盘活和电站收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