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释义

作者:(前苏联)高尔基 译者:尹璐

ISBN:10位[7505605763] 13位[9787505605763]

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

定价:¥8.80 元

内容提要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缩写。这是高尔基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珍品之一。

这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中,作者力图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为主线,塑造出一个努力探索生活的意义,寻找新的生活道路、内心充满了激烈冲突的人物。情节富于传奇和童话色彩,人物具有特异的精神力量。而绘声绘色的景物描写与色彩斑斓的语言,则造成了激情洋溢的艺术效果和一种歌唱般的语言风格。

目录

童年

第一章去往尼日尼

第二章 来到外祖父家

第三章 茨冈之死

第四章 分家后的日子

第五章 不平静的生活

第六章 两个上帝

第七章 再次搬家

第八章 母亲的婚事

第九章 绿老太婆

第十章 上学的日子

第十一章 喜欢自由

第十二章 走向人间

在人间

第一章 到鞋店当学徒

第二章 打赌

第三章 走进大森林

第四章 在姨婆家

第五章 、船上的生活

第六章 回到外祖母家

第七章 裁缝的妻子

第八章 走进书的世界

第九章 美丽的夫人

第十章 古怪的司炉工

第十一章 在圣像作坊做学徒

第十二章 我的新工作

第十三章 告别监工生涯

我的大学

第一章 来到喀山

第二章 杂货铺老板

第三章 当面包师傅

第四章 到乡下去

作者事迹简介

玛克西姆·高尔基出身贫穷(在俄国出生),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那是刊登在《高加索日报》上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小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当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个名才行。”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这样署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吧。”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而他的原名是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щков)。马克西姆·高尔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