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铜镀金盘式手摇计算机 |
释义 | 简介铜镀金盘式手摇计算机,清康熙,长55.5cm,宽12cm,高4.8cm。清宫旧藏。 详细说明这件盘式手摇计算机,黄铜质,盘表面镀金,装在特制的黑漆木盒里,由清宫造办处依巴斯加计算机的构造原理自制。利用其齿轮系统转动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计算机表面有10个大小相等的圆盘,表示十位数。每个圆盘分为上盘与下盘,上盘中央刻有拉丁拼音的数位名称,周围按逆时针方向刻着由1至9的阿拉伯数字。1与9之间有一空格,在空格中安一能上下移动的铜挡片,移动挡片,可以看到下盘两种刻数的一个数码。 下盘周围也分为10格,里外又分为3圈,其外圈均布10个小孔,用拨针插入小圆孔,可以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下层圆盘。在下盘的10个圆盘之下各安装一10齿的齿轮,下盘转动,齿轮也随之转动。当上盘空格的读数超过9时,如继续转盘,齿轮可带动左边的齿轮转动一格,就使左边的读数增加1或减少1。明确地说,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下盘,读其中圈的数码,可体现进位,适用于加法及乘法;读其内圈的数码,可体现退位,适用于减法及除法。 这台计算机黑漆木盒的小抽屉中放着中国式的纳白尔算筹一副。盘式计算机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如结合着算筹还能进行平方、立方、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 历史追溯法国科学家巴斯加于1642年在巴黎创造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盘式手摇计算机,后由传教士把这种盘式手摇计算机介绍给爱好自然科学的康熙皇帝,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