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铜川矿务局
释义

铜川矿务局是1955年在原同官煤矿的基础上建立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成立于1955年11月1日。2004年2月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成立后,为陕煤集团公司下属的国有大型煤炭骨干企业。年核定生产能力1061万吨,2004年全局煤炭产销量首次突破千万吨。矿务局现有生产矿井8对,独立核算单位28个。 截至2006年底,全局在册职工27143人,离退休职工32783人,职工家属共21﹒7万人。企业资产总额51﹒07亿元。建局52年来,累计产销煤炭2﹒876亿多吨,给国家上缴税金15﹒66亿多元。

地理与交通

铜川矿务局位于三秦腹地的陕北高原与关中盆地过渡带,北枕连绵起伏的子午岭,南依广袤富饶的渭河平原;南距十三朝古都西安102公里,北距人文初祖黄帝陵 80公里、革命圣地延安240公里;交通运输环境十分便捷 ,咸(阳)铜(川)铁路、梅(家坪)七(里镇)铁路和西(安)铜(川)一级公路及305省道直抵矿区中心,西(安)包(头)公路 川境而过。矿区内80多公里的专用铁路与115公里的自营公路。

矿务局资源

铜川矿区位于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西部,东临蒲白矿区,西接旬邑、淳化矿区,储量16亿吨;焦坪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中部,南临铜川矿区,北接黄陵矿区,地质储量11.94亿吨,可采储量7.98亿吨,矿井呈东西横向点布,长达100多华里,号称“百里煤海”。所采煤田,按地质年代分为铜川、焦坪两个自然矿区。主要生产焦煤、瘦煤、长焰煤和不粘煤等品种,供应省内电厂、华中、华东电网及其它工业用户和民用。

铜川矿区的东坡、金华山、王石凹等矿生产的焦瘦煤,生产能力达400万吨,主要用于电力等工业;焦坪矿区的陈家山、下石节、玉华矿生产能力660万吨,生产的长焰煤、不粘煤,为优质动力煤。

按照陕煤集团公司“十一五”规划和矿务局的发展目标,在稳定铜川老矿区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战略重点向陕北转移。我们坚信,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铜川矿务局这颗“渭北明珠”,必将放射出更加夺目璀璨的光芒。

铜川矿务局玉华煤矿

一、矿区简介

1、地理位置

铜川矿务局玉华煤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37公里处的焦坪矿区东北端的印台区玉华镇(原焦坪煤矿),距铜川市37公里。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铁路:铁路运输咸(阳)—铜(川)线与陇海线接轨,矿区专用铁路线梅(家坪)—七(里镇)线直达玉华矿区。

公路:公路运输与210国道及铜(川)—黄(陵)高速公路相接。

二、矿区发展

1、矿区历史

铜川矿务局玉华煤矿是国家“八五”和“九五”期间重点煤矿建设项目。是焦坪煤矿的后续煤矿.

1991年12月玉华煤矿正式开工建设。

2002年8月玉华煤矿正式竣工投产。

玉华煤矿是陕煤集团公司的骨干矿井,铜川矿务局一座新型现代化支柱矿井。

三、矿区现状

1、矿区条件

玉华煤矿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煤炭建设项目。井田走向7—10.5公里,倾斜宽2.8—4.8公里,井田面积34平方公里。

①储量

玉华煤矿井田地质储量37738万吨,可采储量26280万吨,

②生产能力

玉华煤矿矿井设计年原为产量150万吨,经过改扩建工程,生产能力将提升成为年产3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

玉华煤矿矿井实行一井一面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程度达100%。

2、煤种煤质

玉华煤矿主采侏罗纪4-2煤层,煤层平均厚度10米,煤种为长焰煤,低灰、低磷、低硫,发热量6000大卡以上。

四、矿区产量

2002年玉华煤矿原煤产量为116.87万吨。

2003年玉华煤矿原煤产量180.14万吨。

2004年玉华煤矿原煤产量实现222.27万吨。

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

一、矿区简介

1、地理位置

陕西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位于铜川煤城东陲的印台区高楼河乡,与蒲城、白水、富平三县接壤,西距铜川市37千米,东距蒲城县45千米。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东坡矿井四邻西距晋长二级路0.3公里,东元庆集煤站2公里,太洛公路约5公里。

二、矿区发展

1、矿区历史

1958年10月东坡煤矿始建。

中途因故停建,1970年东坡煤矿重建。

同年10月份东坡煤矿简易投产。

1984-1988年东坡煤矿进行了改扩建,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

三、矿区现状

1、矿区条件

东坡煤矿隶属铜川矿务局,是陕西省煤业集团管辖的企业。东坡煤矿井田面积32.35KM2,全矿现有职工2566人。

①储量

东坡煤矿可采储量4311.4万吨,尚可服务年限为29.3年。

②生产能力

东坡煤矿近年来,经过对矿井生产、运输、通风和提升系统的技术改造,使矿井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2004年矿井生产能力核定为105万吨/年。

2、煤种煤质

东坡煤矿煤质牌号为焦瘦煤,主要作动力用煤,宜作火力发电,蒸汔机车、建材厂、一般锅炉用煤和民用煤。

东坡煤矿商品煤的各项指标为:灰份30.50%、水份3.9%、硫份低于2.5%、挥发份25%、发热量5300大卡、粘结性4%。

四、矿区产量

2004年东坡煤矿矿井生产能力核定为105万吨/年。

铜川矿务局金华山煤矿

一、矿区简介

1、地理位置

铜川矿务局金华山煤矿位于渭北煤田铜川矿区东部,行政区划隶属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管辖,东西分别与徐家沟,王石凹矿毗邻。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二、矿区发展

1、矿区历史

1958年7月金华山煤矿开工建设。

1963年11月金华山煤矿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后经1977年9月至1987年10月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年。

三、矿区现状

1、矿区条件

金华山煤矿隶属于铜川矿务局。金华山煤矿宽约4.5公里,长约5公里,井田面积23平方公里,煤层埋深为480米。

①储量

截止2004年底金华山煤矿保有地质储量7642.9万吨,可采量4710.9万吨。

②生产能力

金华山煤矿建成之初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后经1977年9月至1987年10月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年。

2004年金华山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

2、煤种煤质

金华山煤矿主产煤种为焦瘦煤,商品煤发热量达5100大卡/公斤以上,具有中灰、中低硫、高发热量的特点,属优质配焦煤及热动力用煤。

四、矿区产量

2004年煤炭产量完成63万吨,创出了建矿以来炮采最高记录。

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

一、矿区简介

1、地理位置

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地处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西距铜川市35公里。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鸭口煤矿至广阳镇路段属铜川矿务局专用公路,

铁路:铁路通过县境,铜川-蒲城环形煤炭专运铁路与西延铁路交汇,铁路总长145公里。

公路:公路有渭清、西禹公路,公路总长1414公里。

二、矿区发展

1、矿区历史

1958年12月15日鸭口煤矿始建。

1966年12月28日鸭口煤矿移交投产。

三、矿区现状

1、矿区条件

鸭口煤矿隶属于铜川矿务局,面积21.3平方公里。

①储量

鸭口煤矿地质储量100万吨。

②生产能力

鸭口煤矿矿井年设计和核定生产能力均为60万吨,服务年限85年。

2、煤种煤质

鸭口煤矿矿井为低沼气矿井,主要可采煤层5#2,瘦混煤品种。

商品煤发热量4800-5200大卡,质量稳定,是优质的工业和电力用煤,建矿以来累计生产原煤1681万吨。

四、矿区产量

鸭口煤矿矿井原煤产量由投产初期的4.7万吨/年增加到60万吨/年,最高年产达68万吨。

2002年鸭口煤矿原煤产量42万吨。

2005年鸭口煤矿原煤产量的58.2万吨。

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

一、矿区简介

1、地理位置

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位于铜川市东郊13公里处的傲背村。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铁路:铁路通过县境,铜川-蒲城环形煤炭专运铁路与西延铁路交汇,铁路总长145公里。

公路:公路有渭清、西禹公路,公路总长1414公里。

二、矿区发展

1、矿区历史

王石凹煤矿由前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提出初步设计方案,西安煤矿设计院承担技术设计。

1957年王石凹煤矿开工建设。

1961年11月20日王石凹煤矿建成移交生产,年设计能力120万吨。

三、矿区现状

1、矿区条件

王石凹煤矿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是铜川矿区煤炭生产的大型骨干矿井之一,也是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竖井,全矿现有3574人。

①生产能力

王石凹煤矿设计能力为年产120万吨。

2、煤种煤质

王石凹煤矿主要生产5#焦瘦煤,发热量在5000-5600大卡,供省内各电厂等用户。

四、矿区产量

1973年王石凹煤矿首次达到设计能力,原煤产量达到120.1万吨。

1979年王石凹煤矿原煤产量达到133.3万吨。

1985年王石凹煤矿又以年产原煤151.33万吨的纪录,第三次夺得全国高档普采冠军。

2004年王石凹煤矿原煤产量166.82万吨,为历史最好水平,先后有6年达到和超过矿井设计能力,有13年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

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

一、矿区简介

1、地理位置

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瑶曲镇境内,东临著名的唐玉华宫森林公园,西临全国佛教名山香山寺,依山傍水,风景独秀。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下石节煤矿距铜川市区约54公里、铜川新区45公里,在梅七线瑶曲站设有专线铁路,交通便利。

二、矿区发展

1、矿区历史

下石节煤矿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

1980年2月下石节煤矿简易移交投产。

1996-1997年下石节煤矿经一期技改,开始使用综采放顶煤设备,此后连续6年坚持对各生产环节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2000年下石节煤矿矿井形成“一井一面”生产布局,采掘机械化程度100%。

2005年2月6日下石节煤矿经省煤炭工业局核定矿井年生产能力为160万吨。

三、矿区现状

1、矿区条件

下石节煤矿井田长4公里,倾斜宽约3.3公里,含煤面积13.2平方公里。

①储量

下石节煤矿可采储量1.27亿吨,原设计服务年限101年。

②生产能力

下石节煤矿矿井年生产能力为160万吨。

2、煤种煤质

下石节煤矿生产的“蛇山”牌优质环保长焰煤被省政府列为“环保型”用煤,被评为90SO环保型指标。

四、矿区产量

2000年下石节煤矿原煤产量达89.56万吨,实现扭亏为盈。

2003年下石节煤矿原煤产量达162.8万吨。

2004年下石节煤矿原煤产量达183万吨。

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

一、矿区简介

1、地理位置

陈家山煤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方向,著名佛教圣地香山脚下,距离铜川市区70KM,行政区属耀州区庙湾镇,为陕北侏罗纪煤田焦坪矿区西部边缘井田。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铁路:铁路通过县境,铜川-蒲城环形煤炭专运铁路与西延铁路交汇,铁路总长145公里。

公路:公路有渭清、西禹公路,公路总长1414公里。

二、矿区发展

1、矿区历史

1970年4月28日陈家山煤矿开工建设。

1979年6月11日和1981年12月15日分两期工程建成投产。

三、矿区现状

1、矿区条件

陈家山煤矿是铜川矿务局大型现代化矿井和国家出口煤基地之一. 井田走向5.5公里,倾斜长2.9公里,面积16.1KM2,矿井现有在册职工3267人,其中:1个综采队,3个综掘队,2个掘进队。

①储量

陈家山煤矿地质储量14174.9万吨,可采储量9446.2万吨。

②生产能力

陈家山煤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于2003年11月30日达产。经过技术改造后,2004年度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260万吨。

陈家山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100%和75.7%。

2、煤种煤质

陈家山煤矿煤质优良,煤质为低-中灰、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不粘煤(BN)。

主导产品“香山”牌优质长焰煤,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日本、韩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

四、矿区产量

2003年陈家山煤矿原煤产量为165万吨。

2004年陈家山煤矿原煤产量为214万吨。

铜川矿务局徐家沟煤矿

一、矿区简介

1、地理位置

徐家沟煤矿地处陕西省铜川市境内, 井田位于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距铜川市21Km。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徐家沟煤矿铁路公路经过矿区,交通十分便利。

二、矿区发展

1、矿区历史

1958年徐家沟煤矿开始建设。

1966年3月28日徐家沟煤矿正式投产。

三、矿区现状

1、矿区条件

铜川矿务局徐家沟煤矿是国有大中型煤炭生产矿井,面积9.75平方公里。

①储量

徐家沟煤矿可采储量为1682万吨。

②生产能力

徐家沟煤矿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

2、煤种煤质

徐家沟煤矿矿井现采煤质牌号为瘦煤。粒度小于50mm,全水分3-5%干基灰分28-35%,干煤无灰基按发分15-19%,应用基低位发热量5300-4800大卡,全硫分1.5-2.5%。

煤的特点为:中灰、中低硫、低磷、高发热量。主要用于省内外电厂的动力用煤。

四、矿区产量

2003年徐家沟煤原煤产量也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完成45.1026万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