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同庆号 |
释义 | 同庆号先祖系湖南省麻阳县青田刘姓,明初随军赴南疆平叛,来到滇南石屏。平叛甫定,军旅首领早报朝廷以滇南地广人稀,请求把驻军改为屯田部队。普洱茶老字号 “同庆号”,品牌始创人为刘姓,始于雍正十三年(1736年)的易武茶乡, “同庆”,即普天同庆之意。 简介普洱茶老字号 “同庆号”,品牌始创人为刘姓,始于雍正十三年(1736年)的易武茶乡, “同庆”,即普天同庆之意。清光绪年间,同庆号庄主刘顺成曾被清政府诰封为奉直大夫,刘顺成去世后由其子刘葵光(向阳)、刘芸光(湘晋)两兄弟继续经营,刘葵光系清朝秀才,曾被朝廷诰封为奉直大夫、知州(次五品),群众称之为刘大老爷。 生意兴隆由于刘葵光的苦心经营,同庆号在1900年以后逐步步入辉煌,并跻身于云南茶界之首,1915年之后,其实力和规模已经超过易武其他茶庄,成为云南最大的茶号。刘葵光的官员身份,加之与土司署又有姻缘关系,同庆号集天时、地利、人合于一体,年收购、加工、贩卖茶叶500—600担,拥有资金20余万元,营业额30余万元,骡马30余匹、驼牛40余头,茶叶主销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及南洋一带,颇受好评,当时使用的商标是“龙马商标”,为红色内票,上部有云南同庆号字样,中部是白马、云龙、宝塔图案,下部是茶庄简历及茶叶质量介绍: 本庄向在云南久历百年字号,所制普洱督办易武正山阳春细嫩白尖,叶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芳香,出自天然,今加内票以明真伪。 同庆老号 启 精工制作同庆号普洱茶制造过程选料精当,加工技术颇为讲究,经营以诚信为本,从而销路畅通、名声鹤起,一些商家为牟取利益纷纷开始仿造,为防假冒,民国9年(1920年)8月刘葵光将龙马商标改为白底蓝字的“双狮旗图商标”。上印“商标”、“同庆字号”,内票印有文字: 启者,本号向在云南易武茶山,选办易武正山细嫩馨香茶叶,加重萌芽精工督造,发往香港销售,驰名中外,为士商所尝鉴,近来假茶渐增,仿造愈众,以致鱼目混珠,真伪莫辨,且有无耻之徒假冒小号招牌,希图渔利,是以本主人有鉴于此,特设法维持,故自庚申年八月改换双狮旗图为记,贵客赐须务请格外留心,认明图记,免被他人以伪乱真则幸甚焉。 总发行云南石屏同庆号 制造厂易武同庆号刘向阳谨识 商标刘向阳即刘葵光字号 同庆号普洱茶在茶友心中地位甚高,享有“普洱茶后”的美誉。时至今日,有茶友为收藏的同庆老号圆茶开汤,其茶汤深栗、颜色透澈,幽雅内敛,绝冠群伦,被视为国宝绝品,极其珍贵。 刘葵光除了经营茶叶外还乐善好施,集资办学、并自学中医,开设医馆,免费为茶农民治病送药。随着茶叶贸易的兴旺,为方便进出于易武的茶叶商贾及马帮的行走,民国8年(1919),刘葵光先生带头倡议捐资,联络象明和倚邦的乡绅,集资造了一座石拱桥,刘家承担了大部分的造桥款项。该桥名曰“承天桥”。 为表彰同庆号刘葵光善举,民国九年(1920年),普思沿边第六区行政分局张局长特授刘葵光先生“见义勇为”匾,如今此匾保存在易武文化站,作为易武同庆号历史的见证,当时同庆号的经营理念以及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1941年和1942年,刘葵光及刘芸光两兄弟相继去逝,由刘葵光儿子刘鹤年继续经营家业,至此同庆号的茶业停顿了下来。1956年之后,同庆号的房子收归国有,后人四散离开,而易武同庆号的铜匾,更是在1958年大炼钢铁中支援了国家建设。同庆号随着历史变故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历史渊源1941年和1942年,刘葵光及刘芸光两兄弟相继去逝,由刘葵光儿子刘鹤年继续经营家业,至此同庆号的茶业停顿了下来。1956年之后,同庆号的房子收归国有,后人四散离开,而易武同庆号的铜匾,更是在1958年大炼钢铁中支援了国家建设。 解放后,随着茶叶贸易的复苏,茶叶产业也开始了新的生命。同庆号家族后人刘作顶、赵保平承接祖宗制茶及修身之古法,延续了同庆号龙马精神的血脉,励精图治,发扬同庆号见义勇为之精神,以 “易武同庆号”、“刘大老爷牌”、“见义勇为”为商标,制作出品质精良的普洱茶品。时至今日,普洱茶爱好者均视同庆号普洱茶为珍宝,而且是国宝级的茶品,然而“易武同庆号”普洱茶商标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由于名声在外,“易武同庆号”商标曾被外人抢注,在公示期间,由“易武同庆号茶庄”的经理,也就是赵保平先生,代表“同庆号”家族向国家商标总局提出异议,此异议已被受理,目前 “易武同庆号”商标的归属还有一段程序,国家商标总局才能接受注册。 “易武同庆号”归属之争论,以历史为铁据,无疑是属于易武刘家的。无论是易武同庆号祖辈更迭“龙马商标”为“双狮旗图商标”,还是如今的传人对商标的保护,无不说明刘家先人创办“易武同庆号茶庄”所蕴含珍贵的价值含量。为了使广大爱好和支持“易武同庆号”品牌的茶友能够品饮和收藏到正宗的同庆号茶饼,同庆号后人将一如既往的传承古法,以诚为本,制作出做工精良,选料上乘的普洱茶饼,以此来表达同庆号后人一份真挚的谢意。 品名介绍云南同庆号产地:云南西双版纳易武出品 种类:熟茶 重量:357克/饼 原料及工艺:精选云南久历百年字号所制普洱督办易武正山阳春细嫩白尖毛茶,采用传统的纯手工工艺精制而成。 特点:包装一如过去,历久不改,透着茶马文化和历史之陈韵;本品的饼型重实韵沉,条索肥壮显毫,茶汤红浓透润,陈香纯正悠扬,滋味醇厚回甘,实为收藏品饮馈赠之佳品! 关于同庆号:云南同庆号由修职左郎李开基史建于清朝光绪十八年,因向清廷贡茶,在光绪二十年被清廷赐于“瑞贡天朝”金匾(文革期间被毁)。 清代中、后期,倚邦茶山没落,易武茶区崛起,云集了云南当时众多茶商,他们设厂制茶,引进先进制茶工艺,以大叶茶种的阳春细嫩白尖制茶,使易武在茶的出产量和品质两个方面都一跃为古代西双版纳版纳六大茶山之冠。同庆号茶庄于1736年在易武设厂制茶,在易武的制茶历史就达百余年。 同庆号圆茶分为内票和内飞两种,1920年以前是“龙马商标”,之后则是“双狮旗图”,两者以1920年以前的茶品为绝品。采用最好的竹箬包装,表面是浅金黄色,捆绑所用的竹篾及竹皮,颜色与竹箬相若。同庆号老圆茶的特点为幽雅内敛,绝冠群伦,是极柔和性的优美茶品,被视为国家级绝品,享有“普洱茶后”的美誉。二零零四年,李开基之重孙重建同庆号,同时推出此纪念茶饼。 易武同庆号百年前,吾祖“易武同庆号”老庄主——刘葵光(字向阳公)、人称“刘大老爷”。继承制茶之祖业,苦心经营,事业于清末、民初达至巅峰。“易武同庆号”各款茶饼,成一时之宠,被饮茶人追捧为“普洱皇后”,深得广大茶友之厚爱。当年同庆之茶一饼难求,仿制同庆者大有人在,因此,民国初年同庆号注册“龙马”“双狮旗图”商标,以防范赝品损害茶友之利益,由此“同庆号”名号之金贵可见一斑。百年后,“易武同庆号”后人,承先祖同庆龙马之精神,延续古法、传承“见义勇为”金匾之祖训,用“易武同庆号”、“见义勇为”金匾、“刘大老爷牌”商标为品牌,为喜爱同庆号古饼之广大茶友奉献同庆号后人的一份谢意! 竹盒散茶此款散茶是同庆号特制的茶品,用手工竹篾盒子陈放,环保而卫生,经特殊工艺紧压,松紧适度,既不破坏茶叶条索的完整性,同时避免了茶叶散放时香气的丧失。竹篾之间的空隙,保持茶叶与外界空气的流通,真正使得盒内的普洱茶“越陈越香”。 同庆号圆茶同庆号圆茶,内票和内飞分为两种。1920年以前是“龙马商标”,之后则是“双狮旗图”。两者以1920年以前的茶品为绝品,即“同庆号老圆茶。”香港的“金山楼”等茶楼,素以经营普洱茶历经几代人而名,多年前这些楼主店面歇业,关仓走人,前往美国另辟商途。1996年,这些茶楼主人返港,开仓处理家产,结果仓中存有同庆号、敬昌号、江城号、红印、绿印甲乙等上好普洱茶,并倾力销往台湾,为台湾普洱茶茗者和收藏家打开了一道天堂之门。特别是“金山楼”和“龙门茶楼”两家出仓的同庆号老圆茶,存时已近百年,面对这等天赐之物,台湾的普洱茶收藏家拟成立“同庆号普洱联谊会”,共同举办同庆号普洱茶品茗及评鉴活动。 同庆号老圆茶采用最好的竹箬包装,表面是浅金黄色,捆绑所用竹篾及竹皮,颜色与竹箬相若。其茶筒顶上面片,用金红色朱砂写着“阳春”两字,右边的一直行是“易武正山”,左边一直行是“阳春嫩尖”,中间一行字大,乃墨写的“同庆字号”四号。每筒的每饼间都压着“龙马商标”内票一张,白底,字为红色。图上方写“云南同庆号”,中间为白马、云龙、宝塔图案,下方署“本庄向在云南久历百年字号所制普洱督办易武正山阳春细嫩的白尖叶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芬香出自天然今加内票以明真伪同庆老字号启”字样。该茶品汤色为深栗、但透澈,有兰香,入口水路细柔滑顺,由于其年代久远,饼沿已松动,刚上市时被一些人疑为边境普洱,可一两年后,人们识其本真,身价猛涨四、五倍。 与福元昌号的普洱茶那气势非凡的品质相比,同庆老号圆茶幽雅内敛,绝冠群伦,是极柔和性的优美茶品,被视为国宝绝品,享有“普洱茶后”美誉。 1920年之后的同庆号圆茶,即内票、内飞为“双狮旗图”者,现存在陈期为60年左右茶品一两筒,每饼埋贴4.5×7公分横式内飞,白底朱红图字,饼面较宽大,直径约21公分,饼身较薄,约320公克。汤色为栗黄,有野樟茶香,虽不能与老圆茶相匹,亦被视为普洱极品。 相关信息品味普洱茶 看懂茶品年份:一般而言,通常将普洱茶的年份划分如下:1949年以前这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兴贡品、百年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在茶饼内放有一张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称的纸,称为内飞。 1949-1967年中国茶业生产印级改由各茶品,也就是在包装纸的茶字上,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1968年以后这时生产的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业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选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包括:雪印青饼73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