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桐子源村 |
释义 | 桐子源村位于建德市新安江镇西南9.5公里的金鹅山麓。桐子源村造林之初,买苗木缺乏资金,由各户筹集。村民吃稀粮背山锄开荒山,艰苦备尝。并采取"边造边管,发展和保护并举,造林和保护管理利用并重"的方针。1980年至1984年间,先后办起了茶厂、木材加工厂、粮食加工厂。1992年村办企业产值达到40万元,实现利润7万元。1992年全村专业户有养奶牛4户、养鸡3户、养鱼4户、养蚕15户、茶叶专业户30户。还有从事服务行业的修车户4户,拖拉机运输户4户。1992年全村工农业集体纯收入13万元,人均收入1740元。 简介原名崇志源,后因此地遍植油桐以及方言中"崇志"与"桐子"读音相近,遂用"桐子源"名村。历史上行政隶属关系变更频繁。宋淳熙年间属寿昌县仁丰乡;清康熙年间属仁丰乡二都二图,雍正年间属东乡新街庄,宣统二年复属仁丰乡;1929年为第一区所辖,1936年为仁丰乡第9保;50年代初为七里乡桐子源村,1955年称更楼区桐子源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11月寿昌县并入建德县后,为新安江镇桐子源大队;1983年称更楼乡桐子源村;1992年复属新建制的新安江镇。辖桐子源、龙门里两个自然村。1992年,有耕地194亩,山4120亩,村境总面积2.875平方公里;有村民65户、254人,为畲、汉两个民族杂住。有黄、祝、钟、雷、蓝等11姓。黄姓村民为清同治年间由安徽安庆迁来,祝姓由江西玉山移此,畲族钟、雷、蓝3姓系民国期间由丽水迁此,散住于桐子源的东坞、野猪岗等山坳。 经济发展1949年前,村民以种山卖柴为生,生活穷困。当地流传"一条垄,两个坞,天天挑柴禾,一天不挑就饿肚"的口头禅。1949年后,村民在党的领导下立志根治穷根。然而,由于"左"的思想干扰,桐子源的变化不大。直至60年代初,桐子源仍然山上光、田里瘦,每个劳动日的分红仅0.24元,人均口粮只有200斤,靠吃国家返销粮度日(每年3万斤)。先后有8户39名村民自动迁移去江西。为摆脱生活的困境,村党支部首先带领村民开垦荒山。根据不同山形和土质,提出"好山种杉树,岙山栽毛竹,低山种果树,平山开茶园,石塔山作封山"的分类开发计划。经过20多年辛勤劳作,开拓杉木基地1130亩、茶园140亩、马尾松2600亩、毛竹100亩、柑桔50亩、板栗201亩。90%以上的山坡都植了树,立木蓄积量达14900立方米。平均每人60立方米,平均每户(3.9人)的活立木价值达4万元。村民称之为"绿色小银行"。 桐子源村造林之初,买苗木缺乏资金,由各户筹集。村民吃稀粮背山锄开荒山,艰苦备尝。并采取"边造边管,发展和保护并举,造林和保护管理利用并重"的方针。强化村规民约,管好山林,规定党员、干部及其家属破坏山林的加倍处罚,立即兑现;确定6名护林员统一管山。并与余洪、山峰、刘家、石马、新街、于合等邻村订立护林防火协定。党支部书记祝康明关心护林员的生活,每逢春节,主动上山顶岗,让护林员下山吃团圆饭;每年清明节,总要带领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到为造水库、护山林而献身的村民墓地扫墓。2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村里还帮助毗邻的山峰、新街等村护林防火。祝康明因带领村民护林有功,先后被国家林业部授予1983~1985年全国护林防火先进工作者;1987~1989年全国森林防火模范。并多次受到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治水改田桐子源村在治山造林的同时,抓水利建设,走山、水、田综合治理的道路,发展粮食生产。60年代初,桐子源村仅有4个小水塘,储水量仅1.6万立方米,150多亩农田经常遭旱歉收。1972年,村民集资5万元,投放3000多工。在离村5华里的于合村架设扬程45米的抽水机埠,通过盘山渠道把寿昌江水引到村里。为降低灌溉成本,1980年和1982年又投入1万多工,建造了野猪岗和马坞两个水库,兴建渠道300多米,疏修、新建山塘各4处,储水量比10年前增加10倍,实现了"百日无雨保丰收"的目标。桐子源村结合治水改田造地,1982年改田25亩。1985年把村前的一条溪滩截弯取直,增加耕地18亩,总耕地面积扩大到194亩,其中山地20亩。1978年粮食单产"超双纲"。1980年后,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5万斤。1984年村里有储备粮10万斤。1991年粮食总产达到350吨,亩产超1吨。 桐子源村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加工工业和养殖业。1980年至1984年间,先后办起了茶厂、木材加工厂、粮食加工厂。1992年村办企业产值达到40万元,实现利润7万元。1992年全村专业户有养奶牛4户、养鸡3户、养鱼4户、养蚕15户、茶叶专业户30户。还有从事服务行业的修车户4户,拖拉机运输户4户。1992年全村工农业集体纯收入13万元,人均收入1740元。 村庄状况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推动了村区福利事业的发展。1989年和1990年共投资10万余元,使村民吃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铺设1200米的地下农用水管,实现农田灌水"自流化";投资7万元,建造340平方米的村小学教学楼;更新30公里长的用电线路和广播线路,住在离村2公里的龙门里山上的住户从村中接去生活用电线路,装上了自来水。全村有1 4的农户新建了钢筋混凝土楼房,户户有电视机、缝纫机,平均每户有2辆自行车。1989年,桐子源村被评为建德县文明村。1991年,桐子源村党支部被中共杭州市委授予杭州市先进党支部的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