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桐柏县
释义

桐柏山水秀美,文化厚重。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被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秦汉为始,50多位帝王遣官祭淮,康熙御书“灵渎安澜”。桐柏山创佛教临济宗白云系,境内水帘寺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正在兴建的河南省佛教学院,是全国第六家、河南省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桐柏是中原旅游胜地,有主要景观118处,淮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5月22日,在桐柏县发现亚洲最大的天然碱矿,已探明资源量超过7000万吨。

中文名称:桐柏县

政府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377

邮政区码:474750

地理位置:河南省东南部

面积:1941平方公里

人口:县城人口43万

简要介绍

地理位置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南阳盆地东缘,桐柏山腹地,淮河发源地。海拔180米,地理坐标界于北纬32°17′-32°43′,东经113°00′-113°49′之间。南邻湖北省随州市,属南阳市。总面积1941平方公里,辖9镇7乡,214个行政村,县城人口43万,总人口48万。

桐柏是“二战”时期的苏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根据地,刘少奇、李先念、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被确定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气候条件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温湿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一月平均气温2°C,7月平均气温28°C,年平均降水量1168毫米,无霜期231天,年日照时数平均2027小时。

资源概况

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有全国最大的露天金矿-银洞坡金矿,全国四大银矿之首的桐柏银矿,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安棚碱矿、月河碱矿、吴城碱矿,全省最大的大河铜矿等。主要土特产有天然香菇、黄花菜、木耳等。旅游景点有水帘寺、淮源风景名胜区等。

桐柏县位于豫鄂边区,桐柏山腹,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

桐柏基础设施完善,县城环境优美。宁西铁路、312国道及信南高速、焦桐高速贯穿境内。县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46%,山中有城,城中有园,青山环抱,绿水缠绕,展示了山城的独特魅力,荣获河南省最佳人居环境奖、省卫生县城、省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先进县和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称号。

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为桐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海内外客商提供了无限商机。面向新的未来,英雄的桐柏儿女必将承前人之优秀,借四海之智慧,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环境保护

辖区内所有工业实现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县城和主要集镇的污水处理率达到30%以上,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辖区内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及城镇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

行政区划

桐柏县辖11个镇、5个乡:城关镇、月河镇、吴城镇、固县镇、毛集镇、大河镇、埠江镇、平氏镇、淮源镇、黄岗镇、安棚镇、城郊乡、回龙乡、朱庄乡、程湾乡、新集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关镇

2006年,辖8个社区:东风桥社区、淮安街社区、大同街社区、西关社区、淮庙社区、西杨社区、东环社区、银兴社区。

月河镇

2006年,辖18个村委会:徐寨村、西湾村、袁庄村、北湾村、晏庄村、金桥村、老街村、张堂村、林庙村、彭寨村、唐城村、月河村、罗堂村、闵庄村、沈庄村、汪庄村、彭坎村、白庙村。

吴城镇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吴城村、阎庄村、七里井村、朝城村、邓庄村、岳畈村、贾岗村、大陈庄村、西新庄村、王宽店村、陈刘店村、罗畈村、王湾村、林场村、牧场村、郭老庄村。

固县镇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固县村、吴庄村、黄畈村、沈楼村、石头畈村、桐安村、北新庄村、杨楼村、

柳扒村、魏岗村、大石坡村、张畈村。

毛集镇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湖山村、毛营村、李楼村、毛楼村、向老庄村、钟庄村、蔡庄村、田木湾村、南新庄村、潘庄村、铁山村、熊寨村、毛寨村、石河村、李庄村、光武村、张湾村、窦庄村、王湾村。

大河镇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夹山沟村、石佛寺村、黄庄村、上河村、箭杆冲村、土门村、泉水湾村、江庄村、李沟村、六里冲村、尖山村、田口村、竹园村。

埠江镇

2006年,辖10个村委会:胡楼村、前埠村、高寨村、李营村、江河村、林岗村、水湖流村、栗楼村、康宁寺村、付楼村。

平氏镇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雷庄村、杨庄村、新庄村、和庄村、曹庄村、小河塘村、大堰张村、康庄村、计庄村、北西村、北东村、平南村。

淮源镇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板桥湾村、彭庄村、张庄村、鸿仪河村、大栗树村、后棚村、马冲村、三王庙村、龚庄村、仓房村、董老庄村、淮源村、陈庄村、老湾村。

城郊乡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西十里村、胡家沟村、金庄村、河坎村、毛坡村、方家寨村、北杨庄村、太平桥村、彭沟村、金亭村、尚楼村、吴湾村、刘湾村、邵庄村、周庄村、申铺村、黄棚村、陈大庄村、石家楼村、向庄村、熊壕村。

回龙乡

2006年,辖10个村委会:汪大庄村、回龙村、栗树村、郭庄村、黄栋岗村、何庄村、桑树湾村、榨楼村、梁岗村、杨集村。

黄岗镇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黄岗村、岳新庄村、刘庄村、段庄村、核桃树村、光荣庄村、王庄村、刘老庄村、高店村、枣树岗村、大石桥村、黄楼村、大棚村、斗称沟村。

朱庄乡

2006年,辖9个村委会:响潭冲村、郭湾村、朱庄村、粉坊村、西庄村、馆驿村、围山村、北新集村、后河村。

安棚镇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中王湾村、泰山庙村、李湾村、陶庄村、岭东村、胡岗村、安岭村、尹庄村、大倪岗村、雷沟村、万岗村、周岗村、张楼村、吕庄村、朱洼村、安棚村。

程湾乡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和湾村、程湾村、曹河村、苏扒村、石头庄村、三岔口村、邓河村、吴井村、艾庄村、姚河村、栗子园村、月沟村。

新集乡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新集村、张盖村、梁庄村、栗园村、王楼村、大苏庄村、王寨村、洛河村、徐庄村、杨湾村、磨沟村。

历史沿革

原为复阳县,隋改桐柏县,因位于桐柏山麓,以山为名。

桐柏县辖8个镇、8个乡:城关镇、大河镇、月河镇、毛集镇、平氏镇、吴城镇、固县镇、埠江镇、回龙乡、朱庄乡、安棚乡、城郊乡、黄岗乡、鸿仪河乡、程湾乡、新集乡。

2000年,桐柏县辖9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03359人,其中:城关镇 50425人、月河镇 36418人、吴城镇 28603人、固县镇 24364人、毛集镇 39214人、大河镇 14800人、埠江镇 37661人、平氏镇 22714人、淮源镇 21422人、城郊乡 27409人、回龙乡 8696人、黄岗乡 16259人、朱庄乡 12964人、安棚乡 29254人、程湾乡 14762人、新集乡 18394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桐柏县辖9个镇、7个乡:城关镇、月河镇、固县镇、毛集镇、大河镇、平氏镇、埠江镇、吴城镇、淮源镇;回龙乡、黄岗乡、朱庄乡、新集乡、程湾乡、安棚乡、城郊乡。

截至2011年12月21日,桐柏县辖9个镇、7个乡、2个园区:城关镇、月河镇、固县镇、毛集镇、大河镇、平氏镇、埠江镇、吴城镇、淮源镇;回龙乡、黄岗乡、朱庄乡、新集乡、程湾乡、安棚乡、城郊乡;县产业集聚区、安棚化工专业园区。

资源优势

桐柏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桐柏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种类繁多,宜林山坡164万亩,连片草场40万亩,森林覆盖率50.1%,被专家誉为“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资源富集,尤以旅游、矿产、林果、畜牧、水产、土特产著称,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现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产56种,已探明或部分探明储量23种,矿产地348处,其中超大型矿床2处(金、纯碱),潜在巨型矿床1处(金)。据统计评估,县境内矿物(矿石)量11亿吨,远景储量85亿吨,现技术水平可采矿量60.58亿吨,原矿价值4000亿元以上。其中,已探明天然碱储量1.2亿吨,位居亚洲第一位,黄金储量75吨,白银储量2900吨。此外,境内的铜、铁、锌、铬、钾长石、重晶石、海泡石、大理石、萤石、石墨、石英等矿产分布广、品位高、易开采,价值十分可观。盛产木瓜、板栗、茶叶等农副土特产,被称为“木瓜之乡”。

现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产56种,已探明或部分探明储量23种,矿产地348处,其中超大型矿床2处(金、纯碱),潜在巨型矿床1处(金)。据统计评估,县境内矿物(矿石)量11亿吨,远景储量85亿吨,现技术水平可采矿量60.58亿吨,原矿价值4000亿元以上。其中,已探明天然碱储量1.2亿吨,位居亚洲第一位,黄金储量75吨,白银储量2900吨。此外,境内的铜、铁、锌、铬、钾长石、重晶石、海泡石、大理石、萤石、石墨、石英等矿产分布广、品位高、易开采,价值十分可观。

县城规划

为确保县城建有特色,发展有方向,自1982年首次完成桐柏县城总体规划以来,于1992、1996年先后两次分别聘请长春城市规划院和河南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调整,并编制了城镇体系、近期建设规划、各类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把建设生态旅游城作为发展方向,努力寻求县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满足了各个时期的建设要求,有效地指导了城乡建设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为保证县城可持续大跨度发展,加快淮北新区建设步伐,2001年,又联合长春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完成了淮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为县城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规划为指导,先后投资6.1亿元,改造县城14个区域,新建成600多栋临街楼房,新建、改造主次干道20.5公里,形成了五纵六横的道路网络格局,更新敷设地下供排水管线45公里,建桥梁8座,疏通河道、硬化河堤9.8公里,扩建、新建自来水第一、二水厂,开辟了水帘河水库等三水源地,开通3条公交线路,辟建了滨河公园、浸月圆公园、春秋园游园,凤凰山公园正在配套建设中,建广场3个,其中建设了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大型群众集会场所与一体的英雄广场,占地面积达4公顷,结束了桐柏县城多年来没有高品位大型 城市集会活动场所的历史,建各类市场7个,居住小区8个,开发区2个,人均住房面积达14平方米以上,县城规划区面积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已由1997年的4.3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的9平方公里,人口7万。兴建了淮河城区橡胶坝和拦河坝,形成了蓄水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泊,碧波荡漾,与河堤上的绿树碧草、灯饰相互映衬,形成岸绿水清湖秀的独特淮河风光,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游玩场所,县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载体功能不断强化,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基本实现了道路网络化、市场体系化、功能多元化、管理科学化。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县城建设品位,拓展县城发展空间,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生活环境,以宁西铁路建设为契机,淮北新区站前大道、中央大道、桐银路改造等道路基础设施和电力、供水设施正抓紧施工,以政府新办公楼搬迁、淮北工业园区、淮源实验中学建设为示范的淮北新区开发建设正掀起高潮。

多年来,该县努力围绕创建园林城市作文章,大力实施拆墙透绿,见缝补绿,见空插绿,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千方百计增加绿地面积,努力使街道、河岸绿化上档次,庭院绿化上水平,公共绿地上规模,做到一路一品,一街一景,城区绿量显著增加,绿化水平和品位大幅度提高,山水园林城风貌初具。

由于县城规划建设管理成绩显著,近年来,该县先后荣获国家建设部“第三次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河南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胜县城”、“河南省城镇‘三优杯’竞赛先进县”、南阳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唯一“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连年荣获南阳市“城市建设先进县”、“文明城市”等荣获称号,特别是2002年该县城建设投入达1.9亿元,荣获全市“双创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

昔日的“乡间村庄”如今变成了“青山碧水,绿树白楼,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山城,生态旅游城魅力初现,树立了桐柏对外开放的新形象。在县城建设带动下,全县小城镇建设竞先发展,先后涌现了一个省级重点镇、两个市级重点镇,两个市“三星级小城镇”和两个市一星级小城镇,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建设

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8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8.09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6.52亿元,增长14.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96亿元,一般预算支出2.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9.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14.59亿元。商品出口总额1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7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06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01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394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5.17亿元。

招商引资工作有新突破。全年共引进县外投资项目192个,到位资金4.46亿元;已建成项目114个,在建69个。其中,安棚碱矿二期40万吨扩建项目已动工建设,25万吨芒硝项目正式试车,海晶碱业10万吨重质纯碱项目顺利达产,白银提纯项目已试车生产,中药浸膏、螺旋藻种植、盛煌精炼油、吴城乳制品加工等项目进展顺利。

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工业经济围绕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碱硝化工、金银矿产和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快速增长。全县天然碱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硝酸银生产能力达到300吨。淮北工业城、安棚化工城、埠江轻工城初现雏形。全县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4.67亿元,实现利润1.4亿元,工业经济对财政贡献份额达65%。农业经济强力培育果、药、茶、牧等传统产业和螺旋藻、花卉等新型产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年完成大面积造林4353.33公顷,新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2666.67公顷、茶叶66.67公顷,螺旋藻种植面积达50万平方米;畜牧业总产值达6.8亿元。

工业:坚持"内涵与外延并举,规模与效益并重"的指导方针,立足资源优势,强力实施"三引"(引资、引技术、引人才)战略,加速工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体制创新,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已形成金银、碱化工、机械电器、非金属、石材、农林特产品加工六大工业系列。2000年,全县限额以上企业发展到36家,其中民营企业23家,主要产品有黄金、白银、铜、铁、氧化锌、硫酸、重质纯碱、收割机、电风扇、汽车减震器、钾长石、水泥、氟石粉、大理石、饮料、曲酒、茶叶、山野菜等40余种,20余种产品分别获国际或国、部、省优称号,远销欧、美、日、东南亚多国。

全县商贸繁荣,480多个商业网点、20余处大中型购物中心和30多处综合(专业)市场遍布城乡,联系国际国内市场。外贸出口30多个品种,年贸易额达2000多万元。

到2004年底,全县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6家,其中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3100万美元,出口产品20余种,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超500万美元,其中乐神饮料、桐桔梗、葛根淀粉、灵芝、天麻、无铅松花蛋、山野菜等土特产品已成为出口创汇的名牌拳头产品。

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在县城重点实施了桐山路改造、清茶园广场、站前路和乐神路南延建设及城区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获全省人居环境奖。埠江、月河、平氏、淮源等小城镇发展步伐加快,全县城镇化率由24.4%提高到26.7%。松云溪、通天河、桃花洞旅游线路开发全面启动,淮源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3A级旅游区。省道鲁姚线桐柏段路基顺利完成,朱黄公路全线贯通,信宛高速开始施工。龙潭河水库建设、赵庄水库除险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县乡卫生医疗条件逐步好转。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村村通公路和贫困学生救助3项工程,改造农村危房800间,完成24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工程,救助大中小贫困学生1600多人。

近年来,桐柏县委、县政府按照“小城镇,大战略”的要求,抓住机遇,把县城建设作为推进改革开放、改善投资环境、拉动经济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推行“政府主管,市场运作”模式,走经营城市之路,努力争取县外各类建设资金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绿造城,高起点规划,塑造地方特色,规范建设,强化管理,营造精品工程,突出建设山水园林城,努力向生态旅游城目标迈进,县城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产业

按照"调整结构、培育支柱、区域布局、规模发展"的思路,实施综合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现已形成林果、畜牧、茶叶、中药材四大支柱产业和优质水稻、水产、蔬菜、瓜果、食用菌、山珍等六大商品基地,培育了一批农副产品冷藏、加工龙头企业和辐射能力较强的大中型综合、专业批发市场,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

林业

全县有宜林山坡164万亩,有林面积120万亩,其中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30万亩,以"两松"为主的有材林120万亩,是河南省以林为主的重点山区县和"两松"基地县。

畜牧

牧坡辽阔,水草丰盛,有各类草场129万亩,其中万亩以上草场19处30万亩。草坡年载畜量14.8万个黄牛单位。草场坡缓土厚、腐植质多,牧草产量高,适口性强,适宜畜牧业发展。

渔业:全县有中、小型水库72座,塘堰1.14万座,有水面28万亩,可养殖水面4.4万亩,主要适生鱼种有鲢、鲔、草、青、鲤、鲫、鲮、鳝、鳖、龟、虾、蟹等共16种。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上下紧扣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抢抓机遇,奋起直追,经济和社会事业逐渐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农业

按照"调整结构、培育支柱、区域布局、规模发展"的思路,实施综合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现已形成林果、畜牧、茶叶、中药材四大支柱产业和优质水稻、水产、蔬菜、瓜果、食用菌、山珍等六大商品基地,培育了一批农副产品冷藏、加工龙头企业和辐射能力较强的大中型综合、专业批发市场,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

旅游发展

旅游地位

桐柏山水秀美,文化厚重。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被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秦汉为始,50多位帝王遣官祭淮,康熙御书“灵渎安澜”。桐柏山创佛教临济宗白云系,境内水帘寺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正在兴建的河南省佛教学院,是全国第六家、河南省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桐柏是中原旅游胜地,有主要景观118处,淮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桐柏是“二战”时期的苏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根据地,刘少奇、李先念、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被确定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景区概述

桐柏史称"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淮源文化、佛道文化、盘古文化、苏区文化成为中原乃至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延伸。境内以"四大文化"为主线,以淮源风景名胜区为重点,构成了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1993年7月,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被河南省政府专家组评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它是连接豫西南鸡公山-淮源-武当山-石人山-宝天曼旅游热线的重要一环。区内有旅游景点100余处,集中分布在方圆78平方公里范围内。整个景区既有南国韵味,又具北国风光,可以说是自然天成与人工造化相结合的典范。主要景点有太白顶大复横云、桃花洞、水濂寺、太阳城、普化寺、清泉寺、云台禅寺、原生森林、张良洞、飞仙桥、淮源亭、锁蛟井、牌坊洞、禹王庙、孙膑洞、水帘洞瀑布、淮渎庙、文庙、祖师顶等。另外,还有刘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作地遗址。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

区内有旅游景点100余处,集中分布在方圆78平方公里范围内。整个景区既有南国韵味,又具北国风光,可以说是自然天成与人工造化相结合的典范。主要景点有太白顶大复横云、桃花洞、水濂寺、太阳城、普化寺、清泉寺、云台禅寺、原生森林、张良洞、飞仙桥、淮源亭、锁蛟井、牌坊洞、禹王庙、孙膑洞、水帘洞瀑布、淮渎庙、文庙、祖师顶等。另外,还有刘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作地遗址。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为省级风景区,属于山岳型旅游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东至桐柏县城关镇西杨庄村下虎山组,西至淮源镇固庙村西的分水岭,北至312国道以南,南至与湖北省交界处。1996年5月景区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区。景区开发建设进入快车道,先后投入160多万个人工和1.4亿元人民币,开辟并硬化了贯通景区东西32公里的旅游公路,铺设了通往各著名景点的6000米石阶路,设置了“怀苏亭”等建筑小品,修筑了库容127万立方米的松云湖,架通了景区东部、北部的通讯电力设施,建起了可同时容纳150人食宿的水帘阁,形成了较强的综合接待能力。1997年该景区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景区。2003年晋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景区管委会为正科级规格,事业编制35人,另有开发公司20人,共有工作人员55人。年接待中外游客30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5000余万元。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淮源”是桐柏旅游的品牌。桐柏山淮源景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适宜很多动植物生长,景区植被丰茂,覆盖率在95%以上。据调查,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3种。内含深厚的淮源山水历史文化、盘古文化、佛道文化、矿产文化和红色苏区文化。

淮源景区山水历史文化的代表资源主要有秦朝建立的淮祠、锁蛟井、六盘谷、大、小淮井、禹王殿、淮源碑廊、水帘洞、桃花洞、太阳城、田王寨、神泉。佛道文化的代表资源主要有云台禅寺、水帘寺、观音禅林、普化寺卧佛等。红色苏区文化代表资源有太白顶。景区共列187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有主类资源7个类型,占国标8种类型的87.5%;亚类资源20个类型,占国标引种类型的64.5%;基本类型43种,占国标155种类型的27.7%。在187个单体中,初定V级12个;Ⅳ级28个;Ⅲ级72个;桐柏山淮源风景区现已成为豫南、鄂北旅游热区,淮源景区总体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正在申报AAAA级风景区。

具体景点

水帘洞

水帘洞是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居挺翠峰48米高的绝壁上。洞宽10米,深5米,中有猴王石像,通天河水飞流直下,掩遮洞口,雨则龙吟虎啸,晴则游丝断珠;洞内一泉捐滴,汇于一石钵内,其水甘甜凌冽,四季不涸,周有石桌石凳可供小憩。透过如雪飞帘,尽可远眺太阳城等山色寺景,“水帘挂雪”是明清以来桐柏八景之一。

洞下水帘寺,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原佛教圣地,宋代元祐年间曾修葺过此寺,1984年桐柏县政府又重修新建,现有大雄宝殿、毗庐殿、玉佛楼、天王殿、僧房楼、功德堂、禅林院、罗汉堂、华藏图书馆各类殿堂房舍120间,各类佛祖菩萨像120多尊,大型木刻金刚经12面,日本版大正藏两部经书二万余册。梅花、松云二溪寺前交汇,呈双龙捧珠之势,终日晨钟暮鼓、佛气氤氲。寺旁还有竹林精舍、观音禅林、妙法寺、石盘寺、尚元寺等,一地多寺,寺寺相连,堪称“中州一绝”。水帘洞西侧峻岭上有一卧佛,首南足北,仰天而卧,头枕元宝垛,脚蹬花果山,身长绵延6公里。佛的发髻及眉、眼、口、鼻清晰可辩,十分神秘、逼真。

桃花洞

桃花洞位于太白顶西侧的大峡谷内,峡谷两侧峻峰擎天,古木森森,岩石壁立,大小七十二洞分布其上,其中西壁有一大洞,即桃花洞,传为桃花仙女居住之地。桃花洞宽丈二、高九尺,深逾七丈,深处有井叫“龙池”。东壁有“观音洞”,供有石雕观音和十八罗汉;北有“孙膑洞”,上下两层,纵深数丈,传说孙膑曾在此著书立说;南有“锣鼓洞”,在洞中击石,声如锣鼓,奇妙异常。桃花洞前的普化寺,是中原标准的窟寺文化代表,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峡谷底巨石磊磊,溪流叮咚,是澧水的源头,流入长江。桃花洞一溪连三潭,下有桐柏著名的“仙人摆布”景观,其间的神话传说,更是妙趣横生,内有天桥寺、铁佛寺“汉蛟望淮”等景观。阳春三月,桃花洞前漫山桃花盛开,花红十里,香溢满谷,宛若朝霞,瑰丽妖娆。“桃洞铺霞”为桐柏明清古八景之一。

太白顶

太白顶位于桐柏县城西十五公里的国营陈庄林场境内,是桐柏山主峰,海拔1140米,山势峻峭,景色奇秀,雄伟壮观,远近闻名。登顶远眺,北视中原,南阅楚天,万山俱下,极目千里。顶上有名刹云台禅寺,为佛教临济宗白云山系祖庭,堪称中原的布达拉宫。寺东侧有大淮井,是淮河源头;井东南30米远石壁间有张良洞,传说张良功成身退,辟谷于此;还有松月台、老虎洞、小淮井等景观。太白顶山顶四周林木遮天蔽日,1982年辟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1种,且南北兼容,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淮河源文化陈列馆

淮河,古与长江、黄河、济水齐名,并称“四渎”,是唯一发源于中原腹地的河流。“盘古开天,血为淮渎”。秦汉为始,历代帝王遣官祭淮,御书匾额,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无数贤达墨客到此探源览胜,留下千古绝唱。淮河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更好地挖掘、整理和弘扬淮河源文化,经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批准,并在其大力支持下,该县从1999年开始规划和建设淮河源文化陈列馆。该馆占地52亩,先后投资470万元,修建了南北大门及广场、淮池、淮井、淮源碑廊、禹王殿、“走读淮河”、淮源文化展览室等工程,集中展示了淮河源悠久的历史、源远的文化及淳朴的民风民俗。她的建设不仅能使更多世人了解淮源,激起人们保护淮源,关爱淮源,弘扬淮河源文化,而且对该县打响淮河源品牌,宣传推介桐柏,实现旅游带动战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黑明寺景区

桐柏县黑明寺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程湾乡境内。景区核心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主要在石头庄村、岳沟村辖区内。以著名寺院黑明寺冠名。主体山峰玉皇顶海拔779米。境内景点以锦绣山水为主体,融有苏区红色文化、宗教佛文化。风景秀丽,奇布交错,云蒸雾翥,怪石显赫,有中原九寨沟之称。该景区交通较为便利,有10公里三级砼路与平(氏)、新(湖北新城)路相接,距312国道20公里,距宁西铁路平氏站22公里,距南阳火车站95公里,距南阳飞机场85公里,距信阳火车站125公里。东侧是著名的淮源景区,仅距30公里。东去信阳南湾水库景区130公里。是信阳——南阳——西峡——西安旅游带上的一处亮丽旅游区。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投入200多万元,修通了旅游主景区的公路,架设了景区电线,修建了地面通讯站,对部分景点如黑明寺、秦王涧等进行整修。该景区目前由程湾乡人民政府进行直接保护、开发,并编制了开发规划。

黑明寺景区主体有17个单体组成。主景点有:黑明寺、秦王涧、响水潭瀑布群、穆家寨等。

启母岭景区

桐柏县启母岭景区位于南阳市桐柏县黄岗乡境内。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主峰启母岭海拔758米。景区内风景秀丽,海拔500米以上以奇山怪石为主,500米以下以红叶灌木林为主。以苏区红色文化、西游记文化、盘古文化、山石文化为景区主要内涵。县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景区进行了初步规划。县乡政府投资100余万元,修通了环型旅游公路,山门、休息亭等。旅游公路与毛泌公路、明泌铁路相接。该景区北距泌阳铜山景区22公里,西距桐柏淮源景区68公里,东距信阳鸡公山景区140公里。该景区2/3部分景点是铜山景区南侧的重要景点。每年到景区的游客约为5万人(次)。

启母岭景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单体景点118处,其中五级景点1处,四级5处,三级24 处,二级84处。主体景点有《西游记》人物群像、盘古奶岭、风动石、飞来石、双狮岭、万亩红叶林、义和寨旧址等。其中仅石类就达79个单体。奇山怪石为下古纪地壳运动过程中褶皱形成的刘山岩自然风化而成。景区内文化内涵比较深厚,主要有西游记文化、盘古文化、佛道文化、淮河源文化、山石文化、苏区红色文化等。

天然碱矿

发现亚洲最大天然碱矿

2012年5月22日,河南省地矿局宣布,该局日前在河南省桐柏县发现一座大型天然碱矿,已探明资源量超过7000万吨,共生芒硝矿资源量近1亿吨,其中,天然碱矿规模目前居亚洲第一。

据了解,河南桐柏有着极为丰富的碱矿资源,被誉为“中国天然碱之都”。1972年在桐柏吴城发现了3000多万吨碱矿;1984年又发现了储量达4800万吨的安棚碱矿。目前,该县已与大型企业合作建立起以碱化工业为主的“中原化工城”。

教育教学

河南佛教学院

河南佛教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河南省桐柏县龙潭河景区,学院于2005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开办,是河南省唯一一家佛教高等院校。学院学制为全日制四年本科,面向佛教界和社会招生。学院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建设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筹建于2006年6月,历时5年,于2010年10月验收批准正式挂牌招。2011年2月25日~27日,这所河南唯一的佛教学院首次进行招生考试。

桐柏县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南阳桐柏一高是桐柏县历史名校,河南省示范高中。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北校区(新校区)和南校区(老校区)。学校前身为清代乾隆7年(1742年)成立的蓼野书院,后改为桐淮书院,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按照现代模式办学,始于1935年。南校区是全国著名的四渎之一的淮渎庙遗址,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校园内翠柏苍劲,古朴典雅。1985年以前,学校是一所完中,85年以后,初中部与高中部分离,学校更名为桐柏县第一高级中学。

桐柏县实验高中

桐柏县实验高中(原名桐柏县第二高级中学)成立于1997年8月,前临淮河,后依笔架山,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南阳市A类高中、省文明学校、省管理规范化学校(全市高中仅有两所省管理规范化学校)、市花园式学校和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所有建筑均按高于示范高中标准建设,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风景区四区分离,有标准游泳池、足球场、400米跑道、7个蓝排球场、20副乒乓球台、30多套体操器械。有各种树木20000多棵,草坪30余亩,花卉5000多株,人均80平方米绿地。现有正式教职工151名,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50人。

饮食特产

桐柏糊辣汤

糊辣汤另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叫八珍汤,叫八珍自然夸张,不过这也说明糊辣汤“内容”很多。最常见的有面筋、海带丝、粉丝、千张丝、花生米、香菜、姜末、榨菜、胡椒粉等。根据节令和地域的不同,还会有牛(羊)肉、黄豆、木耳、黄花菜、菠菜、萝卜条、葱花等。做法很繁琐,先用淡盐水和面,揉成面团,然后不断加水“洗”出面筋。水烧开后下面筋,面筋熟后将洗面筋的水,也就是稀淀粉糊倒入锅内,小火烧至汤汁粘稠,再放入其他配料,旺火烧沸。胡辣汤盛到碗里后,加榨菜,淋香油、香醋等,喝起来粘乎乎、香喷喷。

桐柏豆腐脑

豆腐脑,又叫老豆腐,系用糖饧起色,加火烧开后,加入湿粉芡,放入泡好的油粉丝,加豆腐脑适量,葱盐椒调味。其色泽金红透亮,质微稠,舀入碗中再加入海米、海带丝、金针、韭菜丁、胡椒粉,淋点芝麻香油,浓香无比,泡食饼馍麻叶是当地人喜爱的早餐。

桐柏木瓜

桐柏县地处南北气候的过度区,自然特点优越,近几年,该县因势利导,采取林业部门扶持,鼓励大户承包,典型带动的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发展木瓜产业,木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该县已发展木瓜3万亩,已成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近日,国家林业局到桐柏对木瓜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桐柏精心打造出的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环保型无公害木瓜栽培模式进行实地考察,在充分论证后,04年12月,正式命名桐柏县为“中国木瓜之乡”。

桐柏民歌

桐柏民歌丰富多彩,是桐柏山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出的富有独特风味的民间歌唱艺术。桐柏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表现了山区人民朴实、友好、热情、粗犷的精神风貌。据传,诸葛亮躬耕南阳时,为解除劳动人民终日劳碌之苦,教民唱歌,借以振奋精神,驱除疲劳,偕协相处,充实生活。桐柏民歌大约从那时起开始推广,并步入兴盛。

每年的三月至六月,是唱歌的好季节。阳春三月,春耕伊始,人们对新年景充满希望,情绪比较亢奋,从打薅肥到插秧、泥秧草,无论田间地头,不分男女老幼,一人引唱,众人各随,或高亢激扬,或细柔甜脆,十分悦耳动听。民歌分山歌、田歌、牧歌、灯歌、号子或小调等多种。

山歌活动,多在桐柏县的几个山区乡镇如城郊、月河、吴城、固县、回龙等地。劳动家庭代代耳染,辈辈相传,男女老少都能随唱几句。

如:

石榴花开叶儿稀

莫笑穷人穿破衣

树木林浪分高低

三十年河东转河西

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反映阶级矛盾的,有反映生产劳动的,有反映男女爱情有,有歌咏历史人物的。歌词一般为五句,对歌则是四句,每句多是七个字,也有六个字、九个字的,也有长短句互相掺用的。如带有农技知识的田歌:

一下田来把秧薅,

不认稗子叫姐教,

乖姐骂郎你瞎了眼,

稗子有杆光秧有毛!

哪有男娃叫咱女娃教。

闹秧歌:

一下田来把秧栽,

莫叫黄秧漂起来,

漂起黄秧不打紧,

耽误农家半年春,都是种田耕地人。

该词里蕴藏着一定的农业知识和劳动常识。

牧歌:

放牛满山转,

肚子饿了甩长鞭,

放牛放到老晌午,

人肚子扁啦牛肚子圆,

东家还不给工钱。

词中暗透出一定程度的阶级矛盾。

号子:是人们在从事某一体力劳动时所唱的歌,唱时由一人领唱,众人齐和。如“打夯歌”:

领:为了修堰塘呀!

合:嗨呀!

领:咱们来砸坝呀!

合:嗨呀!

领:堰塘能养鱼呀!

合:嗨呀!

领:又能喂鹅呀!

合:嗨呀!

一般多是根据劳动目的、情绪,即兴创作,借以鼓舞情绪,达到同心协办的目的。如:

夯子往东挪呀!

晌午吃窝窝呀,

夯子往南走呀,

每人三两酒呀!

灯歌:在谜灯、龙灯、旱船及竹马、背装等表演时唱。如灯歌:

男:

什么圆圆圆上天?

什么圆圆水中间?

什么圆圆大街卖?

什么圆圆姐面前?

女:

月亮圆圆圆上天,

藕叶圆圆水中间,

月饼圆圆大街卖,

镜子圆圆姐面前……

十分和谐有趣。狮子、旱船一般是唱彩歌。

如“十二歌”:一愿风调雨顺,二愿五谷丰登,

三愿皇王长寿,四愿国土清平,

五愿民安物阜,六愿福寿康宁……

这些歌节奏明快,再配上打击乐,使气氛更加热烈欢腾。

情歌:情歌在桐柏山歌中比例最大,唱起来悠婉自由,体现了山里人豪爽无邪的性格。如:

口唱山歌把妹逗,看妹抬头不抬头。

马不抬头爱青草,妹不抬头爱风流。

又如:

一下田来把脚挪,

枣刺扎住哥的脚,

一脚插到姐怀抱,

金针挑,银针拨,

活活疼坏我的小哥哥。

有些还寓教于歌。

如:山歌越唱越开心,

乖姐越打越偷人,

火烧芭蕉心不死,

荷花收口不收心。

又:

郎砍田坎姐送茶,

一把扯着要贪花,

你要贪花莫下水,

你要下水莫贪花,

年轻得病老来发。

革命时期,苏区桐柏人民又给山歌赋予了新的内容。

如:

珍珠花花熬腊肉,

红军哥哥尝一口,

为救俺娘负了伤,

俺把你当亲哥哥留,

养好伤妹也跟哥走。

再如:

山里柴草嘣嘣干,

沤成烂泥没人管,

自从来了共产党,

干柴一燃火冲天,

彤红彤红桐柏山。

还有车水歌、上木梁歌、祝婚歌等等。

总之,桐柏民歌题材广、容量大,1985年桐柏县编写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时,就采集、整理出二百多首,期数量可以用一首山歌体现:

我的山歌不算多,

只比牛毛多两棵,

唱了三天又三夜,

还没唱完牛耳朵。

你冰我会(唱)的多不多?

桐柏民歌极具个性:必须用桐柏山淮源的方言唱,否则就唱不出应有的韵致各风味。桐柏民歌作为一种山区群众文化,很受劳动人民喜爱,经久不衰,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她必将成为多以桐柏山观光览胜游客的一道最具地方风味的文化餐桌了的佳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