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信经济 |
释义 | 通信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设施,社会上所有的为商品生产和人民生活 提供基本服务的那部分结构或成分,是国民经济中工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是运输通信系统、动力系统、给水、排水系统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 1、邮电通信构成条件 ① 要有发信人和收信人② 传递的是信息③ 信息传递要符合一定的时限要求 ④ 信息传递过程由邮电通信部门直接或间接组织并促使其完成 2邮电通信与电信通信的区别 ① 传递的对象物不同 邮政:实物载体,是有形的 电信:非实物载体,是无形的 ② 信息传递方式不同 邮政:借助于运输工具,使对象物完成从发方到收方空间位置的转换 电信:传输手段是线路(有线和无线) 信息传递过程:用户提交原始信息的处理、传输、复制和还原 ③ 生产节奏快慢有别 ④ 生产要素密集的程度不同 邮政:劳动密集型产业 电信: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⑤ 各有优势 邮政:安全保密;能使收件人更完整、真实、全面地获取信息 电信:速度快;即时交互性 3信息技术革命给信息社会通信带来的深刻影响 ● 带来通信技术的创新● 带来通信业务的创新● 带来通信制度的创新:市场结构从垄断转向竞争;“三网融合” 4影响通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2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3对外关系 4经济体制 5人口城市化程度、人口集中程度和人口流动性 6人均受教育程度 7收入分配结构(差距适度;过大;过于平均) 8其他因素 5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突出地位主要体现在那些? 6通信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 通信业的前向关联产业:信息服务、信息咨询、广播电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内容产业等 通信业的后向关联产业:建筑施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通信设备制造、电力供应、软件工程、系统集成等 ★国民经济信息化:国民经济由以有形物质和能量为主要基础的经济向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基础的经济转化的过程 7如何加快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过程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特别要重视信息产业 中软件业、电信运营业、信息咨询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8通信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① 直接经济效益,即企业经济效益,它是从生产者、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加以考察的(全网; 企业) 指标:产值、利润、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 资金利润率、人均盈利、销售收入等 ② 间接经济效益,即社会经济效益,它是从全社会的用户,从消费者,从整个国民经济及其他经济部门的角度来加以考察的。优化经济运行,节约时间、节约费用,缩短空 间,沟通生产和销售,加速资金循环周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刺激、诱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9产业属性的划分方法 1、三产业划分法: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矿业、采掘业 第三产业:运输业、邮电业、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商业、金融保险业、科研文教、饮食业、旅游业等 2、 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划分方法:按一个部门的劳动是否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或是否与物质商品使用价值的保存和价值增加有关为标准进行划分 3、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的划分: 按照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是否具有信息业性质进行划分 10通信业的产业属性 1.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2.通信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3.通信业属于信息产业 11怎样认识通信业的属性 从劳动对象看,通信业:信息,非实物形态,用户无偿提供 从产品加工的生产过程看,通信业:用户提供的信息本身不得有任何改变;价值不发生转移。 从生产的结果看,通信业:传递信息的有益效用,是服务 12和一般工业部门比较,通信生产经济的特征表现在? 1劳动对象的用户无偿提供与产品的非实物形态2生产与消费的统一(时空上一致) 3服务贸易性:易消失性;不可逆性;不可分割性 4外部经济性:指一种活动在创造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在该活动之外所产生的经 5普遍服务性 6自然垄断性 7全程全网联合作业与统一兼容性 外部经济性:指一种活动在创造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在该活动之外所产生的经济效果 普遍服务性: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最基本的通信服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 自然垄断性:当一种产品或一种服务的生产全部交给一家企业垄断经营时,对全社会来说总成本最低。 规模经济性:在一定的市场需求范围内,企业单位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经济现象 范围经济性:当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其总成本低于多家企业分别生产 这些产品时的成本之和。同时,企业追加的新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低于单独生产该新产品的成本 ※13保证普遍服务性的重要性 保证通信普遍服务的意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 14通信市场的特点 1高度关联性 2竞争合作性 3发展不平衡性 数字鸿沟: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是反映当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中存在巨大差距现象的一种形象说法 15通信市场的主体 市场供给主体、市场需求主体、市场管理者 市场的管理者:在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域范围内行使政府授予的权力,负责规范、引导和管制通信市场的机构 16市场结构的类型和各自特点 ①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很低● 产品同一性高● 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壁垒● 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②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很高● 产品没有直接替代品● 进入市场的壁垒非常高 ③ 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既有显著的差别,又有较高的替代性● 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很低 ④ 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比较高 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企业进入或退出的壁垒很高 17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1市场集中度2产品差别化程度3市场进入和退出障碍 产品差别化:在同类产品的生产中,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差异 如何影响市场的结构: 在原本竞争性的市场上,产品差别化程度的提高会促使市场结构趋于垄断 在原本垄断性的市场上,差别化产品(即使差别程度很高的产品)的出现将导致替代竞争 市场进入障碍的含义是指产业内已有的企业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所拥有的优势,也就是新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通常,市场进入障碍越大,垄断程度越高 构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因素 规模经济障碍● 绝对费用障碍● 产品差别化障碍● 政策和法规障碍 某个企业停止作为卖方的行为,包括破产和转产两种情况企业在退出市场时所遇到的 不利因素和限制。通常,市场退出障碍越大,垄断程度越高 构成市场退出障碍的因素 沉没成本障碍(企业在退出某产业市场时无法收回的资产价值,是企业退出市场的损失和代价) 解雇费用障碍● 结合生产障碍● 政策和法规障碍 沉没成本障碍(企业在退出某产业市场时无法收回的资产价值,是企业退出市场的损失和代价) 18、促使通信市场结构趋向竞争的因素 ① 通信技术的进步(导致电信业务供给成本、电信市场进入门槛、电信企业盈亏平衡点下降,使电信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减弱;新业务涌现造成替代竞争) ② 市场容量和需求规模的扩大(一家企业无法满足全部市场需求) ③ 垄断经营的“非效率”(为克服这种非效率,必须打破垄断,开放竞争) ④ 政府管制政策的放松 19、完全垄断的通信市场结构的弊端 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通信市场开放的大趋势 不能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大规模发展对通信服务急剧增长的需求 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开放竞争的要求 不能促使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20、完全竞争的通信市场结构的弊端 不利于维护国家通信主权和安全 不利于通信普遍服务目标的实现 不利于电信公共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 会导致过度竞争、重复建设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不符合通信业大规模经营和全程全网的产业经济特征 会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削弱国际竞争力 ※21、为什么说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是基础电信业务市场最优的市场结构? 22、为什么同时包含垄断和竞争因素的电信市场结构是优化的市场结构? 因为它有利于克服“马歇尔困境”,实现“有效竞争”( “马歇尔困境”: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矛盾现象) 23、为什么政府引导通信市场: 电信市场适度竞争的局面无法自动得到实现,需要政府参与和引导(市场准入和经营许可制度) 24、通信企业的特点 1.通信企业的设置和分布具有网络性和层次性:全国性联合企业、地区性联合企业、基层企业 2.通信企业生产经营目的的双重性:公益服务目标与企业微观经济利益目标的双重性,两者发生矛盾时,应坚持企业效益服从社会效益 3.通信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4.通信企业相互间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5.单个通信企业与全网经济效益的相互依存性:单个企业盈利 = 单个企业的收-单个企业的支;全网企业盈利 = 全网企业的收-全网企业的支 25、什么是企业竞争力: 支撑企业取得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发展特有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 它的特征:① 价值优越性② 异质性(独特性)③ 不可仿制性④ 不可交易性⑤ 延展性 26、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构成要素的变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一系列相互协调、有机融合的关键要素构成(技术、技能、产品、网络、服务、管理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会随产业性质、企业类型、技术进步、经营环境变化而变化●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构成要素的变化:网络资源(规模、容量、装备)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创新开发、差异化的特色服务和客户关系的创新管理●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增强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① 构建新的电信价值链,促进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② 实施CRM提高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CRM的含义: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③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是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 CRM的含义: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一种利用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健全、改善企业与客户关系的新型管理系统 实施CRM的意义:可为客户及时提供适销对路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为企业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27什么是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 能够支撑邮政企业取得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 2.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① 由营业网点、处理中心、干线运输网和投递网络组成的实物传递网 ② 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统一指挥调度的管理和控制系统 ③ 实物传递网与信息网、金融网“三网融合” ④ 邮政的品牌和信誉 增强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① 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组织管理 ② 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三网融合” ③ 确立信函业务的核心地位,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 ④ 提升邮政品牌、维护邮政信誉 28信函业务作为邮政核心产品(业务)的特殊地位 ● 信函业务是邮政最基本的业务,代表着邮政的性质 信函业务是邮政承担普遍性服务的义务 信函业务的存在和发展是邮政其他业务存在发展的基础 信函业务量大小也是影响邮政经营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边界:以企业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市场作用程度为依据,受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共同制约而确定的企业生产的范围和规模 29什么是最优的企业规模边界 企业的最优规模边界是指:在一个企业的扩张过程中,当企业将外部交易内部化所带来的额外的组织管理费用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费用相等时的企业边界 纵向一体化:企业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向现有业务的上游或下游发展,形成供产、产销或供产销一体化,以扩大现有业务范围的企业经营行为 30.如何确定企业的纵向边界(判断) ① 比较依靠纵向一体化和借助市场力量完成某项业务活动的组织费用和交易费用 组织费用小于交易费用时 ,扩张纵向边界 ● 组织费用大于交易费用时,缩减纵向边界 组织费用等于交易费用时,纵向边界确定 ② 比较依靠纵向一体化和借助市场力量完成某项业务活动的收益(R)、成本(C)和利润(R-C) R1-C1>R2-C2 时,缩减纵向边界 ● R1-C1<R2-C2 时,扩张纵向边界 R1-C1=R2-C2 时,纵向边界确定 ③ 比较依靠纵向一体化和借助市场力量完成某项业务活动的技术效率、代理效率和由此所决定的综合效率 当由技术效率和代理效率共同决定的市场力量的综合效率和纵向一体化经营的综合效率相等时,企业达到最优的纵向边界 31纵向一体化带来的优势(简答) ① 有利于发挥资本经营的协同效应 ② 有助于保证投入品的供应和销售渠道的畅通 ③ 强化垄断地位,获得垄断利润 ④ 达到双赢的目的 纵向一体化带来的劣势 ① 降低技术效率 ② 规模效益递减③ 高额的并购费用 “虚拟化”途径:通过与上下游企业联合的方式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纵向扩张 虚拟经营的定义: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规模扩张的目的,以协作方式,将外部经营资源与企业本身的经营资源相结合所进行的一种跨越空间的功能整合式经营 多元化经营内涵:指企业超越以往的业务经营领域而同时经营两个或更多行业的经营战略(相对于专业化经营而言) 32、多元化经营为企业带来的优势 ① 推动企业规模的扩大 ② 顺利实现企业经营战略重心的行业转移,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 ③ 挖掘利用企业存在的剩余业务能力 ④ 提高或获取企业核心能力 ⑤ 分散经营风险 多元化经营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① 来自原有产业的风险② 市场整体风险③ 行业进入风险④ 行业退出风险⑤ 内部经营整合风险 33企业如何成功实现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的条件) 1.要有稳定的核心竞争优势 2.要坚持主导业务优先发展,经营范围不宜过广 3.要有一定的企业规模 4.企业要存在能力剩余 5.原行业与目标行业之间存在相关性(技术相关、市场相关等) 6.目标行业具有一定的行业吸引力 7.头脑要清醒 34电信全业务经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必然性和必要性 必然:1电信技术进步和网络的不断融合为电信企业开展全业务经营创造了条件 2电信企业本身具有开展全业务经营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必要:1、全业务经营能充分利用电信网络资源,获得范围经济效益 2全业务经营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 3全业务经营能为用户提供“一站购齐”的“一揽子”服务,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4全业务经营有助于提高电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5、邮政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思路和注意问题 邮政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基本思路: 1、坚持邮政主业和核心业务优先发展,并籍此积累、培育、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以便为开展多元化经营创造条件 2、在此前提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抓住时机,开展以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为基础的相关多元化经营 注意问题:以不削弱邮政主业发展为前提, 以有利于邮政主业发展为原则;不要盲目进入不相关的行业和领域 36、通信产品的定义有哪三层含义:(知道) ① 为用户直接提供通信服务及邮件传递的项目 ② 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有效成果 ③ 是通信企业直接提供通信服务的“最终”成果 专业产品:完整产品,即可供用户消费的完整意义上的通信服务;企业产品:以企业为“口”的最终生产成果 37、通信目录与邮政资费表的不同 通信产品目录① 各类通信产品名目的汇编② 通信产品目录有专业产品目录和企业产品目录之分 邮电资费表不能成为计算邮电通信专业产品价值的依据 品名罗列过细;产值计算应以价值为基础;产值计算必须采用以价值为基础的不变单价 38通信产品的计量单位 1、实物计量单位2货币计量单位 39、业务总量与通信总量额区别 邮电业务总量:通信全行业的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邮电通信专业产品量的总和 邮电业务总量=∑(各类通信业务量×相应的不变平均单价)+出租代维及其他业务收入 通信总量:单个通信企业的总产值指标,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邮电通信企业产品量的总和 通信总量=∑(各类邮电通信企业产品量×相应的不变单价)+出租代维及其他业务收入 40、优化通信结构的意义和途径 ① 邮政:在搞好函件等传统业务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邮政轻型、新型业务 函件业务:重视其发展;调整函件业务结构;培育大用户大客户 代办电信和电子信息类业务 物流配送业务 ② 电信: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和业务创新力度 继续下力气抓电话业务的发展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和增值业务 重视发展数据业务和电路出租业务 41、通信质量的内涵 1.准确2.迅速3.安全与保密4.方便5、可靠 42影响通信质量的因素及提高的主要途径 (一)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合理配置通信网 (二) 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三) 调整完善企业生产劳动组织 (四)核定质量标准、健全规章制度,加大考核、监督力度 (五)实施先进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六) 用人为的办法实现通信服务质量与企业职工物质利益的 正相关挂钩 43、怎样确保提高通信服务质量与通信企业微观效益的关系 从通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看● 提高通信服务质量和提高通信的社会效益不矛盾 提高通信服务质量与提高企业直接经济效益似乎有矛盾 其一,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人、财、物的投入,不一定会带来业务量的同比例上升 其二,确保通信服务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有时会发生抵触 其三,不合质量要求的通信产品,照样列入企业的生产成果● 从根本上讲,提高通信服务质量与提高通信直接经济效益是统一的、不矛盾的。 通信产品成本:通信部门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一定数量的通信产品所必须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 价格构成:物化劳动耗费(C)和活劳动耗费(V) 特点:1.不存在作为劳动对象主要内容的原材料耗费 2.工资和折旧费所占比重大 3.质量成本应具有突出地位 4.固定成本比重大,变动成本比重小 5.清晰核算单项业务的成本困难 6.企业服务区域的客观环境因素对成本耗费影响大 完全成本法: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去,形成产品的完全成本 制造成本法: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计算与生产经营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部分(直接的材料费用、直接的工资费用及制造费用等),而将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部分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虚拟成本:也称重置成本,是依据现实的网络技术设备费用、电力费用、人力资源费用等的开销水平,虚拟计算一个同等规模的网络所需支出的成本 预期成本:也即前瞻性成本,是指在财会记录成本的基础上,依据现实的网络和用户规模,并考虑到技术进步、网络装备水平和规模容量等可能 的情况变化,预测出的将来的成本水平。 网元成本:对应于相对独立的网络元素的成本 质量成本:指企业为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因产品质量不合格所导致的成本开支 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会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44、什么是通信资费?决定通信资费的因素有哪些? 1、成本费用 2、 社会平均盈利率 3、供求关系 4、产品生命周期 5、产品相关性 6、市场开放度 7、业务性质 45通信企业按平均成本定价存在着一些缺陷: 其一,企业按平均成本自主定价时的产量(Q2)低于按边际成本定价的产量(Q1) ,价格(P2)却高于按边际成本定价时的价格(P1) 其二,企业在政府定价时,将尽可能地多报成本以争取更高的定价标准 46社会平均盈利率的方法 如何确定社会平均盈利率,理论上有三种方法: A.社会平均工资盈利率=∑m/∑v产品价格=C+V+V·∑m/∑v B.社会平均成本盈利率=∑m/∑(C+V)产品价格=C+V+(C+V)·∑m/∑(C+V) C.社会平均资金盈利率=∑m/∑H 产品价格=C+V+H·∑m/∑H 需求价格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本身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 47、为什么国家对通信资费管理 目标:1防止垄断企业制定垄断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 2通过价格管制,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刺激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3保证企业具有一定的自我积累和大规模投资的能力,保持发展潜力 方法:1“资本回报率”管制方式,确保了企业的成本补偿和投资回报,有利于鼓励企业不断加大投资,促使通信供给能力快速增长,但这种管制方式不利于激励企业努力降低成本和提高内部生产经营效率。 2“价格下限”管制:限定绝对价格下限、限制短期低价倾销行为、限制以排除中小企业为目的的企业调价行为等;“价格上限”管制也即最高限价管制,包括限定绝对价格上限、限定价格上涨幅度等 3实施最高限价管制,管制者和被管制者谈判的焦点是生产效率调整因子X值的确定。(斯蒂芬·李特查尔德(Stephen Littlechild)的最高限价管制模型,模型公式表示为:PI≤RPI—X 式中:PI——被管制电信业务的价格指数RPI——社会零售物价指数X——生产效率调整因子(1如果X>0提高生产率和降低资费2如果X>RPI,绝对降低资费3如果X<RPI,可适当提高,但低于社会零售物价指数) 48、通信资费管理原则 1.消费者利益原则2.成本导向原则 3.可持续发展原则 4.效率原则 5.公平竞争原则 6.透明原则 49、通信业务收入与邮电业务总量的区别 ① 计算依据和基础不同: 邮电业务总量:以专业产品目录为依据,以专业产品不 变平均单价为计算基础 通信业务收入:以邮电资费表为依据,以专业产品现行的零售价格(资费)为计算基础 ② 产品量范围不同 邮电业务总量:含计费和免费两部分的邮电专业产品量● 通信业务收入:只含计费部分的邮电专业产品量 ③ 量上不等 : 通信业务收入<邮电业务总量 发展趋势:同方向变化 50通信业务收入与企业自有收入的区别 区别 业务收入 自有收入 反映的经济含义不同 邮电通信专业产品的销售收入 一个企业参加通信生产所应得的收入份额 指标范围不同 全网范围 企业范围 计算基础不同 资费 企业产品内部结算单价及资费(小部分) 作用不同 全网以收抵支的来源和计算盈亏的依据 一个企业以收抵支的来源和计算盈亏的依据 51影响通信业务收入的直接因素 1. 计费业务量大小 2. 资费因素 52通信业务收入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通信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依托的是遍布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通信网络 在这个网络上存在着不同国家的不同的网络提供者、不同的业务经营商。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也存在不同的网络提供者和不同的通信运营企业 一个完整的可供用户消费的传递信息的服务往往需要两个或多于两个的通信企业共同承担完成 通信产品的资费收入由靠近信息源的受理传递信息的企业(出口企业)收取 为了使参与该通信产品生产的不同企业得到与其所费劳动相应的收入,客观上需要对通信业务收入进行分配 53搞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意义 ① 开展电信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 ② 减少网络重复建设的必然要求 ③ 提升网络价值的有效手段 ④ 提高话务量的必要途径 ⑤ 主导电信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⑥ 确保通信质量的必要条件 网间互联费的制定应以互联成本为基础,遵循下列 原则: 1合理性原则2公平性原则3公开性原则4非绑定原则5可操作性原则6互惠性原则 关于不对称管制依据 ① 依据:新老电信企业存在不对称的初始竞争条件 ② 电信企业间初始竞争条件的不对称是相对的 ③ 对主导电信企业的不对称管制也应是相对的 54.自有收入= 全网专业结算收入+非全网专业(市话等)业务收入+全网专业设备(不含市话设备和长途出租电路)出租代维和其他业务收入 结算收入的原始计算公式:结算收入=∑企业产品量×企业产品内部分类结算价格 为鼓励企业增量增收并重,引入结算系数: ∑上年全网专业企业产品量×企业产品分类结算价格 结算系数=———————————————————————— 上年全网专业业务收入(不含设备出租代维和其他收入) 本年度全网专业的结算收 入=本年度业务收入×结算系数 55. 概述通信企业利润的构成及利润分配的程序 ①营业利润②投资净收益③营业外收支净额 1、营业利润=通信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通信业务利润=通信企业自有收入-通信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相应税金及附加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2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3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通信企业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通信企业利润的分配(纳税后利润分配顺序)● 承担被没收的财务损失及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弥补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提取公益金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1. 新的财会制度实施后,在通信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方面有了哪些新变化? 老的会计平衡公式: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改革:资金来源方面:建立资本金制度,明确产权关系资金运用方面:取消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制度,扩大企业理财自主权 新的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分类:① 流动资产(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存货等) ② 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单位价值) ③ 长期投资(相对于短期投资而言) ④ 无形资产(特征;计价;转让;摊销;有效期限) ⑤ 递延资产(开办费等) ⑥ 其他资产(特准储备物资及涉及诉讼中的资产等) 资本金: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国家、法人、个人、外商资本金) 资本公积金(资本储备或准资本) 按期限长短分(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56.简述通信资金构成特点 ①不需要支付购买劳动对象的流动资金,也不需要占用存储半成品和成品的流动资金 ②不需要垫付支付职工工资的流动资金 ③运营资金(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所占比重小,非运营资金(占用在非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所占比重大57.什么是资本金制度,主要内容 资本金制度(国家对有关资本金筹集、管理、核算以及所有者责、权、利等所作的法律规范)及其内容: A. 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 B. 企业可以采取吸收现金、实物、无形资产和发行股票等形式筹集资本金 C. 资本金按投资主体不同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 D. 企业持续经营期间,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投资者不能以任何方式抽回资本金 E. 投资者按投入的资本金比例或者按公司合同、章程、协议的规定,分享收益和承担风险58.掌握资本金利润率、负债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反映企业资金利用效果和变现能力的主要指标。 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9.通信企业如何对外广泛筹资,对内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实现通信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外: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改进筹资方式 ① 努力用足用好现有优惠政策(加速折旧政策) ② 积极参与国内外金融大循环,继续走负债经营之路 ③ 认真贯彻“有偿使用、按资分利”的融资原则,继续走联合投资、联合建设之路 ④ 结合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尝试与股份制改革相关的筹资方式 ⑤ 通过吸收各种社会基金(福利基金、待业保险基金、失业救济金等)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 ⑥ 研究采用租赁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对外筹资的指导思想要实现两大转变: 无偿占有的政府行为 到 等价有偿的企业行为 独家投资搞建设 到 联合社会有关部门共同投资搞建设 对内:加强内部资金融通,提高资金运营效益,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扶持,主要依靠自身积累 ① 加强内部资金融通,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② 管好资金、用活资金,提高资金运行效益 60双倍余额折旧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年折旧率 但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