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仙村 |
释义 | 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连然镇,地处东南边,距离连然镇政府所在地8 公里,到连然镇的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安宁市8公里。东邻思邑村委会甸苴村 ,南邻县街镇耳目村,西邻县街镇,北邻沙漠邑村。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311户,有乡村人口1010 人,其中农业人口1002 人,劳动力705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59 人。 村情概况全村国土面积16.4 平方公里,海拔1846 米,年平均气温15.1 ℃,年降水量877.4 毫米,适合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088 亩,人均耕地1.08 亩,林地2323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13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18 元。该村属于经济一般,农民收入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088 亩(其中:田671 亩,地417 亩),人均耕地1.08 亩,主要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拥有林地2103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 23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3 亩,主要种植李子、葡萄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48亩,其他面积2200亩。 基础设施编辑本段回目录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除老甸房未通自来水以外,其他五个村民小组已通自来水,有 289户通自来水,有22 户饮用井水。有 311户通电,有207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27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79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113户。 该村到连然镇的道路为柏油路;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无集贸市场。全村共拥有汽车23 辆,拖拉机23 辆,摩托车59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88 亩,有效灌溉率为100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63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不拾遗1.06 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3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27户。全村有 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6 个自然村已通路;有6 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 6个自然村未通路灯。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7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2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11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461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25 万元,占总收入的33.08 %;畜牧业收入881 万元,占总收入的19.1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1726头,肉牛13 头,肉羊160 头);渔业收入387万元,占总收入的0.92 %;林业收入49 万元,占总收入的1.08 %;第二、三产业收入1959 万元,占总收入的42.47 %;工资性收入150 万元,占总收入的3.25 %。农民人均纯收入4378.17 元,农民收入以第一、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50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2 人(占劳动力的13 %),在省内务工 92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本市。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959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2.4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葡萄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拥有企业11 个,专业合作组织1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1 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30户。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 所,校舍建筑面积456 平方米,拥有教师19 人,在校学生126 人,距离镇中学8 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6 人,其中小学生89 人,中学生37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 个、图书室6 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通仙桥位于安宁市驻地东南面,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4378.17元。到2010年将达到6000元。通仙桥村名的得来:该村的必经之路是横跨螳螂川的一座青石拱。桥长44米,宽7米,三孔四个桥墩,解放前是到鸣矣河,八街、一六街以至昆阳,峨山、玉溪、易门等地通往安宁县城的必经之桥,解放后修通安八路,此桥过往行人、车辆虽有减少,但仍是附近村镇的交通要道,民间传说,张果老骑着毛驴,曾通过此桥,所以桥名叫通仙桥。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力求达支5000元。新甸房位于安宁市驻地东南面,全村42户,131人,土地承包地面积165亩,人均耕地1.3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77元,到2010年将达到6000元。新甸房村名的得来:1930年,一支马帮驮盐经过,此处有一马店,后来将此村取名新甸房。 新农村建设1、 产发展、生活宽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无公害、无污染蔬菜,增大反季玉米的种植面积,重点扶持规模化种植农产30户,在籽种、农药、农用物资给予重大扶持,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其他农户规模化种植,全面提高农户的质量和安定水平,逐步实现产品种植业化和规模化。 2、 风文明、村容整洁我村小组决心在原来的基础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电视广播室、科技培训室书室、阅览室、文化室乐辅导体育运动场地。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部体现,我们以规划村民住房为起点,规划我村山田让村民住房为起点,规划我们村山田让村民建盖房屋。村间道路硬化1414米,砖砌排水沟300米。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通仙桥、小西邑、新甸房、麦地厂、老甸房、白甸6个村民小组由于村集体资金薄弱,难以启动新农村建设。2、小西邑村尾矿坝的清理,影响农田的灌溉。3、因集体经济薄弱,至今未对通仙桥村"蜈蚣桥"进行修复,对群众的财产等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4、白甸村民小组主干道及大桥的修复问题难以解决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争取启动通仙桥、小西邑村小组新农村建设的村间道路及机耕路面的硬化。2、扩大劳动力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以第二、三产业带动全村委会的经济发展。3、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引进"名、特、优、新"品种种植。4、扩大"维娜莎"葡萄种植面积。5、在新甸房、老甸房小组建盖规模养殖小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