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北一中 |
释义 | 通北一中位于北安市最南端秀美的通肯河畔,她是全市唯一的一所农村综合中学。校园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紫丁香扑面送来春天的气息;野玫瑰香气宜人传递夏日情怀;硕果累累金风鸣吟礼赞秋的孕蕾成熟;冬雪静谧玉枝横出书写冬的诗情画意。走进校园,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书声朗朗,劲苗茁壮...... 近几年来高考成绩连创佳绩,继2006年王帅同学为代表的应届毕业生以628分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邱有权同学又以648分的成绩再进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北安市理科第四名,我校高考成绩本科上线率在黑河地区排名第七。我校每年都有数名优秀考生进入哈工大、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商大、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重点大学。这对于一所农村高中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为了配合市委、市政府打造南部教育中心,我校09年起开始招收初中实验班,促进均衡发展,打造学校品牌。 通北一中有一个精诚、团结的开拓性领导班子,有一支高素质、高能力、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中有多人被评为黑河地区特级教师、北安市特级教师。 学校领导携同全体师生与时俱进,创造和谐,续写通北一中新的篇章! 在北安市第五届十佳公仆名单里,唯一一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赵广义,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放弃政府官员的岗位,自愿到教学一线操心劳神,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中学,建设成了一个与县城重点中学一比高低的书香乐园。 以身作则,以服务求生存 2000年,赵广义从通北镇副镇长的岗位毅然回到他割舍不了的校园,当他第一次踏进通北一中这片热土,看到教学楼的三扇楼门包着暗红的铁皮,由于年久失修早已锈迹斑斑,而且仅有一扇门能打开。对此种情景,他决定撤掉铁皮换成玻璃,使尘封已久的楼门终于打开,让楼内充满阳光。 为了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给师生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他几年来与全体员工一起摸爬滚打,共同搞校园建设。现在的学校榆树墙已成一道绿色长廊,刺玫瑰也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紫丁香更是花香四溢浓密成荫。昔日泥泞的校园小径也已成为石板小路,原本坑洼不平积水的操场也变得平平坦坦,省级优秀绿色学校的示范牌也非常醒目地挂在了学校的大门上…… 率先垂范,用管理求发展 每到学年初来临,学校的收费总是很难的,学生总是托各种关系要求减免。为此他从自己做起,自己的亲属一律一分不免,使一些亲属牢骚满腹,但他宁可自己落怨也决不破坏学校的制度,宁可在亲属面前低三下四费尽口舌也决不开一道口子,使学校的收费实现了透明化,也使学校减少了不必要的资金流失。 通北一中自建校以来就没有图书室,他上任后大胆创新,千方百计拉动资金,创出了一条校企联合共建校园书屋之路,由邮政局倾情扶助并投资十万余元人民币,购买图书上万册,建成了现代的“三味书屋”,填补了学校没有图书室的历史空白。 开拓视野,走教育振兴之路 他组织成立以学生为主的各种活动团体,成立了“晨曦文学社”、“校园广播室”、“艺美艺术社团”等学生组织,使有特长的学生学有所成,没有特长的学生提高了修养和素质。其中,“晨曦文学社”在《黑河日报·教育周刊》中学生版发表了专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他的领导下,发展个性已成为通北一中新的教学追求,主动获取信息,也成为每个通北一中人的学习态度。几年来高考成绩不断攀升,一年一大步,连创佳绩。2004年高考,该校106名考生中就有49人考上了本科大学。2005年,参加高考人数119人,500分以上24人,其中有4人超过600分,其中理科考生张杨同学以665分的成绩一举夺得北安市理科状元的桂冠。 远眺通北一中,校园被绿树掩映,走近学校,浓浓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教书育人”已蔚然成风,在这里“教书育人”已深入人心,而这些少不了一个人民公仆式的好干部——赵广义校长无私的奉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