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庭院里的女人 |
释义 | 基本信息片名:《庭院里的女人》 英文名:Pavilion of Women 原著:赛珍珠(美) 编剧:罗燕(美) 保罗·考斯林(美) 制片:罗燕(美) 导演:严浩(港) 主演:罗燕 威廉·达福Willem Dafoe 石修(港) 赵耀翰(美) 丁艺(美) 类型:爱情/家庭/伦理/悲剧片 出品:美国环球电影公司全球发行 蒙斯通国际文化娱乐中国有限公司全国发行 中国电影集团协助发行 首映:2001年05月04日 官方站点:http://202.106.127.182/pow/index.htm 北京电影制片厂美国银梦电影公司联合摄制 摄影:潘恒生 美术; 颜色:彩色 时长:111分钟 剧情简介1938年的中国,日军侵华的铁蹄日益迫近。而江南水乡的小镇上,名门望族吴府却在高墙之内安居乐业,继续过着养尊处优的奢华生活。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吴家大花园里,女主人吴太太(罗燕饰)娴熟自如地安排打理着吴家的一切。 吴太太不仅知书达理,雍容高贵,还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夫人。 但是,吴府平静安宁的生活,却突然在吴太太40岁寿宴的那天被打破了。寿宴前,吴太太的闺中挚友康太太(何爱米饰)难产,危在旦夕,想临死前见吴太太一面。匆匆赶到康府的吴太太正碰上前来帮忙的洋人孤儿院医生安德鲁(Willem Dafoe饰)。安德鲁用西洋医术救了康太太一命。不过,小镇居民对安德鲁不避“女人生产,血光之灾”大为惊恐和窘迫。吴太太既感激又震惊。 寿宴上,吴太太突然宣布了一个让男人嫉妒,女人不解的决定:为丈夫(石修饰)迎娶一房小妾。她说自己老了,丈夫该由更年青的女人伺候。这品貌兼备的理想夫人心中真正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乡下孤女秋明(丁艺饰)为生活所迫,被吴太太买进吴府。她的纯真吸引了少爷凤慕(赵耀翰饰)的注意。凤慕对可怜的秋明充满了同情,并极力保护。 凤慕的未来岳丈要求凤慕学些洋学,以配上念过洋书的康家小姐。吴太太请安德鲁进吴府做凤慕的家庭教师,自己也好奇常去旁听。一课又一课,吴太太被安德鲁的真挚热情与博学所吸引,安德鲁也暗自惊叹吴太太丰富的古典文学知识。 一天,孤儿院着火,为救安德鲁和他的孤儿,吴太太奋不顾身冲入火海。从此,安德鲁意识到,在她矜持的外表下面,深藏着的是惊人的勇气和强烈的感情。他们相爱了。 然而,一个是发誓终生侍奉上帝的传教士,一个是体面人家的有夫之妇,他们的感情将如何发展?封闭的小镇将如何对待他们?一贯贤德的吴太太将如何自处?少爷凤慕与父亲的小妾秋明的畸恋又将怎样结果?平静美丽的吴家花园暗潮汹涌…… 日军血洗水乡小镇,主人公面临生死考验,命运之舟最终将他们送至哪个彼岸? 《庭院里的女人》在此将精彩好戏一幕幕向观众展开、出演。 幕后花絮1.故事题材 十几年前,当罗燕还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时,美国教授就向她强烈地推荐了赛珍珠。罗燕吃惊地发现自己竟对这位令全美国人骄傲的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无所知。 好奇地看完了赛珍珠的代表作《大地》及由此改编的影片后,更令罗燕吃惊的是,赛珍珠的小说竟象出自中国作家之手。赛珍珠对中国和中国百姓的熟悉、热爱及了解绝非一般外国人游记水平。尤其让罗燕敬佩的是,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赛珍珠就已轻松地跨越了东西方文化的鸿沟,创作了几十部跨文化作品。为此她拜访了当年还健在的哈佛大学东亚中心主任、终身教授、曾任基辛格智囊团成员之一的费正清,以了解自己一无所知的中美文化交流史。 1995年,罗燕已研究生毕业多年,业余时间学了不少国际电影融资、发行、国际电影制作、市场、管理及财务方面的知识,又因做生意积累了资金,便开始了她在中国生产好莱坞电影的梦想。同样的跨文化知识和经历,使她当然地选择了赛珍珠的作品《庭院里的女人》。 那是一个前人不敢想的梦想,没现成的人和经验可寻。 经当年波士顿的美国教授介绍,罗燕多次飞往纽约拜访赛珍珠家族,并说服他们将《庭院里的女人》的电影改编权转让给身为无名小卒的她。 2.剧本 1997年初,罗燕在中美两地寻找多时,却找不到能用英文写作又谙熟中国三、四十年代风土人情的编剧。她的商业律师积极建议她亲自执笔,并愿意充当打字员帮助校对英文。“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同赛珍珠一样,她同时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内核。”律师保罗评价道。第一次写作剧本竟用非母语是罗燕毫无思想准备的。她立刻上街买了指导写剧本的书,现看现写。 小说的故事是一个罗燕熟悉的世界。从小由当过中央银行副行长的外公和一辈子只知道做太太的外婆带大,上海人骨子里的西化和隔代中国南方上层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切影响使罗燕的想象创造如同展开了翅膀。 剧中女主人公不同于许多观众熟悉的被人买卖的旧式妇女,是典型的南方知书达理、聪明能干,努力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旧中国追求精神自由的文明女性。中国历史中的女诗人李清照,女作家张爱玲,丁玲,女革命家秋瑾都出自南方沿海城镇。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社会上层,男女关系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敏感主题。人类文明已进步到不再将男女关系简单地脸谱成好或坏。剧中女主人公的先生体面潇洒,是不愁吃穿的“大款”老爷,富人家宠坏了的自私的孩子。太太敬老扶幼,平日张罗佣人、管理家产。关上卧室,却是高级佣人,伺候包括性的一切。难怪看多了书,又和儿子一起上洋课的太太不能满足这种毫无精神交流的生活,倾心于主张男女平等自由的洋老师。这实在不是哪个人的错,而是男女相处的必然。 十几年改革开放,中国已大踏步走进世界各领先行业,中产阶级已随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神速成长而日益壮大。中产阶级的各种精神危机、人生目标危机、感情危机等竟与影片中30年代社会、人物有着惊人的对照。这使罗燕的编剧工作进展迅速,三周就完成了剧本第一稿。 剧本在好莱坞是有价产业,是影片成功的一半。然而,对非好莱坞电影工作者而言,最不适应的是类型化创造。好莱坞在过去的几十年大规模影片生产中已将类型固定,以满足其固定商业收入之需。而八大公司有如一门门礼花高射炮,剧本、明星、电影,必须符合其炮筒口径,否则无法向全世界发送。而礼花上天后如何开花则由礼花的质量决定。挑战不仅来自跨文化创造,更多来自好莱坞这世界舞台的激烈竞争(好莱坞平均一天收到1000本剧本)。对于人生地不熟的中国女演员罗燕来说,正面与美国人竞争未免太残酷也太天方夜谭。 3、可行性策划报告 好莱坞制片的主要工作是可行性策划报告,那是未来影片的蓝图,也是发行融资的唯一依据。它包括明星人选、主创候选人履历、剧本、未来世界市场预测(根据由专业公司提供的已上映同类影片票房)、投资计划、投资回收计划、40页的近1200条栏目预算、25页近300条栏目的生产周期计划、制片公司商业信誉报告(由专业公司提供)、制片人商业信誉(由银行提供)及管理经验履、合拍片许可合同、合拍电影公司介绍、详细策划介绍报告等等。报告比剧本还厚。 显然,没有成功的好莱坞制片人愿为如此无名又不富有的罗燕当制片。不得已,罗燕只能又干起从来没干过的繁重制片工作。 不认识人,报告只能广泛散发。四天后,环球电影公司即要求会见。随后两个月,环球电影公司与其全球(包括北美)的各发行分公司征询对影片的票房预测。终于,环球认可了可行性策划报告,通知罗燕让影片专职律师与环球律师楼开始了为时六个月的版权购买谈判。 具体而繁重的工作于是展开了。罗燕忙着重复审看堆成几尺高的由非母语书写的发行合同和贷款文件。指导律师谈判、修改剧本、和明星代理公司谈合同、找导演、与完成片保险公司谈判、组织摄制组、寻找拍摄景地等层出不穷的制片工作及文件大战同时进行着。环球公司当年的国际部总裁娜迪亚布朗姗说:“我在环球工作了25年,一直很希望与中国合拍影片,也几乎每年会见中国电影代表团。但由于没有像罗燕这样熟悉两国电影制片细节操作的职业制片,直到今天愿望才得以实现。”为贷款银行监督影片生产的完成片保险公司执行副总柯特华纳说:“罗燕的美国公司有很好的商业信誉,本人多年管理公司,又是艺术家,是好莱坞难得的双料人材。” 4.拍摄 由于男主角的戏份弱于女主角,制片人又是好莱坞闻所未闻的,在中国拍摄的条件仍然使大多身价近千万美元的好莱坞明星望而却步。八个月,规定级别的明星迟迟不见踪影。环球电影公司甚至已开始怀疑在中国拍好莱坞英语片及按合同期交片的可能性。正当两年的辛苦将化作泡影之时,明星威廉德福欣然接片,他喜欢剧本也向往中国。能说双语的香港著名导演严浩也积极加盟。 当演员、导演合同完成之时,影片已到规定的前期生产日。十分惊险。 考虑到英语对白及国际商业片种的需要,一个以内地、香港创作人材为主,好莱坞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补空”的“杂牌军”摄制组迅速成立。 由于电影生产习惯、管理体制各异,加上语言的不同,前期协调、统一创意、实施好莱坞制片中心制,工作量巨大。现场英文、广东话、普通话、上海话四种语言“横流”。一时,所有具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员都面临挑战。 为适应国际大片发行之需,英语对白成为此爱情片的必须。找流利用英语演戏的职业亚裔演员,也成为过去中国影片制作从未遇到过的困难。经香港、台湾、新加坡、洛杉矶、上海、北京、苏州紧急选择,开拍前才找齐除男女主角以外的演员。 好莱坞明星及演员带来的是好莱坞严格的规范化生产。明星威廉的有限档期几乎不容任何拍摄计划的失误或改变。几乎所有亚洲影片生产都不可能遇到如此的严格要求。 完成片保险公司必须收到的规定格式的每天拍摄进度报告及每周财务平衡表更是纯国产影片所不曾有过的。 按发行购买合同规定,现场修改台词及情节必须由环球电影公司和电影局双方同意,手续繁杂。 第二女主角中途退演,不得已换人要由环球电影公司紧急认可。(按发行购买合同规定,所有演员、主创人员的确认必须经环球同意。) 拍摄期正逢南方雨季,景地周庄发大水,小船和汽车在大街中并行。紧急转点如军队打仗一般。能按时完成影片拍摄简直就是奇迹。 十二月底返原苏州景地加拍夏戏。全剧组冒零下6度严寒每天室外工作14小时以上,演员更是穿着丝绸旗袍,使劲控制着不在寒风中发抖。 制片、导演、演员、主创作人员必须在以上种种几乎不可克服的困难之下,保证其国际影片的艺术质量,按时(两个月拍摄期)创造出中国产的好莱坞影片。 赛珍珠是第一位以中国题材作品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她的作品被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誉为“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并曾被多次搬上美国银幕,其中以1938年米高梅出品的《大地》最为成功。本文介绍的《庭院里的女人》根据赛珍珠的另一部重要作品《群芳亭》改编,其中汇集了东西方的电影界精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