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庭院经济
释义

简介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有的以一业为主从事专业化生产;有的种、养、加工并举,综合经营;有的利用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养业。其产品除部分自给外,可以商品形式出售。庭院经济因实行高秆作物与低秆作物相结合,种植业与养畜业、渔业相结合,不仅可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还可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活跃和丰富城乡市场,改善农村环境,缓解日趋严重的土地、人口、生态间的矛盾。当前,中国农村庭院经济也是缓和人多地少矛盾,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用

我国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或小城镇,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等的庭院可以利用,发展庭院经济有很大潜力。其重要作用:

①经济性。可以利用院落占用的土地资源、利用闲散劳力和不宜到大田劳动的劳力,通过系统组合,使生产中的各种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用较少投入获得比较高的效益。

②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庭院经济通过适当改造,能尽快生产出各种名、优、特产品,经济效益高。一个普通庭院通过3-5年的时间就可以较快地改变成为高效的院落生态系统,尽快富民。

③美化居住环境。庭院经济可以把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未,既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又美化了生活环境,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行高度统一。

④庭院经济还为新技术在农村推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试验点。

模式

庭院是指农户房前屋后的院落,以及周围的闲散土地和水域。庭院经济指的是农户利用庭院区域进行种养业、园艺、手工业等产业。庭院经济以其形式多样、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今一些农村地区,庭院经济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农村生产方式。

庭院经济的特点是“小而全”。对于资本及技术性要求相对较低,可以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并可以发挥一定的资源优势。

由于地域环境及资源条件的不同,庭院经济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庭院养殖模式:较为普遍的传统庭院经济方式,是传统农业中分布较广的模式,投入成本低,效益较高。

2、庭院生态循环模式:农户以庭院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模式通常以沼气为核心,围绕种植、畜牧、水产业等进行循环生产。

3、庭院园艺模式:利用庭院空地进行花卉和苗木的生态苗圃种植,发展特色花卉、珍稀蔬菜、园艺盆景等,在美化了环境的同时又产生了效益。

4、加工业模式:在庭院中建立小加工厂,进行农产品或手工艺品加工。

5、休闲产业模式:围绕城市生产工作人员休闲度假需要,在庭院及其周边发展观光娱乐、度假休闲、社会实践等服务。

6、综合发展模式: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以立体种养为典型模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