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铁屋中的呐喊
释义

基本信息

作者:余杰 著

ISBN:10位[7801158040] 13位[9787801158048]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1

定价:¥23.00 元

内容提要

这本书不是宽容的,它可能会得罪一些老前辈;这本书也不是成熟的,它通篇充满了反叛与偏执。然而让我们一起重温鲁迅先生的教诲吧——“以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人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的。”

编辑推荐

作杰在寂寞里,喊出了另一种声音。它使人想起了“五四”,想起了八十年代,而且文字间滚动的是更为惨烈、更为激越的东西。青年是纯粹精神的发端,但后来的路,还有很长。余杰还很年轻,我愿在他未来的路上,看到更切实的脚步。在精神的跋涉里,是没有驿站的。

——文学评论家 孙郁

作者简介

余杰,1973年10月,生于四川成都平原一个美丽的小镇。十三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中学时代发表各类作品十余万字,并多次获奖。思想早熟,承接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之余绪,崇尚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在北大求学期间,创作近两百万字的文化评论和思想随笔。1998年,部分作品结集为《火与冰》出版。在北大百年校庆的大背景下,该书对北大现状及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尖锐批判和深切反思,立即在读者和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并被视为九十年代以来知识分子批语立场和独立精神回归的标志之一。该书迅速风行大学校园,印行近百万册。 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文化批语、时致批评的写作,同时尝试小说、游记、报告文学等跨文体写作,并继续近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方面的学术研究。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作品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处女作《火与冰》被席殊读书俱乐部评为1998年“十大好书”(文学类)之一;社会评论《为自由而战》获《亚洲周刊》(英文版)“2000年度最佳评论奖”;2002年获纽约万人杰基金会之“万人杰文化新闻获”;2003年入选美国“国际访问者计划”;2004年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法国文化部访问学者。 现为独立写作者,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会员、理事。

目录

铁屋子与窗户——《铁屋中呐喊》修订版序言

第一辑 口吃的人

口吃的人

欲望号街车

激越之爱

绝望之爱

残缺之美

赤足之美

九种武器

张楚:一个躲着布道的布道者

谁是白痴?

不可救药的理想者

第二辑 反叛之后

鲁迅三题

孤独的蔡元培

王府花园里的郭沫若

向死而生

新《子不语》

反叛之后

向“牛筋”一样的牛津致敬

“铁哥们”蒙博托?

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文人与人文

知识分子:终结或再生

第三辑 焚不尽的书

驳季羡林先生论中西文艺理论

知·行·游——重读杨绛

书是书,道是道——读《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读史早知今日事——读陈寅恪的诗

愚人治理愚人国——点评《荣庆日记》

单调散文——对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杨朔散文的反思

焚书

魑魅人间——读奥威尔《动物庄园》与《一九八四》

第四辑 反读《通鉴》

为抽屉而写作(代跋)

书摘

朴素

时下学者出版专著,扉页的自我简介中往往列上一大串头衔:教授、博导、××奖获得者、××学会理事、××协会顾问、收入××名人录之中。读者还没有开始阅读著作,便被这些显赫的招牌吓坏了。而我偶然读到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者王瑶先生的一部著作时,却发现了这样几句自我介绍:“迩来垂垂老矣,华发满颠,齿转黄黑,颇符‘颠倒黑白’之讥;而浓茗时啜,烟斗常衔,亦谙‘水深火热’之味。唯乡音未改出语多谐,时乘单车横冲直撞,似犹未失故态耳。”这是真正的幽默,幽默的背后我看到了一种本色的朴素。学界泰斗的王瑶先生,终身保持着这种朴素。可惜我来到未名湖畔的时候,先生已经去世了,我无缘与乘单车横冲直撞的先生相遇。而先生的这段自我介绍,足以令今天一打两打的学者们为之汗颜。

我常常怀念那些这个时代所稀罕的品质,正如人们热心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朴素显然是其中之一。有一次,我到一名暴发的朋友家里去,他家里装修得让我眼花缭乱:水晶吊灯、柚木地板、大理石浴缸、希腊裸女像、真皮沙发,沙发旁边摆着一盆文竹。在这样的氛围内,文竹是那样格格不入——因为文竹是一种朴素的植物,把它摆在珠光宝气的客厅里,文竹难受,人也难受。主人浑然不觉,我却全身起鸡皮疙瘩,为文竹不忍,也为自己不忍,更为被亵渎的朴素而感到痛心。

世间没有靠得住的财富,而朴素却是一种绝对靠得住的品质,是人永远的财富。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迁到昆明成立西南联大。联大8年,培养出一大批星光灿烂的杰出人物,自然科学家有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华罗庚;人文学者有何炳棣、朱德熙、吴晗;文学家有穆旦、汪曾祺、郑敏……在极为艰难的环境里,涌现出来的人才比三校前10年、20年的总和还要多,这成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个谜。其实,谜底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朴素。当时的师生,把学术作为第一任务。既没有条件也没有闲工夫追求舒适的生活。学生的衣着,多数是褪了色的黄制服,天气冷了就加一件黑色棉大衣,脚上是家制的布鞋或3元一双的劣质皮鞋,露脚跟的线袜自然占优势,甚至缀着一层层各色补丁,沾有3400公里征尘的粗布湘袜也有人穿。教授也好不到哪里去,吴大猷回忆说:“那时,我有一条黄卡叽布裤子,膝盖上都补了像大膏药一样的补丁。虽然学校里有人穿得好一点,但无论谁穿什么,倒也没有人感到稀奇。”客观上,战时物资匮乏,无法享受锦袍华服;主观上,整个身心都浸到学术研究中,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