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铁力农场
释义

铁力农场1955年建场,经过近50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铁力农场面向市场,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调整结构,努力实现“打牢农业基础,增强工业实力,拓展牧业规模,构建产业优势,完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农业转变”的战略,目前已形成“六大基地”。每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亿元,净利润500万元以上,初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中国东北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中草药材生产基地;是垦区创建窗口农场和省级文明农场单位。如今农场“四大两强”的发展目标初露端倪。

简介

铁力农场现有职工4千人,1万人,15个生产队,16个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8千万元。位于黑龙江省腹地,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东依莽莽林海伊春,西靠松嫩平原,横跨铁力市与庆安县,南北长55千米,东西宽27千米。地理位置,北纬 46°51ˊ—— 47°25ˊ,东经127°31ˊ—128°51ˊ,农场场部坐落在铁力市区,距铁力火车站(哈尔滨——绥化——佳木斯)3千米。哈伊公路(哈尔滨——伊春)222国道从场区穿过,是垦区少有的“城中场”。流过场辖区内有呼兰河,依吉密河、欧根河等大小7条河流。全场总面积36万亩,其中:耕地20万亩,可垦荒地5万亩,林地2万亩,宜牧草原1万亩,湿地2千亩,养殖水面1千亩,其它7万多亩。地表黑土层厚达30公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素有“大豆之乡”美称。近年来,以水稻开发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飞速发展,大有北方“鱼米之乡”打造之势。2003年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场验收。

发展优势

资源优势

铁力农场人杰地灵,物宝天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200小时,年有效积温2300—2400℃,降雨量500—600MM,有丰富的地上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野生中草药材及动物资源。种植业以水稻、大豆、玉米、小麦、平贝、细辛、穿地龙、五味子、水飞蓟等为主,粮豆总产10万吨,中草药材千吨以上(平贝300吨,轮叶党参300吨,水飞蓟400吨),带动了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发展。1998年投资1千万元,兴建年产4万吨的精洁米加工厂,引进日本佐竹先进制米设备,同年又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的认证,加工出来的米质优良,产品销售国内外,成为稻米产业的龙头。中草药材种植基地不断发展壮大,面积5千亩,发展十多个北方地道药材品种,生产上按国家中药材GAP标准,正积极推进GAP基地建设,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平贝种植基地。

经济优势

铁力农场投资环境得天独厚,一是依山傍水且半农半林牧资源丰富;二是“城中场”优势,经济发展既依托城市,又服务于城市;三是铁路、公路交通发达;四是通讯快捷,电信网络联通国际国内;五是水源、电力充足;六是土地宽阔,有利开发与建设;七是小城镇建设已具规模,社区功能完善;八是垦区及农场所在地方政府都大力支持,重视农场的“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出台优惠政策,激发区域经济的发展。多年来我们本着真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国内外客商在多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更主要的是铁力农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了融军旅文化、知青文化、黑土文化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干部职工素质高,创业环境顺畅宽松,有利于一切有志之识发财成事,登峰造极。

铁力农场历史

1968年6月30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时,共接收国营农、牧、渔场93个,合编为5个师(辖58个团)、3个独立团,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一团、独立二团、独立三团。

一师辖一团

(北方农场,爱辉县)、二团(新华农场,爱辉县)、三团(红色边疆农场,爱辉县)、四团(库尔滨农场,逊克县)、五团(五大连池农场,德都县)、六团(二龙山农场,德都县)、七团(赵光农垦局,北安县),共七个团。

二师辖八团

(二九0农场,绥滨县)、九团(绥滨农场,绥滨县)、十团(江滨农场,萝北县)、十一团(军川农场,萝北县)、十二团(名山农场,萝北县)、十三团(延兴农场,萝北县)、十四团(青年农场,萝北县)、十五团(宝泉岭农场,萝北县)、十六团(伏尔基农场,鹤岗市)、十七团(汤原农场,汤原县),共十个团。

三师辖十八团

(友谊农场,集贤县)、十九团(五九七农场,宝清县)、二十团(八五二农场,宝清县)、二十一团(八五三农场,宝清县)、二十二团(饶河农场,饶河县)、二十三团(八五九农场,饶河县)、二十四团(胜利农场,饶河县)、二十五团(七星农场,富锦县)、二十六团(抚远渔场,抚远县)、二十七团(勤德利农场,同江县)、二十八团(二九一农场,集贤县)、二十九团(集贤农场,双鸭山市)、三十团(万宝农场,桦川县)、三十一团(曙光农场,桦南县)、三十二团(北兴农场,勃力县),共十五团。

四师辖三十三团

(八五四农场,虎林市)、三十四团(八五八农场,虎林市)、三十五团(和平农场,虎林市)、三十六团(八五0农场,虎林市)、三十七团(八五六农场,虎林市)、三十八团(农垦部实验场,虎林市)、三十九团(云山农场,虎林市)、四十团(八五一一农场,密山县)、四十一团(八五五农场,民密山县)、四十二团(八五七农场,密山县)、四十三团(兴凯湖农场,密山县)、四十四团(八五一0农场,鸡东县),共十二个团。

五师辖四十五团

(鹤山农场,嫩江县)、四十六团(跃进农场,嫩江县)、四十七团(大西江农场,嫩江县)、四十八团(铁峰农场,嫩江县)、四十九团(尖山农场,嫩江县)、五十团(前锋农场,嫩江县)、五十一团(荣军农场,嫩江县)、五十二团(旭光农场,嫩江县)、五十三团(红五月农场,嫩江县)、五十四团(克山农场,克山县)、五十五团(查哈阳农垦局,甘南县)、共十一个团。

兵团直属独立一团

兵团直属独立一团(嘉荫农场,嘉荫县)、独立二团(铁力农场,铁力县)、独立三团(红色草原农垦局,安达县),共三个团

1968年8月,原北京市公安局所属音河农场划归兵团领导,为五十六团。同年11月,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同意,兵团开发抚远荒原。

12月兵团决定二师、三师、四师分别负责包建六个新团,其中二师包建前进团,三师包建东方红团、向阳团和五七团,四师包建青龙山团和红卫团。

1969年7月15日,经沈阳军区报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同意组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8月19日,兵团确定正式组建六师,将原属三师的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团和在抚远地区新建的六个团拨归第六师建制,同时授予新建的6个团番号:原东方红团为五十七团,原向阳团为五十八团,原青龙山团为五十九团,原前进团为六十团,原五七团为六十一团,原红卫团为六十二团。

1969年11月24日,兵团决定,原兵团直属独立一团,独立二团划归二师领导,原兵团直属独立三团划归五师领导,原番号不变,从1970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领导关系。同年12月,五十八团内迁至二十一团五营地区,隶属于三师领导。

1970年1月,经沈阳军区批准,兵团在原宝山农场组建二十六团(步兵团),在原汤原农场组建六十三团(炮兵团),由兵团直接领导指挥。同年2月13日,兵团决定一师独立四营改编为六十四团(晨清农场,孙吴县),五师五十五团分出部分编为六十七团(金边农场,甘南县),分别隶属于一师和五师领导。5月25日,兵团决定将五师五十五团的二、三、四营编为五十团(丰收农场,甘南县),原五十团所属单位分别并入四十九团和五十一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5: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