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铁火炮 |
释义 | 铁火炮是中国宋元时期军队装备的铁壳爆炸性火器。又称震天雷。用生铁铸成外壳,形如罐子、合碗等不同样式,内装火 药,并留有安放引火线的小孔。点燃后,火药在密闭的铁壳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使铁壳爆碎伤人,是当时威力较大的一种火器,广泛用于攻守城战、水战和野战。按其大小和用途不同,有的用耰抛掷,有的以手投放,也有的从城上推下。宋元时期,军中多装备有铁火聤。明朝以后,在铁火聤的基础上,爆炸性火器有了进一步发展,陆续出现了地雷、水雷和爆炸性炮弹。 简介铁火炮一名,最早见于南宋赵与的《辛巳泣蕲录》。嘉定十四年(1221)金兵攻宋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时,曾将铁火炮打到知府帐前和卧室中,“其声大如霹雳”,一宋兵被金人“铁火炮所伤,头目面霹碎,不见一半”。宋元时期,军中多装备有铁火炮,并广泛用于作战。《金史·赤盏合喜传》记载,开兴元年(1232),蒙古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时,金兵曾用震天雷守城,并用铁绳将震天雷从城上吊下,炸毁蒙古军的攻城器械“牛皮洞子”。书中描述震天雷的威力说:“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宋史·马塈传》记载,至元十四年(1277)元军攻静江(今广西桂林)时,一守城宋将率250人用一大型铁火炮集体殉难的情景:“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可斋续稿后集》记载,南宋宝祐五年(1257),李曾伯奉命调查军备后说,当时荆州一月制造铁火炮一二千只,“荆淮之铁火炮动十数万只”。元军攻日本时,也曾使用铁火炮。当时参战的日本画家竹崎季长在其作品《蒙古袭来绘词》中,还画了一具呈炸裂状的铁火炮。明朝以后,在铁火炮的基础上,爆炸性火器有了进一步发展,陆续出现了地雷、水雷和爆炸性炮弹。 发展自古以来,铁火炮样式有许许多多,自元朝以后,火炮才更多的用于战争中,主要用于攻守城塞,也用于野战和水战。 中国于1280年发明了火炮。这时中国人制成了首批信而有徵的铜铁大炮(徵是验证的意思)。公元8世纪,火药的发明使抛石机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公元10世纪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后,抛石机便由抛石变为抛火球。火球又称火药弹。因此,便出现了最早的火炮。 洪武十年(1377)造的铁炮,口径210毫米,全长100厘米,两侧有双炮耳,用于调整火炮的射击角度。炮身铸有“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造”铭文。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带有炮耳的铁铸火炮。这种大口径直筒形火炮,显然会增大火炮威力,表明早在14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火炮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明朝后期的火炮 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火炮仍有发展。嘉靖年间制造的虎蹲炮,长1尺9寸(约合0.6米),重36斤(约合21.5千克),配有铁爪、铁绊,发射前可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形似虎蹲,这种炮克服了发射时后坐力大、跳动厉害的缺点。 明末,为了抵御金军的进攻,仿制红夷大炮,天启六年,袁崇焕以红夷炮凭城固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击退了后金兵,毙伤敌数百人,后金统帅努尔哈赤在该役中中炮受重伤,不久死去。 崇祯初年,明军对红夷火炮的仿制已经进入量产的阶段,然而西方利用仪器来提升火炮瞄准精密度的操作方法,却一直是当时许多中国炮手的盲点。到了雍正(1723-1735)末年,清政府甚至发现驻防的守军,从来没有做过火炮演练,以致于准头的远近、星斗的高低,官兵茫然不知。即使到了道光年间,用铳规量度仰角以调整射程远近的方法,仍然是“中国营兵所不习”。 崇祯三年,孙元化起用王征、张焘等奉教官员或将领,装备大量的西洋火器,还聘请了澳门的葡萄牙军事顾问。铳规、铳尺和矩度等仪器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都是孙元化相当注重的训练内容,这也是先前明朝军队最欠缺的。 孙元化所属的孔有德,掀起吴桥之变后,之所以能在山东地区造成“残破几三百里,杀人盈十余万”的结果,跟叛军先前所受的良好火炮操作训练有关。 从吴桥之变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战场上的战争形态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当红夷大炮的发射技术日趋成熟之后,这种新型武器的攻坚力与杀伤力在城池的攻防战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传统的城墙构造从此不再具备足够的防御能力。孔有德的归顺,不仅让后金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还得到全套铸弹制药的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器,难怪皇太极会出郊十里隆重迎接孔有德,表达了他对这一个部队来归的重视。 明军在吴桥兵变后,丧失了火炮技术上的优势,之后更因为国库空虚,导致武备无法继续充实。崇祯中、后期,边关有许多火器大多是由地方官和守将捐钱所造的,例如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处军务的卢象升等人,曾经捐造了红夷大炮多门,提督辽东军务的吴三桂,也曾经捐钱铸造了“定辽大将军”,这些事实反映出明代朝廷国力的衰微。 清朝时,为了平定战乱,大量制造火炮,主要有3种类型:① 红衣炮(即红夷炮)型,②子母炮型,类似佛朗机铳。③大口径短管炮,现在比较常见的就是天安门前的大炮。还有一种就是清朝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为抗击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各地军民又造了一些重型火炮,广东省虎门、江苏省镇江市等地至今仍保存有当时的抗英火炮。 清初虽然因为南怀仁等耶稣会士的帮忙,在制炮方面颇有进展,但随着三藩之乱的底定和台湾郑氏政权的败亡,清廷对火炮的重视开始大幅减弱。我们可以发现从康熙末年到嘉庆的兵书当中,竟然有一百五十多年没有任何讨论火炮的专门书籍出版。这种情形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才有改变,陆续出现汪仲洋的《铸炮说》、丁拱辰的《演炮图说》、龚振麟的《(铸炮)铁模图说》和《枢机炮架新式图说》等著述。 其中《演炮图说》这本书,专门讨论火炮的测准技术。作者丁拱辰是福建人,曾经游学海外,私习了一些火炮的操作原理,回国后投效军中,并呈献象限仪一具,经演放实测后,证明非常准,因而获得升官。丁拱辰之所以受到重视,显然和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重挫有关。 丁拱辰也曾经《增补则克录》中谈论到铳尺,文中却严重误解了铳尺的主要功能。他以为铳尺上的刻划是用来推算炮弹的重量,而不知道铳尺主要用来估计应装填的火药量,可见当时有关铳尺的正确用法已经失传。 丁拱辰所提到的火炮操作原理和技术,其实都不超出明清之际的水平,但由丁拱辰获赏给六品军功顶戴这件事,可以知道清廷在康熙朝以后很长的一段期间,对火炮知识的了解明显不进反退。 在丁拱辰之后,李善兰也在咸丰九年写了《火器真诀》一书,尝试引进几何学,用来介绍弹道学的原理。李善兰后来并因为这本书而得到获提拔,但很可惜的,他的才华并未充分发挥。 清廷无力响应列强军事的挑战,引发许多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怀,李善兰《火器真诀》、华蘅芳(1833-1902)《??物线说》以及王韬《火器略说》等书的出版,就是具体的反映。在王韬的《火器略说》之后,有关火炮的着译开始增多,各家也开始出版,试图拉近中、西方在火炮瞄准技术上的差距。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清政府大量购买西方近代火炮,同时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制造近代火炮,中国古代火炮逐渐被近代火炮所取代。 应用元代铁火炮的制作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元世祖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都使用过铁火炮。第一次是在1274年,元军在忽敦等率领下,同日军交战于博多。据日本《八幡愚童训》记载,元军登岸后,指挥者居高临下,命万人发射短而毒的箭,一时箭如雨下,毒焰弥障。退兵时发“铁火炮”,声如雷霆。日本兵被这炮声惊得目瞪耳聋,不知所措。这一仗打得日军惨败,而元军也因弓矢用尽,不得不退兵。1281年,元军在范文虎等人率领下再度东侵日本,进攻壹岐、澉浦时,曾发“铁火炮”击败日军,并杀死日将少贰资师。但此时元军遇到飓风,兵士各自逃生,天灾使士卒陷没10万人。曾参加过这两次战役的日本画家竹崎季长,战后将亲眼目睹的战斗场面描绘出来,并于1292年汇集成画册,题名为《蒙古袭来绘词》。其中有一幅是画元军施放“铁火炮”的真实场景,画的左边是元兵,右面是日本兵,中间地上有一只呈炸裂状态的“铁火炮”。这只铁火炮下半部还完整,上半部已炸碎,碎片飞起,火焰四射。从画面上可以看出,这只铁火炮是两半合成的,就是金人的“震天雷”4种形式之一的“合碗式”。中国劳动人民在13世纪初创制的两个半壳合铸雷壳的方法,在过了4个世纪之后,欧洲各国才使用它来制造炮弹。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欲渡长江,宋军船只在江中防卫,发炮,其声如雷,爆炸后,许多石灰弥漫如烟雾,把金兵人马的眼眯住,宋军船只乘势攻击,金兵人马纷纷掉落水中,因而大败。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金兵攻襄阳,守将赵淳命士兵施放霹雳炮,把金兵打退。一日雨夜,赵淳派一千士兵携带火箭、霹雳炮,乘船偷袭至金营,突然敲响战鼓,更以火箭、铁火炮射入金营,酣睡中的金兵被惊醒,匆忙乱逃,自相践踏,伤二三千,马匹也死了八九百。 北宋时期,火器——铁火炮的制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也形成了规模性生产。例如,荆州就是一个制造火器的中心地区,一个月能制铁火炮一二千只。 南宋时期,北方为金人控制。后来,在漠北地区蒙古人崛起,金宣宗怕燕京(今北京)不保,就把都城南迁到汴京,不久黄河以北就被蒙古军队占领。金人疆土不断缩小,企图向南发展,就在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发兵攻取蕲州(今湖北蕲春)。在攻城时,金兵使用了一种爆炸性火器“铁火炮”。这是从城外用抛石机发射,打在城墙上,把守城士兵炸死,或把防御物炸坏;打入城中,爆炸伤人,有的甚至打到知府的府第。金兵从早晨一直打到翌日天亮,四座城门外的铁火炮不停发射,显示出巨大威力。这种铁火炮口小身粗,生铁铸成,厚有二寸。引信装在小口上,发射之前先点燃引信,抛石机射出之后,飞到目的地,炸裂飞散,弹片伤人,与现代的炮弹极为相似。 “震天雷”也是属于铁火炮之类,金人、蒙古人均在作战中广泛使用。金人的震天雷式样有合碗式、罐子式、葫芦式、圆体式等。 1232年蒙古人攻打金的南京(今开封),金兵守城用了威力极大的震天雷,其声如雷,百里之外都能听到,它爆炸产生的热力,可广达半亩,杀伤力很大。蒙古兵无法抵挡,就造了一种用牛皮做成的“洞子”,人伏在里面,移动至城下掘城。城上守兵用箭射,用滚石砸,都不能把“洞子”破坏。震天雷也不能垂直向下发射。后来,金人改用铁绳悬挂震天雷,沿城墙吊下,到了敌人挖城的地方,火药发作,震天雷爆炸,其威力巨大,就把蒙古人的牛皮“洞子”炸得粉碎。 元朝建立之后,曾两次发兵进攻日本,都使用过爆炸性火器——铁火炮。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军在忽敦等率领下,与日军在博多交战。元军登岸后,万箭齐发;退兵时则发射铁火炮,其声如雷,日兵惊恐异常。这次战役,日军大败。但元军也把弓矢等用尽,只好退兵。第二次是在至元十八年,元军在范文虎等率领下再次东渡攻打日本。在进攻壹岐、澉浦时,发铁火炮击败日军,毙杀日将少贰资师。日本画家竹崎季长,曾亲眼目睹这两次战役,并用绘画表现出来。其中有一幅画着铁火炮施放的情景:左面是元兵,右面是日兵,中间地下放一只铁火炮,已经炸裂,下半个完整,上半个业已炸碎,火焰四射。看来元军使用的是一种合碗式火炮。欧洲在16、17世纪时才出现两个半壳合成的炮弹。 到了元代,铁火炮的制作与发射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其威力十分强大。元代诗人张宪有一首《铁炮行》的诗,写道:黑龙随卵大如斗,卵破龙飞雷兔走;先腾阳燧电火红,霹雳一声混沌剖。 演变由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和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联合开发的“卫士”系列多管火箭炮系统此前主要有“卫士”-1/1B以及“卫士”-2三种型号,而目前最新改进型号就是世界射程最远的“卫士”-2D多管火箭炮系统。 据报道,“卫士”-2D火箭炮系统由发射车、运输装弹车和指挥车、通讯车组成,一个作战单元包括一辆射击指挥车、6-9辆火箭发射车和6-9辆运输装弹车。和“卫士”-2早期型号相比,“卫士”-2D各项主要性能指标均有了明显提高。 首先是射程加大。火箭炮的射程与火箭弹的口径相关。“卫士”-2火箭弹长7150毫米,弹径400毫米。而“卫士”-2D的火箭弹长8100毫米,弹径425毫米。在射程上,“卫士”-2最大射程为200公里,而“卫士”-2D的最大射程为400公里。就其口径和射程来说,“卫士”-2D堪称中国目前口径最大、世界上射程最远的火箭炮系统。 其次是精度提高。为了保证必要的射击精度,相比“卫士”-2早期型号,“卫士”-2D因为采用了简易的制导和弹道修正措施,从而有效提高了射击精度。据称,“卫士”-2D使用了由低成本惯性器件组成的捷联惯导系统提高控制精度,在末端甚至还可以采用全球卫星定位或激光作弹道修正等先进技术,当射程为400公里时,射击精度达到小于600米的水平。 多类型的战斗部是“卫士”-2D火箭炮又一亮点,除传统高爆弹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战略战术要求,换用六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战斗部。其中双向末敏子母弹和寻的弹攻击车辆的精确度非常之高,据称可以直接命中目标。甚至还有一种在火箭弹内能携带三个小型无人机,这是一种在火箭弹抵达目标上空后投放携带的自杀弹药的无人机,能搜索地面的雷达信号执行自杀攻击。 另外,“卫士”-2D放弃了以往圆筒式发射箱,采用了一体化设计的六联装发射/储存箱,这也是世界火箭炮发射箱最主流的设计样式,因为火箭弹采用密封箱装弹,储存和发射均很方便。而且,配用的弹药运载车上装有自动装填系统,一次齐射完成后可迅速再装填。其发射车采用新型8×8高机动轮式越野车为运载底盘,具备良好的机动性。 对于火箭炮来说,提高射程、打击精度以及毁伤威力已经成为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卫士”-2D火箭炮系统具备射程远、齐射威力猛、作战反应快、使用维护简单等一系列优点,一定程度上几乎可以替代价格昂贵的短程弹道,用来攻击敌方军事基地、集群装甲部队、机场、港口等目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