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铁古苗族彝族乡 |
释义 | 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位于黔西县东南面,地处索风营电站至鸭池河水系的中段,总面积90.3平方公里,距县城29公里,辖10个村1个居委会共5663户、20286人。这里世代居住着苗、彝、布依、白、仡佬、回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比例占58.6%,尤以苗族彝族居多,素有“苗乡彝寨”之称。 历史渊源:索桥一带自古就是古盐道必经之路,至今石阶路尚存;铁盔山一带,据说苗族首领张秀眉起义的一支在此驻扎,至今碉堡遗址还在,营盘之名沿用至今;彝族文化悠久神秘,淹塘的彝文碑刻至今无人能识,索桥李家更是黔西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据说乾隆皇帝题写了“冠国之光”四个字赐给李家,可惜文革中被破坏了,但他们发明的茅草溜索桥留了下来,成了沿河两岸群众来往的交通工具。 建文四年(1402),失位的建文帝逃匿水西,其追随者落户堰塘寨等地,变服易俗易姓融于当地人,自称“南京人”,为铁石又添一份神秘色彩。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在铁石境内开展革命活动。1952年,武工队队长山东人陈杰将鲜血洒在这片热土上,现葬于黔西烈士陵园。纯朴的民风哺育了众多的优秀铁石儿女,在长征中为王震将军带路的李义竹(后改名为李洪昌),两山战斗英雄张光福,全县劳动模范赵启友等为今天的铁石人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典范。 自然资源:铁石乡境内为典型喀斯特地貌,有煤、重晶石、铁矿等矿产资源。乡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北部有高耸入云的铁盔山形如倒扣的铃铛,九座形似狮子的山峰将其环绕,令人叹为观止,曾有诗赞曰“悠悠千载万山丛,一剑插天耸碧空。遥看九狮山下绕,风云开处露峥嵘”。南部的鸭池河水缓缓从六个村边上流过,沿江沿河地带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民风淳朴,素有世外桃源的美誉。东部有铁盔山脉孕育的以那沟河,河水自狮子口喷泻而出,在花江大岩形成远近闻名的以那沟瀑布,然后流经神秘莫测的“三穿洞”和“天干不见底、下雨不浑浊”的大小银洞,最后注入索风营库区。中部的红岩孕育了山下一片原始森林--邬家大箐,各种怪石林立,上千年的黄秧树顽强地生长在巨大岩石上,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新农村建设: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历届乡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使铁石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在全国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陈萍和乡长杨曦的带领下,结合乡情,理清思路谋发展,落实措施促进步,突出扶贫攻坚、农民增收两个重点,树立竞争、进取、市场和服务意识,着力提高行政水平,提高干部素质,提高全乡各族群众素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通过多方努力,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已呈鼎立之势。以市场为引导建立的黄花、油菜和畜牧养殖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来共争取各类资金投入700余万元,实现村村通电、通自来水、通路、通迅,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铁石过去水、电、路不通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平稳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科技兴农、畜牧业的发展、整脏治乱、退耕还林、计划生育、教育工作等在全县走在前列。乡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乡人民政府被中宣部、国家人口计生委等10部委授予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 “如今铁石传佳话,一代新人胜旧人”。发展中的铁石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热情奔放的铁石人民,甘甜的花江以那沟山泉,风景优美的索风营库区和神秘的铁盔山热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观光、旅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