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铁弓缘 |
释义 | “铁弓缘”又名“英杰烈”。描写明代少女陈秀英和母亲开设茶馆。总兵石须龙的儿子石伦率家丁来喝茶,看见秀英,仗势逼婚,陈母颇有武功,将他打跑,恰遇石的部将匡忠劝解。陈母见匡忠少年正直,引回茶馆,秀英一见钟情。又因陈父临死时留下铁弓一把,遗嘱有人拉开,便以女儿嫁他。匡忠果然拉开铁弓,又与秀英比武,秀英甚为满意,两人订下婚姻。石伦嫉妒,陷害匡忠,陈秀英女扮男装逃走,最后与匡忠阵前重逢,方得团圆。 戏曲电影外文名称 Romance of the iron bow 导演: 陈怀皑 Huaiai Chen 制作人 Produced by:李百万 Baiwan Li 影片类型: 舞台艺术 片长:120分钟 国家/地区: 中国 色彩: 彩色 胶片长度: 12本 制作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中国] 剧情 已故太原守备之女陈秀英青春貌美、武艺高超,与母亲经营茶馆为生。陈父留有一把铁弓,并遗言将秀英许配给打开铁弓的人。太原府总镇石须龙的牙将匡忠将铁弓拉开,约下三日后迎娶秀英。但石须龙的儿子石伦也看中秀英,父子使出毒计,害匡忠被发配边关,秀英钟情于匡忠,并表示将等他回来。匡忠让秀英母女去好友王富刚处避难,但王富刚为查明匡忠的冤屈已投到王元龙部下。石伦逼迫秀英与之成婚,秀英一怒之下杀死石伦,女扮男装化名王…… 影片评价 这部戏曲艺术片情节曲折,故事性强,但创作者并不以情节的巧妙取胜,而是从人物性格出发,塑造了少女陈秀英这个俊美豪侠的形象。 影片既不拘泥于传统程式,也不抛开程式,而是把感情和程式较好地结合一起,使整个戏的风格也同人物一样显得俊美豪侠。 表演评价 主演关肃霜前半部扮花旦,唱腔醇厚、圆润,表演细腻、天真,接着将花旦与武旦的表演程式结合起来,后又由武旦反串小生,女扮男装,有力地刻画了陈秀英忠于爱情、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获奖情况 该片获1980年第3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幕后花絮影片是一部京剧戏曲艺术片,情节曲折,在人物性格塑造上非常成功,将一个忠于爱情、嫉恶如仇、有胆有谋的奇女子陈秀英表现得活灵活现深入人心。影片将感情与故事的传统故事构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影片风格节奏紧凑、风格突出。陈秀英的扮演者关肃霜唱腔醇厚、圆润,表演真切细腻,既为花旦又演武旦,后又由武旦反串小生,成功展示了人物的形象性格。该片获1980年第3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故事梗概太原西门外,已故太原守备之女陈秀英(一作陈月英)与母亲经营茶坊“豪杰居”。16岁的女儿陈秀英相貌出众,武术超群。家中有一祖传宝弓,只有父亲和秀英可以拉开。父亲临终留言:“再有拉开此弓者,择其为婿。” 一日,太原府总镇石须龙(一作史须龙或史世龙)的牙将匡忠拉开此弓,与秀英定下良缘,三日后迎娶。谁料石须龙的儿子石伦也看中秀英,父子定下毒计,派匡忠押运饷粮,又命人扮强盗劫走。之后便将匡忠治罪发配边关,临别时秀英表示永不变心。匡忠则让秀英母女去二龙山王富刚处避难。王富刚得知匡忠遭难,便投到王元龙部下,伺机查明匡忠之冤。秀英怒杀石伦,女扮男装,化名王富刚,在投奔二龙山途中被王富刚未曾谋面的未婚妻关月英虏上太行山,误以为是真王富刚,便盛情款待,还授与兵权。秀英率兵攻太原,杀仇人,又叫匡忠出马应战。王元龙让真王富刚出战,二人对阵,却不相识 。王元龙将匡忠由边关调回出战,秀英拿出信物,二人在阵前相认。匡忠、秀英、王富刚、关月英,终成眷属,二龙山、太行山,两支义军共御来敌。 京剧剧目一名《英杰烈》、《豪杰居》、《豪杰店》。故事见明人《铁弓缘》传奇。荀慧生代表作。《开茶馆》一折有时亦单独演出。关肃霜、刘秀荣等均擅演出。 其他剧种川剧有《铁弓缘》(一名《凤凰屿》,陈秀英作陈玉蕊,匡忠作祝忠),湘剧、徽剧、秦腔、河北梆子均有《铁弓缘》,汉剧有《开铁弓》及《真假王福刚》,评剧亦有此剧目。 民间艺术民间年画艺术《铁弓缘》 武强年画《铁弓缘》已故太原守备之妻与其女陈秀英开茶馆度日,太原总镇之子石文见秀英美貌,欲强行霸占,被陈氏母女驱打,适逢青年军官匡忠为之解劝而罢。匡忠被邀回茶馆,陈秀英一见钟情,与匡忠拉弓比武定亲。后来由于石文父子陷害匡忠,又经过种种曲折,两人始得团圆完婚。此剧最早为梆子戏,后被京剧移植,开茶馆一场由饶有风趣的小生、小旦、小丑构成的“三小戏”。年画生动地表现了匡忠拉开铁弓,陈氏母女惊喜之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