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贴标签效应 |
释义 |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原理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实验在心理学上,对这种效应的显然性作了科学的实验研究。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儿比没有标签的贡献更少。 假设但是,如果贴的标签不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被贴标签的人就可能朝与所贴标签内容相反的方向行动。心理学家斯弟尔在1976年对此作了一项研究。他给人们打电话,说他们参加了(或没有参加)某个团体。或者讲一些对那个团体不太体面的话。然后要求这些人帮助那个团体建立一个饮食合作社。结果表明,消极的标签比积极的标签起了更大的效应,其原因大概是他们认为这种标签是太不公正的。因此,他们想主持公道,并乐于帮助这个团体。 证实从上述的一个事实和两项研究中可见,标签效应是很显然的,它影响着人们的印象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教师应以此为戒,不可轻易地对学生作出评定,不要给学生乱贴标签,否则会影响师生的交往和印象的管理。这就是标签效应给我们教育的启示。 应用实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996年,当时的新安江镇教办在全镇教育系统推出了30条“教师忌语”,实际上就是“贴标签效应”在具体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学生吼着“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了,“贴标签效应”也因此发挥出了它的负向功能的作用。因为这样的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孩子的自尊。所以,老师们必须力戒嘲笑羞辱、歧视绝情、责怪抱怨、威胁恐吓、敷衍欺骗性等语言,多用目标激励性的言语,对学生多贴正向的标签。当我们看见一个大孩子欺负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语言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怎么搞的,比你小的都要欺负,你是虐待狂啊!我跟他的父母讲,也揍你一顿,看你怎么办?”“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负小朋友的是吗?”两种说法,两种效应,结果截然不同。笔者曾听一位对孩子绝望的家长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我只求你做一个寄生虫(没出息,我只好养你一辈子)千万不能做害人虫(违法犯罪)!” 启示别给孩子乱贴标签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被贴上标签时,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由此推之,当一个孩子老被家长说成笨孩子,他是不是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呢?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这样骂他,只是“激将法”,是想他变得好一点而已。这样的观点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标签效应”中,如果贴的标签不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被贴标签的人也可能由于觉得不公平而产生与所贴标签内容方向相反的行动,也就是说,“激将法”是可行的。但是,要负面的、消极的标签产生正面的效应需两个条件: 一是被贴标签者能够理解所贴标签是不是客观、公正的,二是被贴标签者的独立性要比较强。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其年龄越小,对家长的说法越易于认同,也就是他并不容易分辨家长说的是不是客观、公正,同时,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其独立性是有限的,即使觉得家长不公平,也不容易产生“你说我不成,我就做得更好给你看”的想法。家长不可轻易对孩子下结论,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因为这样轻则会毒化亲子关系,严重的还可能促使孩子向消极方面发展。 “标签效应”从谈课外活动中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引导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俗话反映了一种不良社会现象,但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放在心理学的范畴来分析,却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在儿童时期,不但受制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更脱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复杂影响。在种种影响因素中,社会评价和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之大。 近几年,我们学前部培训过近万名学龄前儿童,在组织课外活动以及课堂教学中,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跟踪观察和抽样调查,发现有一些现象值得研究分析。比如做游戏,有的孩子十分怯懦,小朋友邀请他也不敢动;有的孩子比较遵守规则,有的则特别顽皮霸道,有时正玩得好好的,却突然对小朋友动拳脚……不少孩子有一些古怪偏执的行为表现。通过观察和访问家长,逐渐弄清了原委:原来,有些家长经常当着孩子和外人的面,或夸赞他们如何老实听话,或数落他们不爱吃这个、不愿吃那个,或无奈地感叹“这孩子越来越顽皮,真拿他没办法!”等等。讲得多了,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变得跟家长的评价越来越相像。这其中起作用的,就是“标签效应”。 儿童的心理发育、认知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对是非、善恶、美丑等界限的辩识能力较弱,外界的影响(无论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一个孩子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并进而以此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且,这种评价出现的次数越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塑造固化作用越强,甚至会左右终生。前面所讲的一些孩子的行为表现,就是由于一些家长无意中给孩子贴上了不正确的标签,使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不断地得到强化。因此,正确运用“标签效应”对儿童进行科学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引导,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教育引导对于儿童的思想、品质、心理、知识、能力等内在素质的培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时机上看,课外活动为儿童释放天性、张扬个性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也是对其进行引导的绝好时机。从教育者看,老师和家长(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家庭成员)与儿童接触最多,在其心目中最具有权威性,这些人的评价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也最具有影响力。由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始终要求老师不得随意给孩子的性格和行为特点下结论、贴标签,特别是不能作出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评价。同时,通过举办公开课、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书等形式,经常与家长探讨交流这方面的心得体会,共同担负起教育引导的责任。实践证明,巧用“标签效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引导作用。具体讲,应从五个方面努力。 1.对孩子的教育、评价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要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培育,当两者不同步甚至发生冲突时,必然导致孩子认识上的模糊和观念上的混乱。常见这样的情景:一位家长抱起与别人打架的孩子说:“你没长手?怎么不打他?”有的孩子打了小朋友,还振振有辞的说:“我妈妈说了,谁撞了我,就狠狠地揍他。”老师辛辛苦苦教育了半天,被家长一句话给否了,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灌输都不能自相矛盾,今天讲这个理,明天讲那个理,那样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也会使教育引导失去应有的权威性。 2.不轻易对孩子下好或坏的结论。顽皮、好动甚至做出“出格”的举动,孩子的这些表现多为天性使然,无所谓好、坏,即使有一些不良行为,往往也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或对成人的简单摹仿。所以,切忌动不动就对孩子的行为贴上“好”、“坏”的“标签”,人为地划分“好孩子”、“坏孩子”之类的类别,那样,很容易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趋同于划定的类别,限制了他们的心理自然地成长。 3.少批评指责,多表扬肯定。课外活动中,孩子往往像出笼的小鸟,活泼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这是,也是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观察和引导的绝好时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让孩子由着天性去自由活动,不宜拘束太多、限制太死。尤其要鼓励他们勇于表现自己,而不可压抑。心理学家忠告说:“儿童听了鼓励的言词,会精神焕发;受了惩罚或听了贬斥的评语,则会垂头丧气。”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应从多方面去观察,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不要简单训斥,而应找到他们的优长,用一个“好”的“标签”来激励他们不断发扬,这样强化了“好”的行为,也就淡化了“坏”的行为,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 4.不做上纲上线的批评。就是只批评孩子具体的不良行为,不要贬低孩子的品质和能力。课外活动中,有的孩子不太守规矩,有的老师就大声训斥:“你这个捣蛋鬼。”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起床后不叠被子,家长往往不耐烦的说:“你真是条大懒虫。”有的孩子接受知识慢,老师有时也会忍不住批评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些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实际上对孩子自尊、自信的伤害往往很深。我们要求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不能只“堵”不“疏”,否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对孩子进行批评的科学方法,应当是“就事论事”,不“上纲上线”,注重用具体指导代替盲目指责,用提出希望代替严厉批评。这样,不但批评的效果会好得多,而且给孩子的行为指明了方向。 5.不作虚夸、过分的表扬。儿童有好的表现时,应当给予称许,但是赞赏之言也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虚妄夸大,而应实事求是。美国幼儿教育家玛丽莲·吉迪雯说,小时候父亲常常称赞她:“你真伶俐,真聪明。”她长大后感到父亲称赞得太过分了,从而不再相信父亲说的是真话。常受称赞的孩子,一旦发现赞语并非事实,立即会感到十分沮丧,从此对家长和老师的话失去了信任,对自己的优点也失去了信心。不实的表扬,还会让孩子迷失自我、爱慕虚荣,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往往会走向自卑甚至自毁的极端。 在组织儿童课外活动的实践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巧用“标签效应”,不但使孩子们的特长和优点得到巩固发扬,而且帮助一些孩子矫正和克服了不良习惯。愿所有的老师和家长学会正确地“贴标签”,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