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跳跃兔 |
释义 | 跳跃兔,学名Pedetescapensis,又称跳野兔,是啮齿类下跳兔科的唯一物种。 多年以来动物分类学家难以将外形奇特的跳跃兔进行准确分类,目前动物分类学家将跳跃兔与跳鼠、松鼠以及箭猪归为一类。它的外形介乎于袋鼠和野兔之间。它的腿部很短,爪子用于挖掘,柔韧的耳唇用于封闭耳道,从而避免一些物质和残骸进入耳朵内。它们静止时的姿态很滑稽,非常像是一位瑜珈练习者。 中文学名:跳跃兔 拉丁学名:Pedetescaffer 别称:跳野兔 界:动物界 门:无法归类 科:无法归类 属:无法归类 分布区域:非洲南部 栖息环境:乾燥草原 身体重量:3-4公斤 身长:35-43公分 尾长:37-47公分 生物-跳跃兔跳跃兔-简介异名:Pedetescaffer 栖息地:乾燥草原 食物:种子、草根、嫩芽、 身物重量:3-4公斤 身长:35-43公分, 尾长:37-47公分 仔数:1只(濒临灭绝) 分布:非洲南部 跳跃兔,学名Pedetescapensis,又称跳野兔,是啮齿类下跳兔科的唯一物种。 多年以来动物分类学家难以将外形奇特的跳跃兔进行准确分类,目前动物分类学家将跳跃兔与跳鼠、 松鼠以及箭猪归为一类。它的外形介乎于袋鼠和野兔之间。它的腿部很短,爪子用于挖掘,柔韧的耳唇用于封闭耳道,从而避免一些物质和残骸进入耳朵内。它们静止时的姿态很滑稽,非常像是一位瑜珈练习者。 跳跃兔-特征跳跃兔头型似兔类,但前脚短,后脚及尾巴长,利用发达的后脚跳跃前进,与袋鼠相似。它们有多种不同的颜色,有红褐色至淡灰色,尾巴末端呈黑色。通常一次跳2至3公尺,最远可跳6至9公尺。慢走或拾取食物时会用四脚移动。夜行性,单独或家庭居住在筑有错综复杂的隧道内。耳朵灵敏,可发觉敌人的接近。耳,耳孔前有活瓣般的耳珠,防止沙进入耳。跳跃兔的腿部很短,爪子用于挖掘,柔韧的耳唇用于封闭耳道,从而避免一些物质和残骸进入耳朵内。掘洞时,耳珠盖住耳洞,仔兽体型大,刚出生即有母兔的毛型。 跳跃兔-生态跳兔外表像细小的袋鼠(但完全没有关系),后肢发达,可以跳起超过2米,故此得名。不包括长的尾巴,跳兔约长35-43厘米,平均重3公斤。尾巴本身长37-47厘米。跳兔只生活在非洲东南部,吃植物及昆虫。后肢上有四趾及像蹄的爪,较前肢的为长。它们的颈部肌肉发达,而头颅则很短。它们的眼睛很大,耳朵有耳屏,可以阻隔因挖掘而造成的沙粒进入耳朵。 跳兔全年都会生育。雌性一年会生三胎,每胎只有一只婴儿。跳兔婴儿不像一些啮齿目般初出生时是不能看见及没有毛的,它们出生时已经有毛皮,在很短时间内就很活跃。不过婴儿要到差不多半成长后才会断奶及离开巢穴。这么长的照顾令跳兔的出生率非常的低。 跳跃兔-习性跳兔主要是夜间活动的,但有时都会在日头活动。它们在白天的时间会住在它们挖掘的隧道,并在内以泥土捣塞出口。当在雨季的时候,它们可以轻易的挖掘。它们有时会在夜间跳出巢穴。它们会像袋鼠般以后肢跳跃,当受惊时会退回自己的巢穴。 跳兔在不同的日子会住在不同的巢穴,并倾向制造三个绕圈的巢穴。大部份这些巢穴都是近大树或灌木的地方。跳兔的领土是在其巢穴的25-250米范围内。在干旱的日子它们会扩大领土范围。 跳跃兔-保护因为环境破坏和栖息地减少,跳跃兔的数量减少了20%,并在1996年被列入IUCN濒危名单内。但于2001年,跳跃兔被列为无危。再次被列入濒临灭绝奇特物种。 小游戏-跳跃兔一款在线小游戏,在游戏中,捷克洛普是一支很能跳的小兔子,尽量让他跳得更高从而得到胡萝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