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田氏镇
释义

田氏镇位于内黄县城西北25公里,地处两省(河南、河北)三县(内黄、安阳、魏县)交界地带。西距安阳市40公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35公里;东距京九铁路、106国道和阿深高速25公里;南距汤台铁路、濮鹤高速30公里;安阳—濮阳公路和安阳—济南公路横贯东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利。全镇辖42个行政村,252个村民小组,4.8万人,总面积56.6平方公里。

田氏镇-由来

田氏的名字是由古“天乙”(商汤王的名字)转化而来,此地曾是商汤王活动的地方,故有“天乙”村(今汤王庙)。明初迁来之民仰慕这一古老地名,所建村落多就“天乙”命名,故有“西天乙”(即今之田氏集),“东天乙”(东田氏)、“南天乙”(南田氏)之村名。

田氏镇-所辖村庄

辖42个村:孟庄村、董庄村、陈庄村、太史村、西口上村、东口上村、岳庄村、杨庄村、龙庄村、南街村、北街村、东街村、南田氏村、翟元村、于小屯村、滑河屯村、西王村、任庄村、尚海村、刘屯村、王屯村、李屯村、周庄村、马庄村、耿高城村、马高城村、刘高城村、曹高城村、郑小屯村、石东村、石中村、石西庄村、前石村、彭路村、付路村、孟路村、东田氏东村、东田氏中村、东田氏西村、左庄村、汤东村、汤西村。

田氏镇-代码

(田氏镇410527208):~201孟庄村 ~202董庄村 ~203陈庄村 ~204太史村 ~205西口上村 ~206东口上村 ~207岳庄村 ~208杨庄村 ~209龙庄村 ~210南街村 ~211北街村 ~212东街村 ~213南田氏村 ~214翟元村 ~215于小屯村 ~216滑河屯村 ~217西王村 ~218任庄村 ~219尚海村 ~220刘屯村 ~221王屯村 ~222李屯村 ~223周庄村 ~224马庄村 ~225耿高城村 ~226马高城村 ~227刘高城村 ~228曹高城村 ~229郑小屯村 ~230石东村 ~231石中村 ~232石西庄村 ~233前石村 ~234彭路村 ~235付路村 ~236孟路村 ~237东田氏东村 ~238东田氏中村 ~239东田氏西村 ~240左庄村 ~241汤东村 ~242汤西村

田氏镇-沿革

田氏镇,民国时隶属内黄县第六区,1947年为新划漳南县第九区,1949年改属内黄县第五区。1957年建立区级建制的田氏乡,1958年改为田氏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田氏乡,2008年8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

人民政府原驻田氏集北街路西,1977年迁田氏集南门外路东,安濮公路北侧现址。

田氏镇-发展

以物流业为主的工商业发展势头迅猛

形成了以木材加工、建材、货运为主的三大行业。特别是物流业的发展,全镇拥有大型货物运输400余辆,成立了以田氏经济技术开发公司为代表的十几家运输车队,年货物运输能力300万吨。同时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配件零售、维修、加油站、餐饮业的发展,成为该镇“强乡富民”的一大支柱产业。2006年,国地两税完成700万元。商业以郑小屯村为代表的经营黄金商户,遍布天津、厦门、邢台、菏泽、濮阳、安阳等十几个省市,田氏在外拥有黄金手饰店60余家,总投资额达到5亿元。

豫北区域性小城镇初具规模

根据发展的需要,由濮阳规划设计院两次对城镇建设进行规划,到2020年,城镇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口达到2万人,成为豫北区域性以物流业为主的商贸中心。新老商业街平行相通;对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亮化。

农业经济格局形成产业化

种植业形成了万亩葡萄基地,南街韭菜、北七村大葱、太史村食用菌等专业市场,同时催出了一大批专业经纪人队伍,形成了完整的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产品产业链条。畜牧业形成了以孟庄、董庄为中心的养猪小区;以滑河屯、任庄为中心的养鸡小区和以汤王庙、路村为中心的养牛小区,出现了一大批养殖龙头大户,各种协会纷纷成立,提高了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水利以岳飞河杨庄节制闸为基础,挖渠、清淤、建涵洞,实现“南水北调”,使全镇耕地渠水灌溉受益面积达70%,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新格局。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境内曹高城有战国时期古繁阳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宋代监察御史傅尧俞祖籍(太史村),旧志为内黄十二景之一的“草堂修行”即在此。田氏镇在全省率先优化教育资源整合,科学合点布校,现有初中2所,小学14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计划生育积极实现村民自治,构建生育新风尚为目标,高标准完成生育文化大院建设,提高群众素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