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田马镇
释义

“中国香瓜第一镇”——田马镇位于寿光市东南部,东距潍坊市区18公里,西北距寿光市区20公里,南邻昌乐县,东接潍城区,北连稻田镇,西与洛城街道、纪台镇接壤。镇域面积 61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辖56个行政村,总人口4.1万人;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0人。

简介

田马镇位于寿光市东南部,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辖56个行政村,10527户,4.1万人口。2004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63元。田马镇位于三县交界处,自古为寿光东南部重镇。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南临济青高速公路,北依潍博路,市一号路、北陶路穿越东西,省道大沂路、寿光南北第一大动脉羊田路经镇区贯通南北,公路密集,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田马镇名字的由来:据明嘉靖四十四年,“青州府志”载考释,寿光东青龙乡,领十八社,其中就有田马社。由此断定,明朝中期以前就有此村。相传,原村名“许有村”,后因村内有国,因常至村西湾中去饮马,并放马田间,遂更名为“田马”。至清末举人董谦亭时,他说,董字头上有“草头”,马食草,关系董姓我丁不旺,因村西洼地宜种麻,帮称之为“田麻”。但人们早已习惯于原叫法,迄今仍称“田马”。

田马镇农业优势突出。近年来,田马镇按照“培植优势产业,做大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围绕香瓜、芹菜做文章,形成西香瓜、东芹菜两大优势支柱产业。田马镇是“中国洋香瓜第一镇”,香瓜产业早就闻名全国。全镇现有香瓜大棚2万多个,4万亩,年产量3亿公斤,带动周边县市区形成了10万亩的种植规模,有黄皮、白皮、网纹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各国。2004年,“王婆”牌香瓜被指定为国际风筝会专用食品,荣获“世界蓝天杯”驰名食品称号。芹菜产业也逐步做强做大,形成了以桂河为中心,辐射到周围十几个村的万亩芹菜方,主要有玻璃翠、文图拉、美国吨等优良品种,年产量达5000万斤,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芹菜生产基地。

田马镇工业发展迅速。现有各类企业182家,职工2000多人,形成了以盐业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工艺美术为主的工业体系。田马镇交通位置优越,创业环境良好,仅2004年,就有三和水泥、路兴制管、华泰水泥、华东包装材料、安得利涂布纸、鲁盛板材、华鹏新型建材等项目前来落户。2005年,为加快工业发展,在丹河以西,东二环路与南二环路交接处,依托市东城项目区,规划建设了田马镇项目区。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田马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发挥洋香瓜批发市场和商业街的商品集散地优势,以商贸兴镇。按照“东西延伸,南北拓展,联片开发,膨胀规模”的原则,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在搞好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内涵提高。经过不断发展,层次品位和综合功能日益提高,成为了一座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小城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日益聚集,构筑起了三产经济隆起带,形成了以生产资料、日用百货、饮食服务、包装材料为主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交通

田马镇位于三县交界处,自古为寿光东南部重镇。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南临济青高速公路,北依潍博路,市一号路、北陶路穿越东西,省道大沂路、寿光南北第一大动脉羊田路经镇区贯通南北,公路密集,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农业资源

田马镇东西部分别有桂河、丹河穿过,地下水充足,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品牌农业发展迅猛,打造出了“王婆”香瓜、“桂河”芹菜、“赵庙”萝卜三大农业名牌,成为远近闻名的“田马三宝”。香瓜、芹菜、萝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万亩、1万亩和3000亩,是全国最大的香瓜生产基地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芹菜、萝卜生产基地。拥有元丰种鸭、亚太中慧肉鸡、古尔蒙禽业三家畜牧龙头企业,标准化饲养小区发展到近300处。

经济

田马镇的小城镇建设着重突出“香瓜之乡”特色,以“改善城镇环境、提高层次品位、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带动作用、树立良好形象”为目标,层次品位和综合功能日益提高。昌大路、东西大街两侧实现了亮化、绿化和楼房化,大街小巷全部实现了硬化,排污排水实现了地下化,卫生实现了托管,形成了一座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文明生态小城镇。2005年11月23日,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规划又顺利通过了专家组评审。

田马镇现有工业企业48家,形成了以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工艺美术、食品加工、包装材料为主的工业体系。2005年初,抓住市东城项目区开发,东二环路、羊田路建设的有利时机,在镇区以西、沿丹河两岸规划了千亩工业项目区,元丰食品、阳光蔬菜、天利电子、华鹏建材、亚太中慧等10家企业已经落户,三洋板材、聚源管材等项目正准备建设,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实现了工业经济总量的迅速膨胀。

名人

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王猛,籍今寿光市田马镇。被《中国智囊人物丛书》誉为“功盖诸葛亮第一人”。

王猛(325~375年),十六国时期前秦名相。永和十年(354年),东晋桓温北伐,击败前秦苻健后驻军灞上。王猛身穿麻布短衣前往桓温大营求见。大庭广众面前,王猛旁若无人,一面扪捉虱子,一面纵论天下,历史传为“扪虱谈兵”佳话。桓温从关中退兵时,再三邀王猛南下,并许以高官。王猛见东晋王朝矛盾复杂,桓温无北定中原之志,遂拒绝了邀请。

王猛被苻坚任命为中书侍郎,升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以刑法抑制豪强,削弱贵族势力。上任贻始,处决了苻健内弟、光禄大夫强德,收治了20多名横行不法的权贵。一年内,朝野大震,百官震肃,令行禁止,风化大行。王猛从尚书左丞连续晋升为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自太和元年(366年)起,王猛先后率军攻打东晋荆州、讨伐羌族叛乱首领敛歧、出征前凉张天锡、平定前秦宗室叛乱、攻灭前燕等。被封为清河侯,任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镇守邺城。后回京,被委任为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授以军国事务裁夺大权。王猛将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前秦呈现兵强国富的局面。康宁三年(375年)七月,王猛病危之际,留苻坚“勿以晋为图”的遗言。后苻坚未采纳王猛之言,太元八年(383年)出师东晋,导致淝水之战溃败。

王猛处在十六国纷扰的动乱时代,辅佐前秦政权,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强兵富国,对黄河流域的统一安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一位有德、有才、有能的贤相,被《中国通史》称为“第一流的将相”。台湾史学家柏杨认为,王猛文治武功均在诸葛亮之上。

人口及村庄

总人口 20823

男 10606

女 10217

家庭户户数 5972

家庭户总人口(总) 20574

家庭户男 10447

家庭户女 10127

0-14岁(总) 4258

0-14岁男 2207

0-14岁女 2051

15-64岁(总) 14551

15-64岁男 7520

15-64岁女 7031

65岁及以上(总) 2014

65岁及以上男 879

65岁及以上女 113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9426


田二村 田一村 南韩村 增胜村 灶户村 毕家村 南里仁村 青田胡村 西里村 东里村 河东里村 殷家村 北屯村 宋家村 西风亭村 东风亭村 孟家村 太平寺村 阁上村 阁张村 孟家桥村 阁后王村 圈子村 官庄村 马家庄子村 娄家村 北夏村 拉埠村 步家楼村 高家埠村 东赵庙村 东桂村 西桂村 葛家村 西庞村 陈家村 南夏村 西赵庙村 东菜村 西菜村 韩家埠村 狮子王村 东庞陈村 于家村 陶官前村 陶官中村 陶官后村 尹家村 魏家口村 国家埠村 桂河一村 桂河二村 桂河三村 杨家村庄村 卜家庄村 芳林院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