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田景春 |
释义 | 田景春是一个常见人名,在我国各个地区及职业领域均有分布。本词条内分别是田景春教授和硬笔书法田景春。 田景春教授简介 田景春教授,男,1963年3月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82年毕业于郑州地质中等专业学校;1989年毕业于原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原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被原地矿部(现国土资源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主要学术成果田景春教授主要从事储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地球化学及岩相古地理学领域内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学术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率先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以露头、钻井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相结合,选择有等时意义的沉积体系域和最大海泛面为成图单元,编制了精确性、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勘探实用性为一体的新一代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这对于油气远景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运用沉积学、测井学、地震学等多学科理论相交叉,在储层特征、时空分布研究方面特别是储集砂体分布边界定量确定方面取得进展。 (3)在精细油藏描述方面,首次提出了“相控模型”的概念,在沉积微相对储层发育程度、储层物性及储层非均质性的定量控制方面取得了突破。这对于研究剩余油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对陆相含油气盆地中湖相白云岩的成因机理及其储集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沉积地球化学标志定量恢复和重塑了湖相白云岩形成时的环境条件,并证实了此类白云岩为很好的储层,这对于陆相盆地内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5)在同位素演化与海平面变化、火山喷发等重大地质事件的关系上取得了创新性的见解,首次论证了全球海平面变化与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锶同位素组成及演化的关系;系统建立了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的δ13C、δ18O、87Sr/86Sr演化曲线;论证了海底火山喷发热事件对碳酸盐岩的碳、氧、锶同位素的影响。 个人成就及荣誉迄今为止,田景春教授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八五”、“九五”国家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并获四川省地质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和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先后单独与他人合作在《沉积学报》、《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矿物岩石》、《地质科学》、《岩相古地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4部。先后培养和协助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研究生8名。 研究工作目前,田景春教授负责承担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项目等5项。主要从事储层特征、储层评价、层序地层学、构造岩相古地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硬笔书法田景春简介田景春,男,1965年10月生于黑龙江省克东县,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大庆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副主任,大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硬笔作品98、99、2000、2003年分别在第二、三、四、六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奖赛中获三等奖,获硬笔书法八段段位,作品在第八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中获三等奖,作品在2002年第二届“祖国颂”全国书法大赛中获三等奖,作品在“百乐杯”、“第一届绿天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第九届“爱华杯”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作品在2000年首届《中华龙腾杯》中国书画作品交流展中获铜奖,作品入展九月书社第三回展,入展经典书风首届中国硬笔书法主题展,作品多次在《钢笔书法报》、《中国钢笔书法》、《青少年书法报》等多家刊物上发表,2004年在《钢笔书法报》“硬坛撷英”栏目做了专题介绍。 毛笔作品入选“2005年书法导报年展”,入展“黑龙江省第三届新人新作展”,在第二届“羲之杯”全国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作品在首届“鄱阳湖”杯中国书法大奖赛中获优秀奖。作品入编<第二至七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作品集>,入编《第八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作品集》,入编《当代硬坛百人展作品集》,入编《当代硬坛知名书家精品集》等书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