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纵圣贤
释义

版权信息

作 者: 鲍鹏山 著

出 版 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1

字 数: 190000

页 数: 215

开 本: 32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0666424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哲学 >> 中国古代哲学

定价:¥19.00

内容提要

我们是不是早已厌倦了“学报体”的那种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甚至连一丝生动的表达都要剔除的所谓学术文章?

我们是不是经常遭遇文风的空洞无趣、庸俗无聊?是写作者自身缺少才华?还是知识界整体对学术没有真正的兴趣与热爱?

鲍鹏山“思想的历史”系列共写了中国在个时代,每个时代辑为一卷,分别为:写先秦诸子的《天纵圣贤》,写秦汉人物的《彀中英雄》,写中古文人的《绝地生灵》。描述中国古代文人思想、人格、命运及其与庞大体制之间的关系,是贯穿其整个写作的主脉。目的感动,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环境。

继季羡林、余秋雨的“学人散文”之后,鲍鹏山的写作表现出的特立独行和清新气息,是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个性、趣味以及批判精神的体现。

编辑推荐

鲍鹏山“思想的历史”系列共写了中国三个时代,每个时代辑为一卷,分别为:写先秦诸子的《天纵圣贤》,写秦汉人物的《彀中英雄》,写中古文人的《绝地生灵》。描述中国古代文人思想、人格、命运及其与庞大体制之间的关系,是贯穿其整个写作的主脉。目的在于,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及其所构成的重大成就环境。本书是其中的先秦诸子篇。

鲍鹏山,朋友们戏称“鲍子”。鲍子纵笔不羁,见血性,多幽默,更温婉多情。上个世纪90年代,在贾平凹《美文》上开“再读圣贤”专栏,持续三个年头,声誉鹊起。作品曾被收入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鲍子的学术散文,可以说是继季羡林、余秋雨之后新一代学人散文的翘楚,表现出的是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个性、趣味以及批判精神。他的文章写得真好看啊,如今这样好看的文章太少了——现在,我们把鲍子的历年作品辑成三卷,以“思恕的历史”系列贯之,奉献给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鲍鹏山,男。1963年生于安徽六安,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大中文系,曾在青海工作17年之久,任教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现供职于上海电视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主要著作与论文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主编)、《再读诗经》、《遥远的星空——再读诸子》、《中国古典诗歌内部结构之变迁》、《道德谮越与道德廉价》、《曹丕受禅:描述与阐释》、《论先秦私学》、《论庄子“小大之辩”》、《永恒的乡愁:庄子其人其书》、《论讽刺》、《论习俗》等等。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

目录

自序

老子:颠倒的世界和扭曲的哲学

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

墨子:向帝国挑战的剑侠

孟子:王者师和大丈夫

《孟子》:道德文章

庄子(上):永恒的乡愁

庄子(下):人在江湖

荀子:养在深闺人未识

屈原(上):无路可走

屈原(下):面向风雨的歌者

仲尼弟子:昨夜星辰

孔孟的逻辑

跋:鲍子,鲍鹏山(朱鸿召)

前言

重读历史是每个时代的义务。每个时代,只有在重读历史时,才能读懂自己,并且在重读历史时,站到新的台阶上。. 正是在对历史的重新阐释中,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才得以显现;一个时代的道德座标才得以确立;一个时代的良心与正义才能得到检验;一个时代的认知水平与实践层次才能得到证明。同样,一个时代的渺小与卑微、简陋与浅薄也会如影现形;而一个时代的伟大与光荣也才能得到弘扬——假如这个时代有伟大与光荣的话。因此,还是不能不提那句老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想接着说一句的是,所有历史人物都会幽灵般飘然而至,在当代的论坛边重新入座,并高深莫测地冷笑,随时准备揶揄当代的智力与德性。.. 这是..

书摘

在夕阳的余辉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他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的留恋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是的,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我写这篇文章时是真心感到了一种难以自掩的羞惭的。我的祖先怎么了?真的是堕落得万劫不复了吗?真的是不配这样的一位哲人来教导吗?老子的行踪可以用这样一个词:神出鬼没。令我们悚然。有人说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显——只是,他现在还在那里么?不过,就算他是飞鸿,偶然经过我们的时空,也还是留下了雪泥鸿爪,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怜悯和慈悲。司马迁不知有何依据,断言他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原属陈,陈又为楚所灭,所以又属楚了。当时南方北方的民风与学风已有较大不同,楚国也就以道家学派及由此而生成的文化传统,自豪地与齐鲁大地的儒家、三晋大地的法家比肩而立鼎足而三。

老子的著作是有名称的,这和其他诸子著作统以作者姓氏加“子”命名者不同。他著作的名称就叫《道德经》,或者,根据《德经》、《道经》之先后又叫

PO2

做《德道经》。何谓德?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谓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属性;何为道?万物运行之规律谓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兴趣的,是较为纯粹的哲学问题,是对客观具象事物的抽象。

他也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司马迁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那时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不外乎是史官们记事记言的历史罢了。他整天关在阴冷的屋子里读这些东西,能不“一篇读罢头飞白”?难怪他“生而发白”。他生在那么多既有的历史之后,如历史的一个晦气重重的遗腹子般。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不外乎也就是他最个性的感性体验,老子正是这类超常人中的一个,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人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