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仙子
释义
1 中药

名称,一为中药名,主治解痉止痛,安神定痛;一为植物名,即莨菪。藏语称“莨菪泽”,为茄科植物;一为词牌名,通过惜春伤春情绪的描写,感叹年华易逝和孤独寂寞的处境;一为歌曲名。

简 介

英文名:SEMEN HYOSCYAMI

【异名】茛菪子、横唐(《本经》),牙痛子(《本草原始》),小颠茄子(《岭南采药录》),熏牙子(《陕西中药志》),行唐(《别录》),山烟、山大烟、野大烟。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有特殊臭味。根肉质,粗大,多分枝。茎高40~80厘米,上部具分枝,全体被白色腺毛。基生叶大,叶柄扁宽而短,叶片长卵形,长14~20厘米,呈不整齐的羽状浅裂,裂片三角形或窄三角形,先端急尖,两面被白色直立长柔毛及腺毛,以下面较多;茎生叶互生,排列较密,无柄,卵状披针形,每侧有2~5个疏大齿牙或浅裂,叶渐上渐小,最上部的叶常呈交叉互生,成2 列状。花腋生,单一,径2~3厘米;萼杯状,绿色,五齿状浅裂,外被直立白柔毛;花冠漏斗状,5浅裂,常有一裂隙较深,裂片先端圆钝,浅黄色,具紫色网状脉纹,外被短柔毛;雄蕊5, 着生于花冠管上,不等长,略与花冠管等长,花药深蓝紫色;子房略成椭圆形,花柱单一,柱头头状。萼管基部膨大,宿存,内包壶形蒴果,2室,盖裂。种子多数,呈不规则阔肾形,胚弯生。花期5月,果期6月。

生于宅边的荒地上,或为栽培。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山东、江苏、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西藏等地。

【采制】本品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间果皮变黄色时,采摘果实,曝晒,打下种子,筛去果皮、枝梗,晒干。

【炮制】《雷公炮灸论》:“修事十两,以头醋一镒,煮尽醋为度,却用黄牛乳汁浸一宿,至明,看乳汁黑,即是茛菪子,晒干别捣重筛用。”

【性状】本品呈类扁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1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的网纹,略尖的一端有点头种脐。部面灰白色,油质,有胚乳,胚弯曲。无臭,味微辛。

【性味】苦、辛,温;有大毒。

① 《本经》:“味苦,寒。”

② 《雷公炮灸论》:“大毒。”

③ 《别录》:“甘,有毒。”

④ 《药性论》:“味苦辛,微热,有大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胃、肝三经。”

【功能与主治】具有解痉、止痛、安神、杀虫的作用。治癫狂,风癎,风痹厥痛,喘咳,胃痛,久痢,久泻,脱肛,牙痛,痈肿,恶疮。

藏医用来治疗鼻疳、梅毒、头神经麻痹、虫牙等。内服慎重。经药理实验提示天仙子可抑制腺体分泌,对活动过强或痉挛状态的平滑肌有驰缓作用,并有扩大瞳孔、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而使心率加速的作用,曾用它制作654注射液,利用天仙子的药用成份,为患者服务。

【用法与用量】0.06~0.6g。 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烧烟熏。

【注意】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忌服。有大毒,内服宜慎。

① 《本经》:“多食令人狂走。”

② 《雷公炮灸论》:“勿误食,冲人心,大烦闷,眼生星火。”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备考】 ①《纲目》:“茛菪、云实、防葵、赤商陆,皆能令人狂惑,昔人有未发其义者,盖此者皆有毒,能使痰迷心窍,蔽其神明,以乱其视听故耳。”

② 《日华子本草》:“茛菪子有毒,甘草、升麻、犀角并能解之。”

【毒性】阿托品作用范围很广,利用其一种作用于治疗时,其它作用即成为不需要的副作用,5~10毫克即能产生显著的中毒症状,最低致死量则为0.08~0.13克,相差十几倍。

化学成分

含莨菪碱(hyoscyamine)、阿托品(atrop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l-东莨菪碱(atroscine)、脂肪油等。

鉴别

(1) 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浓氨试液0.5ml,混匀,再加氯仿5ml,密塞,时时振摇半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5ml氯仿使溶解,取溶液5滴,置水浴上蒸干,加发烟硝酸4滴,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与氢氧化钾1小粒,显紫色。

(2)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10ml,超声处理15分钟,弃去石油醚液,同上再处理一次,药渣挥干溶剂,加浓氨试液与乙醇的等量混合溶液2ml湿润,加氯仿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与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两个棕色斑点。

药理作用

天仙子是致幻植物中的佼佼者,始见《神农本草经》,中有“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轻身,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天仙子的致幻部位是它的种子,呈类扁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 1mm ,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的网纹。天仙子的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莨菪碱、阿托品、东莨菪碱等,使天仙子的种子具有很强的致幻作用。

1.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1.1.对心脏的作用:东莨菪碱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交感神经作用占优势,故可使心率加快。阿托品有类似作用,而且更强。给兔和犬静脉注射阿托品2-3mg/kg或东莨菪碱4mg/kg,可拮抗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心律紊乱,但不能拮抗引起的心律加快。

1.2.对血管及血流动力学的作用:离体兔血管灌流表明,东莨菪碱可以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作用,但比阿托品弱,同时还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血压下降,改善微循环。

2.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2.1.对行为的影响:东莨菪碱注射于兔侧脑室,可出现闭眼,侧卧、翻正反射消失,活动减少等现象,与冬眠合剂或与戊巴比妥类合用均可使动物活动减少,表现出与中枢抑制药的协同作用。但有报告,小剂量东莨菪碱能使小鼠自主活动增加,并能对抗利血平等引起的活动减小,表现中枢兴奋作用。因而认为,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系系统的作用是双向性的。

2.2.对动物脑电的影响:给清醒猫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0.05-0.1mg/kg,脑电图由低幅快波转变为不规则的高幅慢波,动物表现安静。当剂量增至0.25-5mg/kg时,脑电图出现高度同步化和不规则高幅慢波,此时动物表现兴奋狂躁。东莨菪碱对犬、兔和大鼠等动物所引起的脑电反应亦非常近似,并能阻断多种生理刺激所引起的惊醒反应。

2.3.对条件反射的影响:东莨菪碱能不同程度地阻断大鼠回避性条件反射和二级条件反射,阻断率与剂量呈平行关系,阿托品作用较弱。

2.4.对痛觉的影响:家兔钾离子透入法测痛试验表明,腹腔注射东莨菪碱4mg/kg,给药后30分钟痛阈提高49%。静脉注射同样剂量的东莨菪碱,给药后20分钟痛阈提高37%。而侧脑注射5mg/只后20分钟痛阈提高53%,与度冷丁(60mg/kg腹腔注射)合用痛阈提高147%,而单用度冷丁痛阈升高93%,提示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小鼠热板法试验表明,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25mg/kg,给药后15分钟痛阈提高62%,与小剂量杜冷丁(10mg/kg腹腔注射)合用,给药后15分钟痛阈提高126%,而单用小剂量度冷丁痛阈仅提高23%,这些与家兔实验结果相一致。另外,给家兔侧脑室注射去甲肾上腺素20mg/只后,10分钟时痛阈下降46%,并能减弱度冷丁的镇痛作用。东莨菪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合用,则能对抗后者的抗镇痛作用。因此推测东莨菪碱的镇痛和加强度冷丁镇痛的作用,可能与其抗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有关。

3.对腺体及平滑肌的作用:阿托品对腺体分泌有抑制作用,对活动过强或痉挛状态下的平滑肌有明显的弛缓作用。

4.其它作用::阿托品具有散瞳,升高眼压及调节麻痹的作用,保护胃粘膜作用,钙拮抗作用,对肾功能衰竭保护作用,另对脊髓损伤也有治疗作用。

各家论述

1.《本经》: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

2.《别录》:疗癫狂风癎,颠倒拘挛。

3.《药性论》:生能泻人,热炒止冷痢,炒焦研细末,治下部脱肛。

4.《本草拾遗》:主痃癖,除邪逐风。

5.《日华子本草》:烧熏虫牙,洗阴汗。

药方选录

1、治五癫,反侧羊鸣,目翻吐沫,不知痛处:猪卵一具(阴干百日),莨菪子三升,牛黄八分(研),鲤鱼胆五分,桂心十分(研)。上五味,切,以清酒一升,渍莨菪子,暴令干,尽酒止,乃捣令下筛。酒服五分匕,日再,当如醉,不知稍增,以知为度。忌生葱等。(《古今验录方》莨菪子散)

2.治风痹厥痛:天仙子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半两,五灵脂一两。为末,糊丸,梧子大,以螺青为衣。每服十丸,男子菖蒲酒下,女子芫花汤下。(《圣济总录》)

3.治积冷痃癖,不思饮食,四肢赢困:莨菪子三分(水淘去浮者),大枣四十九枚。上药,以水三升相和,煮水尽,即取枣去皮核。每于食前吃一枚,粥饮下亦得,觉热即止。(《圣惠方》)

4.治年久呷嗽:莨菪子、木香、熏黄等分。为末,以羊脂涂青纸上,撒末于上,卷作筒,烧烟熏吸之。(《崔氏纂要方》)

5.治水泻日久:青州干枣十个,去核,入莨菪子填满,扎定,烧存性。每粟米饮服一钱。(《圣惠方》)

6.治赤白痢,脐腹疼痛,肠滑后重:大黄半两,莨菪子一两。上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米饮调下,食前。(《普济方》妙功散)

7.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醋和莨菪子末,敷头上。

8.治恶疮似癞者:烧莨菪子末敷之。

9.治被打伤破,腹中有淤血:末莨菪子敷疮上。

10.治猘犬毒:服莨菪子七枚,日一。(7方以下出《千金方》)

2 茄科植物

二、植物·天仙子

即莨菪。藏语称“莨菪泽”。为茄科植物。

形 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cm,全体被有粘性腺毛和柔毛。基生叶大,丛生,成莲座状,茎生叶互生,近花序的叶常交叉互生,呈2列状;叶片长圆形,长720cm,边缘羽状深裂或浅裂。花单生于叶腋,常于茎端密集;花萼管状钟形;花冠漏斗状,黄绿色,具紫色脉纹;雄蕊5,不等长,花药深紫色;子房2室。蒴果卵球形,直径1.2cm,盖裂,藏于宿萼内。

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 布

生于林边、田野、路旁等处,有少量栽培。主产内蒙古、河北、河南及东北、西北诸省区。

用 途

种子入药,有毒,具有解痉、止痛、安神、杀虫的作用。藏医用来治疗鼻疳、梅毒、头神经麻痹、虫牙等。内服慎重。经药理实验提示天仙子可抑制腺体分泌,对活动过强或痉挛状态的平滑肌有驰缓作用,并有扩大瞳孔、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而使心率加速的作用,曾用它制作654注射液,利用天仙子的药用成份,为患者服务。

3 词牌名

词牌概述

天仙子唐教坊曲名用作词调名,据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云:“《天仙子》本名《万斯年》;李德裕进,属龟兹部舞曲。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此调有单调、双调,唐人用单调,宋以后始有双调,双调即依单调叠一遍成上下两片68字,这里只列举单调34字六句五仄韵一体。

词牌格律

【格一】单调34字

⊙●⊙○○●▲,⊙●⊙○○●▲。

⊙○⊙●●○○,○⊙▲,○⊙▲,⊙●⊙○○●▲。

注:双调者,即单调的简单重复,格律不变。

( 符号:○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代表作品

天仙子

皇甫松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

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高历历。

【原文注释】

鹭鸶:水鸟名。羽毛洁白,脚高颈长而喙强,栖水边。鹭鸶飞一只,暗喻情侣分离。

水葓:1.同水荭,即即“蕹菜”。同“荭”,其茎中空,俗名空心菜。

2.水草名。一年生草本。全株有毛。叶子阔卵形,花红色或白色,可观赏,花果可入药。

此处应是2释意.

刘郎:刘义庆《幽明录》记汉时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遇溪边二女子,因邀还家,刘、阮遂留居半载而别。既出,亲旧零落,邑屋全异。以后诗词中每以阮郎代指恋情中的青年男子。天仙,仙女,唐宋诗词中,每称名妓、女冠及艳情中青年女子为“天仙”或“玉真”。孙肇《北里志》载有《戏李文远狎妓》诗:“引君来访洞中仙,新月如眉拂户前。”又进士李标诗:“洞中仙子多情态,留住刘郎不放归。”

绮席:指饯别宴会。

十二晚峰:即巫山十二峰。巫山之上,群峰叠起,其中最著名者有十二峰。李端《巫L山高》诗:“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据祝穆《方舆纪胜》十二峰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吟咏品析】

鲜明色调景迷人,送别筵间泪滴频。

小令传奇收句妙,画图寄寓意尤神。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

①嘉禾小倅(cuì):嘉禾,宋时郡名,即秀州,今浙江嘉兴市。小倅:即小副官。这里指判官。张先此时是嘉禾任判官。

②《水调》:曲调名,相传隋炀帝开凿汴河时自制此曲《水调歌》,唐代称《水调歌头》。

③临晚镜:就镜自照而感伤衰老。

④流景:如流水般消逝的光景。杜牧诗:"自伤晚临镜,谁与惜流年。

⑤往事后期:以往的欢情,以后的期约。后期:瞻望未来。空记省(xǐng):白白留在记忆中。记:记忆,思念。省:醒悟,明白。

⑥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暝:闭眼小憩。

⑦暝:天黑,日暮。

⑧花弄影:花在月光下摆弄它的身影。这是对花拟人化的描写。弄:摆弄。

⑨落红:落花。

翻译 饮着美酒听着《水调曲》,午间喝醉后已经醒来,可心中的愁苦却不曾排遣。送走了春天,春天什么时候能再回来?晚上对镜自照,惋惜青春年少、似水流年,往日相约,白白记得很清楚,后来却如同云烟。

沙滩上双宿的鸳鸯鸟已栖息,风吹走了流云,月光下花儿孤影自怜。一层层的帘幕密密的遮住了灯光,风儿在依旧吹,人声却渐渐地安静下来。明天的小路上一定是落满了花瓣。

经典欣赏

(经典一)

天仙子

韦庄

蟾彩霜华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

绣衾香冷懒重熏。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前梦见君。

经典二

天仙子 (双调)

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原文注释】

嘉禾小倅:嘉禾,宋时郡名,即秀州,今浙江嘉兴市。小倅:即小副官。这里指判官。张先此时是嘉禾任判官。

水调:曲调名,相传隋炀帝开凿汴河时自制此曲《水调歌》。

流景:如流水般逝去的光阴。杜牧诗:"自伤晚临镜,谁与惜流年。

省:醒悟,明白。空记省:白白留在记忆中。

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暝:闭眼小憩。

落红:缤纷的落花。

【艺术点评】

这首词通过惜春伤春情绪的描写,感叹年华易逝和孤独寂寞的处境。叹老嗟卑,是封建时代诗词中常见的内容,但由于作者长于炼句,精雕细琢,使本词所写春天夜景颇有新意。“临晚镜,伤流景”,词人的感慨与暮春景色交融,深沉而含蓄。

【佳作赏析】

此词为临老伤春之作,为张先词中的名作。全词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上片起首三句写作者本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但他在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之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于是在吃了几杯闷酒之后便昏昏睡去。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冯延巳《鹊踏枝》:“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同样是写“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闲愁。只不过冯是在酒阑人散,舞休歌罢之后写第二天的萧索情怀,而张先则一想到笙歌散尽之后可能愁绪更多,所以根本连宴会也不去参加了。这就逼出下一句“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慨叹来。应当指出的是,此句中的前后两个“春”字,有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这就与下文“往事后期空记省”一句紧密联系起来。

四、五两句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以“晚”易“晓”,主要在于写实。小杜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用“晓”字;而此词作者则于午醉之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总躺在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了。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此处仅用一个“晚”字,就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上片歇拍中的“后期”一本作“悠悠”。从词意看,“悠悠”空灵而“后期”质实,前者自有其传神入化之处。但“后期”二字虽嫌朴拙,却与张先上文“愁”、“伤”等词绾合得更紧密些。“后期”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往事已成过往,故着一“空”字。另一层意思则是指失去了机会或错过了机缘。甜蜜的往事在多年以后会引起人无限怅惘之情,而哀怨的往事则使人一想起来就加重思想负担。这件“往事”,由于自己错过机缘,把一个预先定妥的期约给耽误了。这使自己追悔莫及,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往事的印象并未因之淡忘,只能向自己的“记省”中去寻求。但寻求到了,却并不能得到安慰,反而更增添了烦恼。于是他连把酒听歌也不能消愁,即使府中有盛大的宴会也不想去参加了。这样的结尾把一腔自怨自艾、自甘孤寂的心情写得格外惆怅动人,表面上却又含而不露。词之上片所写,是作者的思想活动,是静态,颇具平淡之趣。

下片从动态方面写词人即景生情,极富空灵之美。作者未去参加府会,便在暮色将临时到小园中闲步,借以排遣从午前一直滞留在心头的愁闷。天很快就暗下来了,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夜幕逐渐笼罩了大地。这个晚上原应有月的,不料云满夜空,并无月色,既然天已昏黑那就回去吧。恰在这时,起风了,刹那间云开月出,而花被风所吹动,也竟自在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这就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的欣慰。本词由时光流逝及人事无定,透露出步入老境、难有作为的无奈。“云破月来花弄影”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由于“花弄影”之“弄”是将人的感情、动作移之于花,表现出花的精神、活力,故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赞为:“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句权威性的评语主要是论其遣词造句之功力,其实这句妙处不仅在于修词炼句的功夫,主要还在于词人把经过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居然在一天将尽时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通过生动妩媚的形象给曲曲传达出来,让读者从而也分享到一点欣悦和无限美感。正如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评云:“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又杨慎《词品》云:“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

结尾数句,作者先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并非迁就词谱的规定,这只是说明作者体验事物十分细致,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地遮住灯焰。但风更大了,纵使帘幕密遮而灯焰仍在摇摆,这个“不定”是包括灯焰“不定”的情景在内的。“人初静”一句,是说由于夜深人静,愈显得春夜的风势迅猛;联系到题目的“不赴府会”,作者这里的“人静”很可能是指府中的歌舞场面这时也该散了罢;再结合末句,又见出作者惜春、忆往、怀人的一片深情。好景无常,刚才还在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在园中的小路上了。结句内涵颇丰,既有伤春之逝的惆怅,自嗟迟暮的愁绪,又有赏春自得的窃喜。

此词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还是善于炼字。作者在词中正是通过“花弄影”开拓了美的境界,使全词为之生辉。

沈祖棻《宋词赏析》:张先在嘉禾作判官,约宋仁宗庆历元年,年五十二。据题,这首词当作于此年。这首词通过惜春伤春情绪的描写,感叹年华易逝和孤独寂寞的处境。叹老嗟卑,是诗词中常见的内容,但由于作者长于炼句,精雕细琢,使本词所写春天夜景颇有新意。"临晚镜,伤流景",词人的感慨与暮春景色交融,深沉而含蓄。上阕写伤时感怀,后事渺茫。下阕写景寄情,篇末点题。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历来被称为佳句,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云破月来"句,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

杨慎《词品》:"云破月来花弄影",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黄蓼园《蓼园词选》:听"水调"而愁,自伤卑贱也。"送春"四句,喟流光易去,后期茫茫也?"沙上"二句,言所居岑寂,以沙禽与花自喻也。"重重"三句,言多障蔽也。结句仍缴送春本题,恐其时之晚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此词"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不作发语之语,而自然韵高。中间自午至晚,自晚至夜,写来情景宛然。王方俊《唐宋词赏析》:全词将词人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后山诗话》: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飞絮无影’,世称诵之,谓之“张三影”。

沈祖棻《宋词赏析》:叹老嗟卑,是封建社会不得志的文人的常见的情绪,其中也包含有一些优秀人物在那种黑暗时代被迫无所作为的愤惋,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是有其认识作用的。

词中开篇便是诗人在暮春的时节里把酒听曲,借以消愁的一副慵懒的样子。一时感伤往事与匆匆流过的时光,怅然而颇显寂寂之憾。在下阙中,“沙上并禽”四字益显孑然孤独,但这并没有打消诗人闲适赏景的雅致,暗沉中忽地“云破月来花弄影”,一“破”一“弄”,跳脱快然,用笔如神,令诸般景致立呈眼前,原本乌云遮月的心情也在此刻轻松起来,这首词至此已是全文的高潮。然诗人并未为景为情所迷,“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便是作者自甘孤独,坦然面对未来的人生感受,愁绪与慵懒并未消去他生活的真性情。

4 《剑侠情缘》插曲

天仙子

这首歌的歌词在金山公司游戏《剑侠情缘》中即已产生,在2000年金山公司推出的游戏《剑侠情缘2》时对其谱曲,并作为暴机结束曲。同年,这首歌被由金庸作品《侠客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采用。歌词是按照词牌“天仙子”的格律填写的,分上下两阙,每一阙的最后一句是7个字,不能断行。

歌词

《剑侠情缘》插曲

歌手:谢雨欣 歌词:孙凯

曲:罗晓音 词:李兰云

冰雪少女入凡尘

西子湖畔初见晴

是非难解虚如影

一腔爱

一身恨

一缕清风一丝魂

仗剑挟酒江湖行

多少恩怨醉梦中

蓦然回首万事空

几重暮

几棵松

几层远峦几声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