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王府 |
释义 | 天王府——太平天国王府遗址,又称“煦园”,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明代曾为沐昕府第,清代设两江总督衙署于此。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将两江督署改建为洪秀全的天朝宫殿(天王府)。 简介天王府位于南京城东长江路292号,是明清王府官邸,太平天国天王府的遗址,明代是称此园为"煦园",是一做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天王府原为朱元璋所建的汉王府,清王朝把这里辟为两江总督署衙门。1853年3月,太平军定都南京,5月开始在原两江总督衙门的基础上修建天王府,随即以原两江总督署为中心,扩建为天王府。至11月,不慎失火,夷为平地,1854年2月再次破土动工。 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部攻陷天京,放火烧了天朝宫殿,中心建筑五间八架的“金龙殿”与西花园内的石舫等等保留了下来.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以此作为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华民国建国前夕,天王府又成为国民党的总统府。1982年国务院公布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局天王府分为太阳城和金龙城两部分,周围约有10里,有“宫垣九重”。公元1864年天京陷落,建筑大部被毁。清同治九年(1870年)又重建两江总督署,有正宅、厅楼、亭阁等1189间。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此处为临时大总统府所在地。1948年改为国民政府总统府,直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51年在此建立“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周年纪念碑”。西花园、石舫、水榭等基本布局依旧,成为国内外游客到南京必游之处。 历史天王府——太平天国王府遗址,又称“煦园”,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明代曾为沐昕府第,清代设两江总督衙署于此。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将两江督署改建为洪秀全的天朝宫殿(天王府)。 天王府东至黄家塘,西至碑亭巷,北至浮桥、太平桥一线(即杨吴城壕),南至科巷。“宫垣九重,建筑崇宏”。宫城分内外二重,外称太阳城,内名金龙城,外有城壕。太阳城正门为天朝门,金龙城正门为圣天门,正殿为金龙殿。还有二殿、三殿,有穿堂直通后宫。最后为后林苑,东西两侧有花园。现存西花园(煦园)及园内石舫,其余在1864年7月清军占领天京后被焚毁。1954年,在西花园水池内打捞出太平天国时的石鼓,1976年又在西水榭(夕佳楼)小假山发现“侍卫府胡衙”石碑。 清同治九年(1870),曾国藩在天王府遗址上原督署界内,重建两江总督衙署,1872年4月竣工。包括门厅、大堂、两庑、正宅、厅、楼、阁、亭等建筑。署前建有“两江保障”、“三省钧衡”二坊。清末端方任总督时,又进行较大规模的兴建及改建。辛亥革命时作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在此就任临时大总统。国民政府时期改建门厅,增建“子超楼”等处房屋。1948年,天王府成为国民党的总统府,直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建国后,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及江苏省政府曾设此,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现存建筑在中轴线上有大堂、二堂、后楼等,虽屡经修建,同治年间建的衙署至今仍大致保存原貌。1951年,在此建立“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周年纪念碑”。西花园、石舫、水榭等基本布局依旧,成为国内外游客到南京必游之处。 交通乘车线路:广州路乘65路,到总统府下;天津路乘95路,至总统府下。 相关1.近代相关南京长江路292号,即民国时的“总统府”,现辟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一般认为是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所在,而在学术界则以“天王宫(天朝宫殿)”和“天王府”并用的。其实这两个名称有着不同的含意,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历史观。 “天王宫(天朝宫殿)”是太平天国对天王居住处的正式命名。据杨秀清等奏请天王盖造天朝宫殿本章中云:“小弟杨秀清立在陛下暨小弟韦昌辉石达开跪在陛下,奏为起造天朝宫殿,先期奏明事缘,弟等前奉二兄诏旨命招木工泥工起盖天朝宫殿……”云云。又据张德坚主编的《贼情汇纂》卷六“伪宫室”中云:“及踞江宁,见宫室之富,器用之美,益侈然自得。癸丑(1853)四月,伪天王洪秀全改两江总督署为伪天朝宫殿。”张德坚主编的是“汇纂”,因此对“天朝宫殿”之名实话实说。又外国人富神祀赐著《天京游记》中说:“忠王又自夸彼之新邸除天王宫外,为太平天国之最佳丽最美之建筑物。”该《记》中还辟有“天王宫”一节。也是实话实说。再说洪秀全自立为太平天国天王,因此他将自己居住之所按传统称为“天王宫(天朝宫殿)”也是合乎情理的。 至于把“天王宫(天朝宫殿)”称为“天王府”,乃是清廷对“天王宫(天朝宫殿)”的贬称。我们知道,“宫”,古为房屋的通称,后来专指帝王的住所。清廷视太平天国政权为叛逆,因此,它是不可能称洪秀全居住之所为“宫”的,故以“府”称之,有时还在前面冠以一个“伪”字。例如,同治三年七月初一酉初,曾国藩在《与纪泽儿书》中即说:“余今日看孝陵卫、天保城地道缺口及伪天王府等处,午正回沅叔(曾国荃)营次,一切平安。”语中称洪秀全居住之所为“伪天王府”。又如,“天王宫(天朝宫殿)”于1864年7月天京沦陷后,遭清军掠夺后纵火焚毁,因此清廷官僚何绍基曾发出感叹:“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也称洪秀全居住之所为天王府。后人则因袭至今,以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识亦以“天王府遗址”称之。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2.历史相关南京因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建都于此,故有“十朝故都”之称。既然,太平天国亦算为“一朝”,因此称“天王宫(天王宫殿)”为“府”,也就不妥当了。因此,笔者以为,为尊重历史计,应为洪秀全居住之所正名,将“天王府”之名恢复为“天王宫(天朝宫殿)”为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