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门山风景区
释义

张家界天门山

简介

天门山距张家界市区南侧约8公里,山顶南北宽1.93公里,东西长1.96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这里以发育较齐全的岩溶地貌区别于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观,是一座四周绝壁的台形孤山。天门山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仅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

张家界天门山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仅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天门山古称嵩梁山,又名梦山、方壶山,是张家界最早载入史册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千米高绝之处峭壁忽然洞开,玄朗如门,吴帝孙休视之吉兆,天门洞开之说流传天下,嵩梁山也由此易名天门山。拔地擎天的天门山,山势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被称为张家界的天然画屏。1700 多年来,这一道奇绝天下的胜景吸引着无数的探访者趋之若鹜。特别是在1999年,世界特技飞行大师架机穿越天门洞,在全球引发了轰动效应,收看现场直播的观众达到8亿之多。

地理位置

张家界市天门山的形成天门山隆起开始于燕山运动,再经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山体剧烈抬升千米以上,周围被断层节理深深切割,加上长期风雨侵蚀的岩溶作用,造就成嵯峨高峙、凌空独尊的喀斯特台型地貌。其山顶相对平坦,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次森林,有着很多极为珍贵和独特的植物品种,森林覆盖率达90%。其间古树参天,藤蔓缠绕,青苔遍布,石笋、石芽举步皆是,处处如天成的盆景,被人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和天界仙境。

大事记

天门山事件

1997年5月,著名歌手李娜登天门山,似受冥冥中神奇力量的点化,顿悟而皈依佛门,一时轰动国。

飞越天门山

1999年12月,世界特技飞行大师驾机穿越天门洞,实现人类首次驾飞机穿越自然溶洞的壮举,震惊世界。

2002年,天门山开发建设全面启动,近6亿元资金打造世界一流景区的鸿篇巨制首页掀起。

2005年5月,天门山盘山公路竣工通车。被称为通天大道的盘山公路共计99弯,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层层叠起,依山籍壁,直冲云霄,“天下第一公路奇观”横空出世。9月,世界最长的高山索道--天门山观光索道竣工运行。索道全长7455米,高差1279米,由市区直达山顶,犹如一道彩虹飞渡“人间天上”,又似一条巨龙腾翔素云苍穹。两项工程恢弘壮观、奇绝震撼,天门山又添冠世奇景。

2005年9月,天门山被亚太旅游联合会、世界华侨华人旅游合作组织评选为“中国最佳森林公园”。

2006年3月,俄罗斯空军特技飞行表演在天门山上演。重型战斗机苏-27、苏-30激情谱写惊天传奇。

2006年3月,网易、环球游报等三十多家媒体联合推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天门山与长城、兵马俑、黄山、泰山、敦煌等中国顶级旅游品牌并肩获评金奖。刚刚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的天门山,被越来越多的人称赞为天赐瑰宝和山水极品,已成为张家界和湖南旅游的新王牌。文学大师金庸欣然挥毫“天门仙山”四个大字;书法大师沈鹏题写“曲道通天”,点睛通天大道的奇绝宏伟;艺术大师黄永玉更两度洒墨,绘出天门山的神韵和巍峨。或许,惊世骇俗的天工造化,历史进程的千年沧桑和厚重积淀,以及无数人的梦萦魂系和激情壮举,使得天门山本身成为一个传奇,值得用身心体验与解读的美丽传奇,值得永远追随与期待的美丽传奇。

天门山,美丽张家界的新传奇,魅力湖南的新传奇,锦绣中国的新传奇。

2007年8月20日,天门山旅游景区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张家界天门山景点编辑本段回目录索道观光天门山索道线路斜长7455米,它以张家界市中心的城市花园为起点,直达天门山顶的原始空中花园,犹如一道彩虹飞渡“人间”“天上”,又象一条巨龙腾翔 素云苍穹,依山籍壁,拔地冲天,恢宏壮观。

天门山索道自2003年元月15日开工至2004年底竣工,总投资2.26亿元人民币。由于索道沿线山体高绝奇险,地质地貌复杂多变,设计和施工难度远远超乎一般,整个建设过程艰辛无比。天门山索道不仅凝结了中外参建人员的智慧和汗水,也融合了当代索道工程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堪称当代索道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奇迹,一个里程碑。

天门山索道综合了世界上最尖端的客运索道技术,索道共有57个支架,其中含3个水平救护支架,支架由国内生产,主要设备均由法国波玛公司供应,索道钢绳来自于法国,98个吊厢来自瑞士CWA公司,单个造价高达20万元人民币。。索道的运载索张紧系统采用液压张紧方式,设一个中间驱动站,是世界上最长的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车厢式索道。轿厢体高2米,单个造价高达20万元人民币。索道钢绳为6×36WS型,直径50.5毫米,每米重达10公斤,索距6.2米,索道运行速度为每秒6米,按顺时针方向运行,每两个吊厢的间距为172.8米,时间间隔为28.8秒,单向运量为每小时1000人,最大爬坡角38.6度,这在世界均属罕见。

天门山索道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爬坡面支架的设计,这个支架共有压索轮96个,托索轮16个,它综合了现代物理观光学、现代工程学、现代制造业中最先进的理论和成果,应用了世界最先进的索道技术,从而使这段索道总给人一种荡气回肠、气势冲天的感觉。天门山索道综合了世界上最尖端的客运索道技术,索道共有57个支架,其中含3个水平救护支架,支架由国内生产,主要设备均由法国波玛公司供应,索道钢绳来自于法国,98个吊厢来自瑞士CWA公司,单个造价高达20万元人民币。。索道的运载索张紧系统采用液压张紧方式,设一个中间驱动站,是世界上最长的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车厢式索道。轿厢体高2米,单个造价高达20万元人民币。索道钢绳为6×36WS型,直径50.5毫米,每米重达10公斤,索距6.2米,索道运行速度为每秒6米,按顺时针方向运行,每两个吊厢的间距为172.8米,时间间隔为28.8秒,单向运量为每小时1000人,最大爬坡角38.6度,这在世界均属罕见。

同时为应对临时发生的特殊情况,天门山索道设计了“水平救护”和“垂直,用于索道突然处于全面瘫痪时将游客安全救护至地面,这是目前世界上索道中的一套最完备最先进的救护系统。并为确保特殊天候下的安全,索道站房都安装了防雷电设备。

通天大道以进山时的标志门为起点,一直通达天门洞脚下,全长10.77公里,但就在这么短的距离里,它的海拔却从200米急剧提升到了1300米,大道两侧绝壁千仞,空谷幽深,180度的急弯此消而彼长,层层叠起,“堪称天下第一公路奇观”。中国书法协会常务副会长沈鹏先生走过通天大道后欣然为其题字“曲道通天”,字体遒劲挺拔,与通天大道的奇绝天下相融为一体。

通天大道于1998年开始修建,因天门山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所局限,至2005年全面贯通,历时八年,共耗资1亿元人民币.整个工程充满着艰辛卓绝,它凝聚着全体施工人员的智慧和心血,其势惊险奇绝,荡气回肠,以蜿蜒迂回穿行于山体绝壁之天险而成为天下第一公路奇观。游览通天大道,令人感受最深的也许就是一个“惊”字.惊“通天大道”蜿延峻巡于群山绝壁之上的绝险,惊“通天大道”艰苦建筑于壁立万倾之中的奇伟,惊“通天大道”玉带飘扬于寰宇苍穹之间的人类创造历史的奇迹。

鬼谷栈道,位于觅仙奇境景区,因悬于鬼谷洞上侧的峭壁沿线而得名。栈道全长1600米,平均海拔为1400米,起点是倚虹关,终点到小天门。与其他栈道不同的是,鬼谷栈道全线既不在悬崖之巅,也不在悬崖之侧,而是全线都立于万丈悬崖的中间,给人以与悬崖共起伏同屈伸的感觉。

由于海拔和气流的影响,很多小鸟都不能到达与栈道平行位置,所以,站在这里,脚下是没有边际的绿野,成群的小鸟在峡谷中嬉戏,偶尔有老鹰从眼前掠过,闭上眼,挺着发麻的双腿,带着急促的心跳,伸开双臂,你就能得到一次最完美,最刺激,最贴近自然的SPA.因为。要知道这种在悬崖上赏风景一般都是非人类所能享受的。如果是雨前雨后,在栈道上则是身边雾气盘绕,脚下云海翻腾,令人抬腿似生雾,迈步如踏云,人间天界,世外洞天也就是如此了。

天门洞开天门洞南北对开于千寻素壁之上,扶摇而通天,气象变化万千,似明镜似天门镶嵌于蔚蔚天幕之上,终年吞白云吐紫雾,渲染着神秘莫测的气氛更显出尘脱俗,正所谓夺尽天地之造化,藏尽天地之玄机,而成为千古难解之迷.置身其间,宛如入身天宫帝阁一般,大有“我欲乘云仙飞去,直入九霄揽乾坤”之感。“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元朝的著名诗人张兑曾这样赞叹,磅礴的气势由此可见。天门洞千百年承接天地万物的灵气,成为人们祈福许愿的灵地,山顶的千年古刹天门山寺也一度香火鼎盛。登上天梯,拜天门的登天祈福习俗,已成为表达人们祈求吉祥平安、追求幸福人生的方式。天门洞被视为“天界之门”和“天界圣境”,已成为美好和幸福的象征。“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嵋皆下风”,元代大学士张兑如是道出天门洞的超凡和神圣。“大庸有座天门山,离天只有三尺三。。。。。。”,当地古老的民谣也传递出世人千百年来对天门仙山的崇敬之情。1700多年来,这一奇绝天下的胜景吸引无数的探访者趋之若鹜。特别是在1999年,世界特技飞行大师架机穿越天门洞,在全球引发了轰动效应,收看现场直播的观众达到8亿之多。

天门山顶

上天门山观光游览,不可不去天门山顶一观。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顾四周,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尽收眼底。

“云梦绝顶”上,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同,其自然景观也大不一样:春天,草木萌动,山花灿烂;夏天,满山皆绿,云海翻浪;秋天,霜染红叶,天高云淡;冬天,大雪盖顶,山舞银蛇,似一派北国风光 。

天门洞

在天门山1264米高的绝壁之上,生出一个南北洞穿的天然门洞,洞底至洞顶131.5米,宽37米,纵深30米。洞北面顶部边缘,有倒垂的龙头竹,它的根像龙头,树叶像凤尾,因此又叫凤尾竹。东侧是高约200多米的沟槽,有泉水从上面飘散,落下点点梅花雨。据说谁能张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门洞口,经常能看到岩燕飞舞,山鹰盘旋。随着天气的变化,天门洞有时候吞云吐雾,有时候明朗似镜,构成循环往复、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

99世界特技飞行大赛便在这里举行。在天门洞上面还有一处天漕,上面有塘无水。天门洞顶,又有水无塘,只见一眼水出,长流不绝,游人从洞中经过,仰视洞顶,便只见水从眼出,初如柱,旋排散如花,形似梅花,故民间称为“梅花水”,于是游人到此,都张口去接这象征吉祥的“梅花水”。这股天水,越遇天旱,流水则越大,且呈红色。

天门山寺

天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古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天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以前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寺门楣上刻有“天门仙山”四字,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传为李自成部将野拂撰书。进门为大佛殿后面有观音堂,两边六间平房,最后一栋是祖师殿,规模宏大。民间概括为“三进堂、六耳房,砖墙铁瓦锅如圹”。山寺原建筑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还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钟一口,一座七级石塔和一个大化钱炉。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民国五年的163年间,天门山寺共修葺过七次,香火曾盛极一时,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信徒络绎不绝,都来这里进香拜佛。现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地修复天门山寺,昔日的繁华又将重现。

北京密云天门山风景区

全国罕见的两大天文景观·华北地区最大的穿山岩洞

北京地区唯一一片野生枫杨林·天门山独特的乡村风情

天门观景-观密云水库、云蒙山、长城、白河峡谷、谷底村落……

简介

北京天门山风景区隶属于北京天门山旅游风景区管理处,天门山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石城镇柳棵峪(距北京100公里)。主景“天门洞”(又称“扁担眼”)生成于一亿二千万年前。海拔800余米、高约60米、宽约40米,相传是二郎神担山填海时用来穿扁担的扁担眼。该洞嵌于峭壁、豁然通透宛如通往天庭的一座城门,天门山由此而得名,又因为他位于北方所以我们习惯的称之为“北天门山”。 天门山生态自然风景区由“天门洞”、“天台观景”、“枫林溪水(扁担溪)”、“奇峰怪石”、“野生植物观赏园”、“乡村风情游”六部分组成 。

“天门奇观”

每天初生红日的霞光从天门射出,一年四季位置不同,形成壮观的“日出天门”, 农历每月的13日至17日月亮仿佛一面银镜悬挂于天门中间好象二郎神的一只神眼注视人间为之“天门悬月”,此两奇特景象全国罕见。

“天台观景”

穿过“天门”蹬上“天台”眼前豁然开朗,“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眺远山,雄伟的鹿皮关长城宛如一条巨龙盘旋于群峰之颠,云雾缭绕时或隐或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古代战争的场面尽现眼前。俯前方,碧波荡漾的密云水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燕山怀间。白河峡谷玉带飘展、巍巍云蒙苍茫无边。

“枫林溪水(扁担溪)”

“扁担溪”,全长3公里,由天门山泉水汇聚成,蜿蜒于北京地区唯一一片野生枫杨林间。沿“扁担溪”婉转而上,一路枫林幽幽、溪水潺潺,溪水四季不断,垂流成瀑,积水成潭,溪内绿树成荫,悦目赏心、怡情逸意,仿佛进入桃源境地。

“奇峰怪石”

天门山风景区所处山脉地形地貌奇特,各种奇山怪石惟妙惟肖:“紫屏山”碧葱葱立于正面,是进入主景区的一道天然屏风;“佛爷顶”那便便大腹融进了多少世间荣辱;“品字石”三石一品,性若磐石;“肖像岩”和“猩猩石” 融于一山,不知道是大自然的造化还是“进化论”的演绎; “经书崖”石书万卷;“双塔峰”耸立千年;“长啸崖”由于嘴张的太大您都可以看到它的咽喉了;“狮身人面像”不知道是哪个世纪上天为古埃及所雕的样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赞叹不绝。

“野生植物观赏园”

天门山风景区位于燕山山脉,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质环境培育了茂盛的自然植被和丰富的野生果木品种。山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达95%,空气清新,稚鸡、野兔、獾、狍子、松鼠、山羊、野猪等小动物随处可见;映山红、杏花、栗花漫山遍野;野果沟长2公里,山梨树、百年栗树、山核桃、野枣、猕猴桃、山葡萄到了成熟季节硕果挂枝,果实天然无害、营养丰富为采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占地约1000亩的橡树林,不见一棵杂树,到了深秋树叶变红,场面盛大,巍巍壮观。进入这里,就进入了一个绿色的天堂,这里绿叶庇荫,藤蔓盘绕,每到春夏,栗花漫放,香味弥漫于整个山谷,吸一口气顿觉气血贯通,年轻数载。栗花的香气还可以驱除蚊虫,当地百姓便把它收集起来编在一起点燃驱蚊。景区内还生长着不同种类的中草药千余种。是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生态旅游景区。

“乡村风情游”

天门山风景区内的石头房大火炕、石碾子、石磨,淳朴的民风民俗,农家饭菜,果实采摘,都能让您留恋忘返。

天门山风景区全长4公里,占地面积3000余亩,现以开发极具观赏价值的景点40余处。还有民俗村一个、多个果木采摘园和规划中度假山庄(度假村能同时接纳200人,可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会议等项目的服务)一处。真正体现了吃、住、游于一体,民俗、自然共享的旅游新观念。避免了您奔波于旅馆、饭店、景区之间的疲劳和时间、金钱的浪费,省出来的是您对旅游快乐的充分享受。可谓“一站旅游,全面享受”。

天门山风景区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度假、民俗、采摘、穿越、攀岩、科考的广阔天地。

交通

乘车路线

北京东直门(980、987)—密云鼓楼站下车, 转乘去石城方向的汽车到一瀑牌楼往里500米天门山风景区。北京北站(火车)—石塘路站(火车)—一瀑牌楼往里500米天门山风景区。

自驾车

三元桥延京顺路—京密路—西大桥加油站前行十字路口左转之密云水库方向西行。游客也可以顺怀柔沿柏平公路到达天门山风景区京承高速顺密路出口沿水库风景区方向——一瀑牌楼往里500米天门山风景区.

门票价格

26元(含1元保险)

北京门头沟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简介

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南辛房村的天门山风景区。红叶似火,秀峰壁立,很是迷人。北京市森林公园——潭柘寺镇天门山(森林公园)

京西天门山景区系北京市森林公园,位于京西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南辛房村西南,坐落在“千年古刹”潭柘寺和有着“神州第一坛”美誉的戒台寺之间,距离市中心40公里,景区占地面积80公顷。天门山属太行山脉,主峰海拔550米。明代沈榜著的《宛署杂记》一书中记载“石窟山山临浑河,壁立千仞,一径上通,仅可容足,俯视河水,最为险阻。有一石窟,名般若堂。”现石窟内壁仍保存有“天门山”字样的石刻,天门山之名由此而得。当地百姓又称之为窟窿山。

有人曾戏称“天门乃潭柘寺、戒台寺以及周边诸多寺庙的得道高僧升天之门户。”石窟洞又名般若堂,“般若”本是佛教用语,可见此山有着深厚的佛教渊源,为这巍峨、秀丽的天门山增添了几分古老和神奇。穿过石壁前行,蜿蜒曲折的“石长城”跃入眼前,山顶岩石裸露,两侧悬崖峭壁,长城所有的建筑形式这座天然长城应有具有。裸露在外的“砖石”,与敌人厮杀的敌楼,通报敌情的烽火台。天然长城既有秦长城的古老,又有汉长城的悠远,还有明长城的坚固。使人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天门山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景点主要有:石窟洞、天然长城、烽火台、蘑菇岭、白虎回首石、天犬吠日、白熊观日等。这里能够观日出、看云海,千年古刹——潭柘寺与之遥相辉映,卧佛山与之山脉相连,为之添色不少。

地点

门头沟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潭柘寺镇南辛房村。

门票价格

免费 (此景点有山无水)

乘车线路

苹果园931到南辛房村下车向西徒步5里地。

秦皇岛天门山

景点介绍

旅游区内的莲花洞是秦皇岛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地下岩溶景点。洞内目前已开挖160多米,物探探测显示洞体分为两层,下层为水洞,总长超过千米。洞内已发现景观有:“莲花待放”、“定海神柱”、“火树银花”、“佑神天狗”、“银河飞瀑”、“滴水石帘”、“鹅管”、“石瓜”等。

天门山旅游区在明末清初是永平府(今卢龙县)一军事要塞,至今还遗留有众多的人文历史景观。秦皇岛境内有二百六十多公里长城,分布在旅游区内长约3公里,这里的长城虽然不长,但因其独特而闻名,在长城文化中称为“四绝”。“双楼”因并肩敌楼而得名,两敌楼相距仅30米,这是“一绝”;双楼又称“碑楼”,每一座敌楼都有一座石碑记载该楼历史,这是“二绝”。“花楼”因建造别致和华丽而得名,其建造风格与明清长城有很大区别,且其即不在主线上,又不在支线上,孤伶伶一个,其建造目的和作用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迷,这是“四绝”。

天门山旅游区还拥有:天门洞、朝阳洞、双龙禅院、普陀庵、下庵五座庙宇,俗称“三院两庵”。明太祖“砍树相送”,刘伯温隐遁至天门洞。双龙禅院又称“下庵”,位于南天门山东北角下,南塘戚公(戚继光)选此风水宝地作为庙址,后经性存、寂禄、海据三代僧人百余年的努力于康熙十七年建成。为前明官署旧址,后改为“普陀庵”。相传当年规模很大,有“京东第一庵”之誉。

天门山东汉时称嵩梁山,三国时因山壁洞开一门,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为天门山,并拆武陵郡置天门郡。天门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经历海相沉积上升为陆相沉积,形成高山,并经受亿万年风雨剥蚀,尤以三迭纪燕山运动为最甚。白垩纪末,大规模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天门山进一步抬升,分别被两条断层峡谷切为孤山,使高山与谷地拉开极大高差,几公里之内高差达1300多米,从而造就了天门山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

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 ,嵩梁山千米高绝之处峭壁忽然洞开,玄朗如门,吴帝孙休视之吉兆,天门洞开之说流传天下,嵩梁山也由此易名天门山。拔地擎天的天门山,山势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被称为张家界的天然画屏。天门山隆起开始于燕山运动,再经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山体剧烈抬升千米以上,周围被断层节理深深切割,加上长期风雨侵蚀的岩溶作用,造就成嵯峨高峙、凌空独尊的喀斯特台型地貌。其山顶相对平坦,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有着很多极为珍贵和独特的植物品种,森林覆盖率达90%。其间古树参天,藤蔓缠绕,青苔遍布,石笋、石芽举步皆是,处处如天成的盆景,被人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和天界仙境。

湘西天门洞

简介

天门洞,高131.5米,宽50余米,南北对开于千寻素壁之上,气势磅礴,巍峨高绝,是罕见的高海拔穿山溶洞,更是尽显造化神奇的冠世奇观。

天门洞终年氤氲蒸腾,景象变幻莫测,时有团团云雾自洞中吐纳翻涌,时有道道霞光透洞而出,瑰丽神奇,宛如幻境,似蕴藏天地无穷玄机。地方史志曾记载:”玄古之时,有土人见霞光自云梦出,紫气腾绕,盈于洞开,溢于天合,以为祥瑞,肃而伏地以拜之”。自古以来,奇幻美丽的”天门吐雾”、”天门灵光”,被认为是天界祥瑞之象,名闻遐迩。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天门山,一直被当地人民奉为神山、圣山,更被誉为”湘西第一神山”和”武陵之魂”。这些美誉的由来,在当地人代代相传的传说故事中尽可以找到根源。在当地乃至整个湘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两个传说,是”天门翻水”和”天门转向”之迷。”天门翻水”,是天门洞右侧绝壁之顶,会在旱季晴天忽泻洪水,而出水之处并无任何水源,本地人基本都多次目睹过这一奇特现象。更为神秘的说法是,出现翻水的年份总与发生重大历史事件或自然灾害的年份吻合。”天门转向”在张家界也家喻户晓,当地居民几乎都很肯定地认为,天门洞的方向近几十年来在悄悄转动,以前在市内几处能清楚看见天门洞的位置,现在却因方向不对,见山不见洞,只有天门洞从北向西北方向发生转动才会如此。还有很多关于天门山自然现象的神奇传说广泛流传,许多现象很难有科学的解释,这一切使得天门山更显神秘玄奇。

有关天门山的历史文化传说也有很多,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是”野拂藏宝”和”鬼谷修易”的传说。”野拂藏宝”是传李自成兵败后,由其侄李过将所有财宝秘密运至天门山藏匿,李过并因此在天门山寺出家为僧,法号”野拂”。”鬼谷修易”是传鬼谷子在天门山绝壁上的鬼谷洞内隐居,研习易经,并传授当地百姓强身健体的鬼谷神功,也就是现在名闻天下的大庸硬气功。李自成的财宝真的藏匿天门山吗?野拂和李过是否确为一人?鬼谷子缘何在天门山隐居修行?大庸硬气功是否为鬼谷子所传?如果都是无稽之谈,为什么会在当地代代流传?

还有许多有关“灵泉”、“求儿洞”、“独角瑞兽”等等传说在当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7: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