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门秋收起义 |
释义 | 简介在中共鄂中北部特委和天门临时县委领导下,天门游击队和东、北、西部农民群众以1927年9月18日天东卢市起义为起点,举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具体情况1927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为实现以鄂南为中心的全省秋收暴动计划,指定天门临时县委书记唐方九任鄂中特委负责人,指导该区武装斗争。9月上旬,省委将鄂中8县(市)分为南北两部,派王平章任北部特委书记兼天门临时县委书记,管辖天门、汉川、京山、应城4县,并确定特委将工作重点放在天门东乡和汉川杨林一带,从组织农民、收编土匪、改造红枪会和策动驻军起义等方面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中共天门临时县委遵照上级指示,首先重视恢复和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很快建立芦市、天西两个区委和10余个支部,拥有党员300余人。同时,重视建立武装组织,组建天门县游击队。9月上中旬,鄂中特委在芦市彭家垴组建了鄂中区游击大队,其中天门县游击队有46余人枪。同时,争取了天门西部土著武装六七十人,天门北部一部红枪会参加革命斗争。中旬,中共鄂中北部特委决定立即发动所属各县农民起义,建立农民政权,尽快与邻近暴动区联成一片。9月18日,中共天门临时县委和芦市区委率先组织农民数百人起义,围攻大地主舒梅卿住宅,惩处胡泰顺、夏永存、何恒茂等土豪劣绅。共产党员邓巨昌、鄢泽孚领导天门西部农民于灰埠头附近起义,在万家新台、王家台公审处决了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随后,县委成员姚普生、吴新武等领导300余农军连续攻打戴家台、宋家塔、罗家巷,处决土豪劣绅、团防头子、“清乡”委员20余人,收缴反动商团武器数十支。共产党员李国良在李家桥率领300余农民群众举行起义,后发展到1400余人,处决了土劣戴国保,击溃了岳口镇保卫团,缴枪4支,子弹200余发。10月,天门县委成员杨其祥、吴新武、陈适华等人率领各区精干武装夜袭天东重镇净潭,消灭地保、土匪10余人,镇压了大恶霸严金官、严伏官等人,基本肃清了净潭周围的反动势力,扩大了武装力量。 意义天门秋收起义,使天门南部地区逐步成为鄂中北部特委控制的红色区域,和为后来的天(门)汉(川)起义打下了较好基础。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