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门铭 |
释义 | 天门铭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也。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齐人杜仁杰于是乎铭之。 元气裂,两仪具,五岳峙,真形露。惟岱宗,俨箕踞,仰弥高,屹天柱。浩千劫,窒来去,谁为凿,起天虑。匪斤斧,乃祝诅,一窍开,达底处。十八盘,盘千步,荠初吐,抱围树。日车昃,惨曦驭,六龙颓,莽回玄。踖此往,嘉无数。无怀下,兵刑措,七十君,接銮辂。圣道熄,彝伦,揖让歇,篡夺屡。忽焉阂,梗无路。象纬森,敕诃护,朝百灵,由兹户。金璀璨,朱间布,九虎蹲,万夫怖。我欲叩,阍者怒,辟何时,坦如故。对冕旒,获控诉。豁蒙蔽,泄尘雾,刮政疵,剔民蠹。上得情,下安作,额血殚,帝聪悟。崖不磨,苍壁竖。刻我铭,期孔固,垂万世,正王度。 此石刻于元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铭文刻于泰山南天门外西侧的自然石上,石高190厘米,宽137厘米,石质坚润,色泽淡赭,形制天然,不加磨砻。通石刻文16行,满行21字,凡289字,字径6厘米,正书。铭文古雅,书法端严,类颜真卿,为泰山元碑中之佳作。 此碑在清乾隆间即其地筑台而被埋入台下,1957年整修南天门时挖出,遂于其上覆石盖以为保护。铭文至今无一残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