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津社会科学院 |
释义 | 简介天津社会科学院是天津市政府所属高级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机构,1979年3月成立,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7号。现有科学研究部门13个,图书编辑出版部门4个,教育培训部门3个,行政管理部门6个。全院共有员工400余人,其中各类高级科研、编辑及其它专业人员160余人,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和学有专长的中青年科研骨干。 研究方向天津社会科学院以研究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立足天津,面向全国,与世界多国科研、教育机构合作,开展高层次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业人才。同时,努力拓展对策咨询、编辑出版、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多种领域。建院至 2004年底,共取得8500多项科研成果,承担国家、天津市社会科学各类重要研究课题200余项。目前在院学习和进修的学生4000余人。院图书馆馆藏图书60余万册。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已出版学术、文化等类著作1000余种。天津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的《天津社会科学》、《道德与文明》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发行国内外。 院长致辞燕山南麓,渤海之滨,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城市-天津。作为中央直辖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伴随着中央推进滨海新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这座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城市正以崭新的面貌、旺盛的生机,展现出无穷的魅力,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作为天津市政府所属高级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浸润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养分,走过了三十年拼搏发展的峥嵘岁月。三十年来,我院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进,团结向上,创新有为,用智慧和心血把我院打造成一所具有高素质人才队伍、高水平科研实力、高标准管理要求的现代化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我院将致力于整合学科方向,提高科研质量,调整成果结构,优化人才队伍,强化服务管理,增强综合实力,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阵地、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阵地和天津市委、市政府重要的思想库、智囊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津社会科学院将以开放的胸怀和恢弘的气度,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创学术繁荣的春天。 回首往事,激情豪迈;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院全体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忘我的干劲,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院徽院训发展前景1998年9月,中共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在过去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院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即“高举伟大旗帜,深化内部改革,提高三个水平”。同时还提出了“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求发展,发扬民主依法治院促稳定”的基本工作要求。根据这个思路,院党组将全院的改革发展分为若干阶段,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从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为第一阶段,其目标是“建立框架,增强实力,改善条件,提高水平”。三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后,院党组随之制定了从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的五年改革发展规划,作为第二阶段,其目标是在前三年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深化体制改革,优化科研结构,加强人才建设,增强综合实力”,为建设高水平的天津社会科学院而奋斗。 公司地址地址:中国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7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